王承琦
【摘要】大單元教學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對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和核心素養有重要作用.大單元教學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創設情境等多個組成部分,教師應聚焦于大單元教學設計,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以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本文簡述大單元視角下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意義,并從解讀單元主題、明確單元目標、豐富單元活動、加強單元評價等多個角度,探究高效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策略,以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方法;大單元教學
核心素養的提出不僅可以改變教師固有的教學方式,還可以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全面發展.而大單元教學作為指向學生深度學習的一種課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通過不同情境的遷移,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物理核心素養.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究大單元視角下如何開展物理教學活動,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和完善.
1?大單元視角下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意義
1.1?完善教學內容,使知識系統化
物理是一門邏輯性、系統性較強的自然學科,知識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以往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受到課時和教學環境的限制,多是圍繞單個知識點設計教學活動,破壞了物理知識的系統性,學生所學知識呈碎片化.研究證明,學生在學習中接收知識的先后順序和難易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1].換言之,課堂中教師對邏輯的重視能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知識,反之則會阻礙學生發展.而大單元視角下,教師應根據物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學生認知規律,合理設計教學基本流程,并在單元主題的引導下,重組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構建出貼合學生生活的學習情境,從而指導學生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
1.2?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物理教學形式中,多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在臺下安靜聆聽并記筆記,課后學生需要完成教師布置的大量習題,通過題海訓練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這種教學形式不僅忽視了知識的實用價值,還會模糊學生的學習目標,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的發展[2].而素質教育背景下,物理教學目標發生了本質的改變,教師教學既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解決應試教育環境下學生“高分低能”的問題.大單元視角下,教師可以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圍繞教學目標整合學生所學內容,并突破學科的限制,引入跨學科知識或前沿知識,以保證知識體系的完整性,提高課堂整體教學效率.
1.3?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核心素養
現在的物理課堂中雖然不斷強調應以“學生”為中心,要求教師重視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科核心素養,但實際教學中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并不多,學生也難以對問題進行多維度的探究.而高中物理課堂中引入大單元教學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探索和實踐,有效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達到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培養核心素養的目的.基于此,當學生具備相應的知識和能力后,可以在學習一個大單元內容后,獨立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
2?聚焦大單元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2.1?解讀單元教學主題
單元教學主題是高效開展物理課程教學方案的前提,也是指導學生深度學習的關鍵,教師應對單元教學主題進行認真解讀,明確其中包括的知識要點,從單元教學主題視角出發進行科學的設計.由于不同物理課程中涉及不同的教學內容,且學生個體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教師應突出大單元主題教學的優勢,結合單元主題基本特征及單元內不同小節物理內容間的聯系綜合考慮,以保證構建完善的物理知識框架[3].
例如?以魯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功和機械能”的教學為例,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立足于整個單元的內容構成,挖掘其中的重要教學元素,并明確單元教學主題.首先,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和課程標準,發現新課標中明確學生通過學科學習應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能力,并要求學生理解功和功率、理解動能和動能定理、理解重力勢能,通過實驗驗證機械守恒定律,并借助理論分析生活生產中相關的問題.由此可見,新課標倡導學生在完成淺層記憶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實驗并解決實際問題,由淺層學習轉向深度學習.隨后,教師結合各章節內容構成情況,可以發現其與“物理觀念”“科學態度與責任”等素養有著較強的聯系性.對此,教師應將教學主題確定為對機械能相關物理概念形成深刻認知.確定單元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主題后,可以為后續教學目標設計和單元教學活動開展做好鋪墊.
2.2?明確單元教學目標
在認真解讀單元教學主題的基礎上,為了有序開展物理活動,教師應進一步明確單元教學目標.具體來說,教師應結合高中生的實際學情,明確其價值取向和身心發展規律后,運用相關教學手段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地確定教學目標.同時,大單元主題教學目標設計過程中,教師需充分考慮教材、新課程標準、學生學生情這三個要素,以滿足學生真實學習需求為出發點,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緊密聯系高中生物理核心素養設計教學目標,以保證后續教學環節能在此目標指導下高效開展[4].
