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偉
摘要:本文以電視新聞專題片中人物呈現技巧為分析對象,首先概述了電視新聞專題片中人物呈現的相關內容,接著進行了電視新聞專題片中呈現人物的分析,最后論述了電視新聞專題片制作流程中人物呈現的技巧,以此提升電視新聞專題片中人物呈現的質量,提高人物的飽和度,提高電視新聞專題片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電視新聞;人物形象;呈現技巧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我國電視新聞事業獲得飛速發展,各種各樣的電視新聞節目層出不窮,其中電視新聞專題片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電視新聞專題片以其高質量的內容獲得廣大觀眾的歡心,許多電視新聞專題片成了電視臺的品牌,為此許多電視臺都在加強電視新聞專題片的建設,其中如何做好電視新聞專題片人物呈現成了許多電視臺討論的焦點話題。本文主要探討電視新聞專題片中人物呈現技巧,希望可以將電視新聞專題片中的人物呈現給廣大觀眾,提升電視新聞專題片的發展質量。
電視新聞專題片
電視新聞專題片屬于電視新聞節目的一種類別,是新聞報道的重要組成形式,電視新聞專題片體現的是報道的深度,以更加全面而又深刻的視角闡述電視新聞背后的故事。電視新聞專題片的選材非常廣泛,包含不同的形式,以社會熱點話題為主。一般而言,電視新聞專題片具有真實性、時效性的特點,電視新聞專題片的編輯采用不同的方式詳細描述電視新聞的來龍去脈,突出電視新聞專題片的時效性,同時也在電視新聞節目中闡明自身的觀點,加強電視新聞節目的社會指導價值。
人物呈現
人物呈現是指將人物的外表、形態、性格、特征呈現在廣大公眾面前,使社會大眾對于人物有整體認知,提升人物呈現的質量。
電視新聞專題片中呈現的人物
第一,主持人。在電視新聞專題片中,主持人常常是引出話題的重要人物,同時也是新聞事件銜接與闡述的重要人物。例如,中央電視臺的電視新聞專題欄目中,包含許多著名的主持人,以白巖松、水均益為代表,他們都是記者型的主持人物,每個人都有超強的主持實力。
第二,出鏡記者。出鏡記者是指在新聞現場完成信息傳播事件評論的電視新聞工作人員,其主要負責新聞現場的報道與人物采訪,出鏡記者的工作任務是將新聞現場的畫面傳遞給廣大觀眾,同時還需要負責闡述新聞事件發生的背景,點評新聞事件所產生的影響。
第三,評論員。評論員主要負責新聞事件報道的評論工作,屬于意見領袖式的人物。評論員大多由新聞記者、編輯工作人員以及領域內的專家學者所擔任,評論員參與新聞事件的評論可以為廣大觀眾進行權威解讀,甚至可能會影響社會大眾對于新聞事件的看法。
第四,采訪對象。采訪對象是指為了獲取新聞事實所采訪的人物,一般包含新聞事件的目擊者、相關的知情人員、政府部門的負責人等等,他們能夠掌握新聞事件的一手資料,能夠為廣大觀眾提供必要的新聞信息。一般而言,電視新聞專題片的采訪對象包含三類人物,分別為政治人物、杰出人物以及其他人物。
第五,電視新聞中的陌生人。在電視新聞專題片中,除了以上人物之外,許多專題片中還包含有各種各樣的陌生人,這些陌生人是新聞事實陳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人物,例如新聞專題片中主要人物的親屬朋友,新聞事件人物所涉及相關職業對象,例如教師的學生等等。
電視新聞專題片中人物的呈現方法
第一,主持人的呈現方法。近些年來,隨著社會大眾對電視新聞專題片的持續關注,許多電視臺也開始強化對電視新聞專題片主持人的培養與選拔工作,不斷提高電視新聞專題片主持人的專業化素養,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他們以最佳的形象展現在廣大觀眾面前,提高電視新聞專題片的主持水平。電視新聞專題片主持人需要時刻注重自身的形象,注重服飾、化妝、語言、發型等展現形態。為此,電視臺可以加強對主持人的培訓,提高主持人對各種情況的把控程度,以此提升主持人的職業素養。電視臺還需要做好形象呈現的輔助工作,例如在攝影攝像時需要專門針對主持人調整好燈光、拍攝位置以及機位位置,在后期剪輯時需要剪輯掉主持人無意的小動作,強化藝術手法的修飾,使主持人以更加完美的姿態展現在廣大觀眾面前。
