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經理,有業主反映同心廣場步道方磚破損了,這事兒咱得列入維修計劃當中。”在大連市沙河口區李家街道錦華北園小區,業委會成員寇大叔正與小區物業經理交換意見。
錦華北園小區曾是存在諸多問題的老舊小區,如今這里有綠樹成蔭的黨建文化長廊、整潔開闊的居民活動廣場、整齊劃一的停車泊位和美觀實用的電梯加裝工程。這一系列變化得益于社區黨委、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以下簡稱業委會)三方交叉任職聯動工作模式的運用,使得這個建成近20 年的老舊小區重新煥發生機。
業委會工作不盡責,運作不透明,物業管理不規范,服務滿意率低,業主拒不繳納物業費,這些小區管理的痛點、難點、堵點,錦華北園小區都經歷過。
業委會剛組建時,一方面與物業摩擦不斷,鬧著要把物業“炒掉”;另一方面有業主質疑業委會不盡職盡責。一時間小區亂象叢生,管理陷入惡性循環。為解決這些問題,錦華社區黨委找準時機,在業委會換屆的關口讓小區的網格黨組織參與,推薦有口皆碑的社區“兩委”成員、網格黨支部書記、黨員骨干等參選,力求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小區治理取得突破。很快,新一屆業委會組建完成,加上聘請的“業務顧問”,共有8人,其中黨員就有7 人,人員構成得到了業主的初步認可。
此后,錦華社區在業委會中組建了黨支部,推進業委會黨支部“紅色共享空間”陣地建設,按照制度完善、運行規范、硬件達標、作用突出的標準使之成為網格黨組織的活動點、網格信息的集散地、黨群之間的連心橋。
隨著陣痛期慢慢過去,錦華北園小區業委會成為名副其實的“紅色業委會”,成功化解了園區房屋漏水、垃圾清理不及時、噪音擾民、不文明養狗等多種矛盾糾紛,為居民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生活環境。
在錦華北園小區治理的過程中,街道社區還建立了社區、物業公司、業委會三方聯動工作機制。將“紅色物業”的打造與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充分發揮網格員在網格黨組織、物業公司及業委會三者間“穿針引線”的作用。通過走訪入戶“主動問”、網絡平臺“線上收”、鄰里代表“定期談”等方式,收集業主急需解決的問題,再由網格黨組織書記組織專兼職網格員、物業公司、商業網點、施工單位等社會各方力量召開網格議事會,廣泛聽取居民的意見建議,現場協商解決問題。
“物業要上漲物業費!”這個消息猶如驚雷一般傳遍小區。緊接著,投訴量暴增,矛盾沖突隨時可能激化。物業費近20 年不漲,幾毛錢一個月,物業虧本,服務質量難保障,但上調就意味著要動2100 余戶老百姓的“錢袋子”,難度可想而知。
為此,社區黨委牽頭,組織物業公司、業委會、居民代表多次召開議事會,“讓職責明確,讓收支透明,讓服務提質”成為大家的共識。

錦華社區黨組織成員走訪轄區居民
在社區黨委的帶領下,業委會的老黨員們一方面與物業對接,公示服務內容和維修計劃,檢查監督財務收支情況,嚴格審查招投標項目,另一方面逐戶走訪有意見的居民,耐心介紹大家普遍關注的停車、垃圾清運、物業服務等工作情況,并排班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接待來訪業主。社區和業委會的不斷努力逐漸化解了居民心中對物業的成見,物業費順利上調,社區、業委會、物業三方聯動進入了良性循環。
部分單元有老人出行不便想要加裝電梯,同單元業主們卻始終無法達成共識,這是個矛盾集中的問題,單靠社區黨委的力量顯然行不通,這時業委會主動參與其中,業委會的老黨員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多次與社區工作人員一同入戶走訪,召開協商會議,目前小區已有5 部外掛電梯安裝完畢并投入使用,另有4 部正在報審當中。
重新規劃停車位,合理設定停車費用,部分樓體供暖管道升級改造,業主都快速達成共識;開展垃圾分類管理;雪天除雪、雨季防汛;定期走訪獨居老人,了解需求,提供服務。各類黨組織服務群眾的事項,物業和業委會均參與其中。以前業主不理解的物業和業委會已然成為社區黨委的“好幫手”和創造百姓美好生活的“合伙人”。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小區內一例確診病例的出現讓居民陷入了惶恐。為解決實際問題,社區黨委率先垂范,帶領社區工作者、物業和業委會工作人員以及黨員志愿者共同參與,流調、排查、消殺、管控以及卡口站崗值守、為隔離人員采購生活物資、宣傳防疫政策甚至開展心理疏導,大家分工協作,同心協力,把抗擊疫情的主陣地移到了樓院網格的最前沿,成功阻斷了疫情在社區傳播,居民的生活也很快回歸正常。
在此后的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中,社區黨組織牽頭,物業、業委會、黨員志愿者協同聯動的治理模式得到了進一步的檢驗,摸排管控緊張有序,園區消殺有條不紊,生活服務方便快捷……園區業主委員會因此獲得了省先進業委會稱號。
其實,錦華社區黨委和“紅色物業”“紅色業委會”三方聯動的工作模式只是沙河口區李家街道深入推行“黨群一張網、服務叫得響”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李家街道不斷探索實踐,以網格黨組織建設為核心,堅持黨建引領多元共治,實施“全崗通”工作模式,打造“三呼三應”治理機制,搭建街道社區議事平臺,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參與基層治理,得到了居民群眾的廣泛認可。正如錦華社區黨委書記黨立所言:“多年的社區工作經驗讓我感到,做強黨組織這個軸心,做實廣泛參與的各類主體,充分發揮社區‘大黨委’以及居民網格議事平臺作用,良性互動形成合力,才是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的最優解。”
如今,李家街道不斷整合資源,找準共同利益,強化典型帶動,倡導共同參與,開展多元共治,破解了多項難題,為廣義范疇上的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經驗參考和工作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