例如?以魯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學習簡單變速運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運動與力的關系,包括落體運動規律的研究和勻變速直線運動一般規律的研究.首先,教師應明確單元教學內容由“伽利略對落體運動的研究”“自由落體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三個部分組成,與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等素養有著密切關系.本單元從研究常見的落體運動開始,由亞里士多德觀察到的經驗性結論與伽利略科學論證結果間的矛盾出發,指導學生推導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對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制定教學目標:(1)研究落地運動、自由落體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存在的規律,用文字、公式、圖象等描述生活中的運動現象及規律,以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形成相應的運動觀念;(2)了解伽利略研究落體運動的過程,結合證據和邏輯,對于不同觀點提出質疑和批判,并在得出自由落體運動規律、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過程中,運用推理論證、無限分割和逼近等思維方法,初步構建物理模型;(3)以伽利略自由落體運動為基礎,開展研究活動,提出物理問題、形成猜想和假設,并設計實驗與制定方案,通過信息獲取和處理得出最終結論;(4)感悟伽利略的研究對科學發展和人類進步的意義,結合交通安全規范分析車輛的運動,認識到物理與生活的聯系,促進社會責任感的形成.
2.3?設計豐富單元活動
在確定高中物理單元教學主題與目標后,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有趣、開放的單元教學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助力核心素養理念在教學中順利落地.教師在設計單元教學活動時,應以學生為本,積極引導學生良好品質和學科關鍵能力的提升,并在活動中利用驅動任務或問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來組織單元教學,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以魯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相互作用”的教學為例,教師應將大單元主題確定為“認識生活中的力”,結合教材中各章節內容發現所有知識都與力相關,因此將單元活動內容制訂為“如何對力進行應用”,并結合單元所涉及的知識內容進行大單元教學設計.首先,教師需要圍繞“羽毛球中存在的力”創設情境,讓學生思考羽毛球中所存在的力的現象,學生根據生活經驗結合情境展開討論,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初步的感知.隨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示意圖并設計探究活動:將一個圓球放在斜面上,小球會自己發生運動;同樣,一輛汽車在陡坡上不拉起手剎,則會發生運動,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展開積極討論,猜測小球和汽車可能受到了力.教師則要進行追問:小球和汽車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力”與我們說的物體重量性質相同嗎?如果汽車質量為1500kg,想要讓其停靠在坡度為30°的斜面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這一環節旨在引導學生明確力和物體的重量的性質區分,啟發學生多維度思考力的方向,使其認識到力與質量的區別,最后,教師出示關于力的思維導圖,讓學生認識到力分為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再利用多媒體呈現力在生活中的作用的圖片,要求學生針對圖片中的內容區分哪些是平衡力,哪些是相互作用力.基于此,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可以對生活中物體所受到的力有清晰的認識并進行受力分析,從物理角度出發討論力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鍛煉和提升.
2.4?加強單元教學評價
評價作為大單元教學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是非常容易被教師所忽視的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反思是大單元教學效果升華的必要因素,會對整體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在單元教學活動開展中,為了保證指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教師應組織全班學生共同在大單元課堂教學結束后,進行教學評價和反思活動[5].這一過程中,除了要了解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物理知識的情況外,還應注重對單元整體效果進行評估,借助教學評價最大程度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例如?以魯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電勢能與電勢差”教學為例,在大單元視角下,教師應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首先,在單元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結合單元內容涉及的知識點,為學生設計一套檢測學習成效的測試題,考查單元知識的重點內容.同時,教師應結合學生課堂表現及當堂練習情況,分析學生解題情況,歸納并總結班級學生整體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要重點突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教學評價指導加以完善,保證學生對知識形成進一步深刻的認知.隨后,教師要對教學設計及教學過程進行點評,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多維度進行反思和總結.如本單元中采用了類比研究的方式將重力場中的重力、高度差、重力勢、重力勢能抽象為電場力、電勢差、電勢、電勢能,使抽象知識具體化,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難點.課堂教學中也始終以學生為主,啟發學生學習思維,滲透物理思維和方法.但美中不足的是,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不密切,部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整體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教師以單元主題為基礎,針對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展開多維度總結和反思,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優勢,既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學習中的不足,又能幫助教師優化教學設計.
3?結語
總的來說,大單元模式是促進學生開展深度學習的有效措施,也是助力高中物理教學中核心素養順利落地的有效教學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結合高中生的學情及單元教學的內容,在明確單元教學主題的基礎上,科學設計多元化單元主題教學活動,以促進高中物理單元主題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白東升.項目學習: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的新探索——以“熱學”部分大單元教學為例[J].中學物理,2022,40(24):37-40.
[2]呂銘.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設計[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27):83-85.
[3]井文昕.核心素養下的大單元教學設計——以“力的合成與分解”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2,51(27):42-43.
[4]彭俊勉.聚焦大單元教學設計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J].試題與研究,2022(25):165-167.
[5]趙飛.指向核心素養的物理大單元教學設計策略探究[J].知識文庫,2022(09):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