第二,出鏡記者的呈現方式。在鏡頭面前,出鏡記者需要向觀眾闡述新聞事實,同時還需要做到談吐清晰、親切自然,這也必然要求出鏡記者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雖然出鏡記者并不需要像主持人一樣身著正裝,但是出鏡記者需要根據新聞現場環境穿著不同的服飾,這不僅可以增加新聞現場的可信度,同時也可以給觀眾帶來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除此之外,電視臺還需要加強對出鏡記者的后期編輯與加工,使出鏡記者的形象可以不斷完善。
第三,評論員的呈現方法。由于電視新聞評論員的綜合素質較高,是整個電視新聞專題片推進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加強他們的外在形象設計至關重要。大多數評論員接受過專業化的培訓,可以與主持人共同引導整個電視新聞專題片的主題循序漸進,電視臺可以不斷豐富評論員的呈現技巧,可以強化各種細節,加強前期策劃以及后期編輯,以此提高評論員的呈現形象,使他們以光鮮的形象展現在廣大觀眾面前。例如,大部分評論員都是西裝革履,評論員從衣著到化妝和主持人之間并不存在本質差別,這可以使廣大觀眾將注意力集中到評論內容上,而不是關注評論員的衣著打扮。
第四,采訪對象的呈現方式。根據新聞主題不同新聞事實也不相同,因此對于采訪對象的呈現方式也不相同。在采訪之時,工作人員需要考慮采訪的背景因素,同時還需要把握采訪的時機,以此將采訪對象的形象展現在廣大觀眾面前,使廣大觀眾可以體會到采訪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新聞記者還可以做到換位思考,從采訪對象的角度思考問題,力爭為采訪對象提供最佳的呈現方式。例如,在拍攝過程中,攝影師可以抓住采訪對象的人物特征,拍攝符合采訪對象身份、性格的鏡頭,尤其注重把握采訪對象的細節捕捉,以備后期編輯剪輯之用。
第五,陌生人的呈現方式。在電視新聞專題片中,陌生人的呈現方式必須堅持新聞性和真實性,切忌隨意挑選人員填補畫面,這會極大影響專題片的真實性效果。在拍攝視頻時,攝影師還需要注重陌生人的精神面貌,需要觀察陌生人的行為動作,需要從不同角度和方向選擇藝術性的展現方式,考慮采光、景別的篩選。在后期剪輯的過程中,編輯人員還需要刻意注重陌生人的不雅神情,做好后期的裁剪工作,強化陌生人鏡頭之間的組接,避免出現重復鏡頭的現象。
策劃階段人物呈現的技巧
由于新聞專題片的選題具有普遍性的特點,即民眾所關心的普通話題,這些話題才有專題報道的價值。在選擇題材時,電視新聞專題片可以從全局角度出發,不斷歸類各種新聞題材,從中挑選出最具有價值的報道題材。電視新聞專題片的主編需要抓好總體策劃方向,以此調動各方參與策劃的積極性。在采訪拍攝策劃的過程中,電視新聞專題片需要注重人物形象的呈現,尤其是注重各種細節的呈現。采訪拍攝是整個電視新聞專題片的基礎性工作,因此在策劃階段就需要做好采訪拍攝的策劃準備工作。在實際拍攝之前,電視新聞專題片的工作人員不得提前通知被采訪對象,因為電視新聞專題片是在真實基礎上所拍攝的,如果提前告知被采訪對象,很可能會引起人物的戒備心理,無法探究新聞事實背后的真相,無法將真實的人物形象呈現在廣大觀眾面前。與此同時,電視新聞專題片的策劃還需要注重方案的靈活性,需要對未來新聞事件有所預見,因此需要提高工作人員的預見能力,同時還需要提高工作人員的應變能力。
采訪拍攝階段人物呈現的技巧
一般技巧
第一,拍攝方向。電視新聞專題片的拍攝方向分為正面、側面、背面等多個方向,正面拍攝適用于拍攝采訪單個人物,可以將人物的表情完整地呈現在廣大觀眾面前。側面拍攝更加適用于運動的環境下,通過側面拍攝可以留出一些活動空間,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背面拍攝可以防止人物出鏡,主要是用于保護個人的隱私所采用的拍攝方法,例如在拍攝禁毒民警專題片時,禁毒民警的形象可以通過背面拍攝的方式以保證民警的安全。
第二,拍攝高度。電視新聞專題片的拍攝高度分為平拍、俯拍、仰拍的方法。平拍是最常用的一種拍攝方法,符合人們觀察的視線,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仰拍可以使人物形象變得更加高大,有助于體現出人物的偉大形象,給人一種油然而生的敬意。俯拍的效果則與仰拍恰恰相反,不能夠有效表現出人物的神情,適用于人物數量眾多的環境之中,例如在拍攝一些氣勢恢宏的場面中可以使用俯拍的技巧。
