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群
突如其來的“出名”
周一早上,小雨發現教室里的氣氛和往常不一樣,似乎大家都在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自己。好不容易熬到下課,他想問問身邊的同學到底發生了什么,但每個人都很忙碌,好像在故意躲著他。
直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偶遇外校老同學,小雨心中的謎團才解開。原來這個周末他被同桌連名帶姓“掛”上了網,冠以“不問自取”“不誠實”的“罪名”,現在他已經在各種新老同學圈中“出名”了。
看到同桌的QQ空間截圖,小雨“秒懂”今天教室里大家對自己的故意疏遠。因為如果自己遇到“不問自取”“不誠實”的人,也想躲得遠遠的。可自己雖然誤拿了同桌的手辦,但真的不是故意的,而且在發現錯誤的第一時間就通過QQ道歉并解釋了原因。
事件的始末
感到委屈、“社死”的小雨怒氣值上升,反手在自己的QQ空間展示了自己收藏的手辦,并且配文:“某曉峰(同桌名字),如果你認為我是小偷,有本事讓警察來抓我。”
“回擊”后的小雨好像并沒有獲得想象中的“暢快”,見到同桌后更尷尬了,為了維持自己的面子,還要裝作若無其事,內心十分煎熬。可見,被他人“掛”難受,“掛”他人也不一定好受。
“掛人”危害多
進一步激化矛盾。
小雨不喜歡和同學發生矛盾沖突,但是以“掛人”回擊的那一刻,就已經堵住了和平對話的通道,雙方的焦點從解決事情轉變為“掛人”發泄憤怒,矛盾進一步加深。
可能引發對他人的網暴。
網絡時代的信息傳播飛速。線下吐槽常常是“一對一”或者“一對多”模式,影響人數有限;但網上“掛人”一旦點擊了發布鍵,就會通過“多對多”的方式迅速傳播給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接收到這些信息的人沒有看到事情的全貌,卻也會對于當事人產生道德、價值判斷,甚至會產生行為上的疏遠、批評、指責等,影響當事人的社會聲譽、身心健康。
可能會傷害自己。
在感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對待的時候,我們容易從自己的視角出發思考問題,尤其是對外界“訴苦”或“訴求公平”的時候,可能不自覺地選取對自己有利的信息。片面的表達最初容易獲得支持,但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視角可能引起輿論的“反轉”。“反轉”的威力不容忽視,對自己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有違法侵權的風險。
“掛人”看似是“言論自由”,是情緒抒發,但我們很可能因此違法。例如侵犯被掛者的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健康權等權利。近年來已有了不少法院判例。
如何避開
“一言不合就掛人”的坑
網上“掛人”一般發生在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對待的時候,大概可以分為兩類訴求:宣泄情緒和解決問題。掛人可以讓我們獲得短暫的快樂,但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更復雜的后續問題。那如何避開“一言不合就掛人”的坑呢?
預備活動:請你想象一個最近因和他人發生矛盾很生氣的情景,并寫下來。
當時的情景是:
接下來,我們就從你寫的這個情景開始,來一趟矛盾解決之旅。
Step1:停下來,深呼吸,避免情緒沖動之下做出非理智行為。
很多同學說“深呼吸”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也不知道怎么才能靜下心來深呼吸。我來教你一種幾何形狀呼吸法。我們可以按照幾何形狀的箭頭方向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下面是書中舉例的三角形呼吸法示意圖,我們還可以依此類推,使用四邊形、五角星或者自己喜歡的其他形狀來進行呼吸調節。
Step2:站到旁觀者視角觀察,更全面地看待整個事件。
當我們憤怒時,容易陷在自己的視角尋找他人犯錯的證據,忽略自己可能存在的問題。冷靜之后,想象自己是一個觀眾,看到了整個事件的始末,想一想,站在觀眾的視角有哪些不一樣的發現和感受?這個觀察會讓你重新看待自己的行為。
Step3:頭腦風暴,書寫問題解決的方案清單。
打開你的思維,進行一場頭腦風暴,想出可以解決當前矛盾、憤怒的任何方案,不用思考是否能實現,所有想到的全都寫下來,越多越好。
Step4:預想解決方案的可能會對自己產生的影響,思考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不同的應對方式,在不同的時間段對自己的影響也會不同。隨著時間推移,清單中的那些方案會給你帶來什么樣的影響?請把可能的影響填入下面的表格中,思考是不是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