第三,景別選擇。電視新聞專題片的拍攝景別分為遠景、全景、特寫、近景等類型。在電視新聞專題片中,遠景可以適用于突出人與周邊環境的關系,全景可以明確人物與周邊環境的密切關系,而特寫則可以對人物的某一局部無限放大,用于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過程。
第四,拍攝布光。攝影師的光線選擇對于最終的人物呈現也會產生深遠影響。例如,攝影師可以通過暖色展現出人物的熱情和歡樂,可以用冷色展現出人物的莊重與嚴肅,可以用背景光體現出人物的立體感。
特殊技巧
第一,主持人和評論員的拍攝技巧。在電視新聞專題片中,主持人以及評論員的拍攝模式已經固定,偶爾會稍加調整。在呈現主持人與評論員形象時,可以用單機位拍攝,也可以采用多機位拍攝,主要是根據整個演播室的人數布局而定,同時在拍攝主持人時還需要注重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溝通,可以采用近景的方式,以此拉近主持人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提高電視新聞專題片的親切感。
第二,出鏡記者的拍攝技巧。在呈現出鏡記者人物形象時,電視臺需要注重出鏡記者的站位,能夠體現出鏡記者與新聞現場之間的關系,方便出鏡記者介紹新聞事實。與此同時,出鏡記者與新聞現場之間還應當做到同期聲,能夠實現畫面與聲音的同步呈現,以此渲染新聞現場,烘托電視新聞專題片的主題。
第三,采訪對象的拍攝技巧。在拍攝采訪對象時,拍攝人員應當盡可能地與新聞事件現場聯系在一起,讓拍攝對象融入現場氛圍之中,以此給廣大觀眾帶來身臨其境之感。與此同時,拍攝人員還需要注重保護受采訪人員的隱私,可以選擇對被采訪對象的部分曝光,也可以使用一些阻攔物進行阻攔,以保護被拍攝對象的隱私。在突發事件現場,電視新聞專題片可以優先采訪目擊現場的當事人,提高電視新聞專題片的時效性,滿足廣大觀眾對于電視新聞專題片的信息需求。
后期編輯階段人物呈現的技巧
第一,畫面剪輯技巧。畫面是電視新聞專題片的重要組成部分,畫面是由一個又一個的鏡頭組接而成,是電視新聞專題片的特殊語言,電視新聞專題片可以采用蒙太奇的手法,通過鏡頭與鏡頭之間的銜接向觀眾塑造完整的敘事過程,讓人物在敘述的過程之中飽滿起來,使廣大觀眾不斷加深對新聞事件的認知,讓廣大觀眾對新聞事件有更全面的認知。人物的畫面剪輯還需要注重與解說詞之間的融合,使得兩者之間相得益彰,以此達到最佳的呈現效果。
第二,合理運用字幕技巧。在電視新聞專題片中,對于主持人、被采訪對象的姓名稱呼都可以通過靜態字幕展現出來,以此達到視聽讀三者融為一體的呈現效果,同時也加深廣大民眾對于新聞信息的辨識度。與此同時,對于人物的采訪可以通過文字的方式展現給廣大讀者。在一些電視新聞專題片的人物采訪中,當事人可能使用了方言,致使觀眾對于新聞內容的識別度較低。為此,電視新聞專題片可以在屏幕下加上靜態字幕,方便觀眾理解提高電視新聞專題片的閱讀質量。除此之外,電視新聞專題片還需要巧妙運用解說詞。解說詞可以使觀眾對新聞事件了解更深,同時也可以突出各種人物細節,有助于不斷深化新聞主題。為此,電視新聞專題片可以加強對解說詞的運用,以此達到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新聞信息傳遞效果,提高人物呈現的形象飽滿度。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電視新聞專題片中人物的形象,電視新聞專題片的工作人員在策劃時就需要做好人物呈現的管控,在采訪拍攝階段可以使用一般技巧以及一些特殊技巧,在后期編輯階段還可以用畫面字幕等方式提高人物形象呈現的飽滿度,以此提升電視新聞專題片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胡雯冰.電視新聞專題片中人物呈現技巧探究[J].傳播力研究,2022,6(20):3.
[2]馬麗.電視人物專題片中人物性格塑造的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20(3):2.
[3]翟啟山.電視新聞報道中的人物拍攝探討[J].媒體融合新觀察,2021,000(002):75-77.
[4]廉世君,侯秀梅.試論電視專題片創作中的細節把握[J].視界觀,2021(11):1.
[5]賈清理.電視新聞專題片中人物呈現技巧分析[J]. 西部廣播電視,2021,4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