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炯 張明星
摘 要 面向經濟主戰場背景下,航空產業如何促進科技創新與科研項目經濟性相互借力發展成為重要探索方向。本文通過研究科研團隊的成立、成員專業技能、科研績效、項目經濟性團隊等多角度,基于航空產業研究院所構建的經濟性科研團隊案例分析,辨析在航空科研項目研究中,成立經濟性科研團隊的迫切性和重要意義,最后提出構建并推廣經濟性科研團隊的建議。
關鍵詞 科研團隊;項目管理;項目會計師
DOI: 10.19840/j.cnki.FA.2023.03.008
當今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逆全球化、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增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競爭格局、經濟結構面臨重塑,對我國產業與科技的長期發展提出新的挑戰。在當前科技強國建設過程中,通過助推企業、產業加大創新投入力度,面向經濟主戰場以提高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基點,持續提升國家創新經濟效益,支撐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是未來一段時間值得深入探索的戰略性問題。因此,面向經濟主戰場,加強我國科技力量,以維護國家科技創新產業和創新技術安全完整為主旨,持續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夯實國家經濟安全,打造科技競爭優勢,提升我國在國際產業鏈條中的整體話語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1]。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應當深刻認識到發揮科技創新的高端引領與戰略支撐作用,并牽引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優化與轉變模式相適應的經濟結構,為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增長動力[2],逐步構建“技術+市場+經濟”的相互循環促進圈,形成驅動合力,促進產業的規模效益高速增長,不斷建立健全企業乃至國家整體創新體系。面向經濟主戰場加強國家科技戰略力量,推動科技技術創新與實體經濟效益互相助力、良性循環,實現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有利提升。
現在與今后一段時期,是航空產業鏈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繼續弘揚航空報國精神,為實現建設航空強國目標而奮斗”的要求,需要加快航空裝備體系跨越發展,全面提升航空裝備創新研發及生產供給能力,不斷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持續增強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能力。為實現面向經濟主戰場戰略,作為重要組成和貢獻的航空產業科研團隊,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提高科研效能顯得尤為重要。科研團隊肩負著科技創新、技術研究等本職使命,同時還必須兼顧經濟性,而國家和軍隊對于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要求逐步提高,科研項目自設計至交付的整體經濟性被頻繁提及和重點關注。國家對裝備的經濟效益愈發重視,體現在對科研項目經濟性管理的政策上和考核上,科研項目經濟性對于國家科技創新發展和發展戰略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構建經濟性科研團隊是新形勢下面向經濟主戰場,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探索性舉措。
一、經濟性科研團隊發展現狀
科研團隊學理論作為新興的跨學科研究領域,有關學術研究已有很多,大多專注于辨析科研團隊的成立、組織、開展科研活動、科研團隊績效[3]等多方面。構建科研團隊不僅應重點關注技術創新領域的戰略科學家,更應傾向于團隊建設,呈梯隊型組建科技方面的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和創新性人才[4],不僅如此,為解決一些重大的、復雜的科學技術問題,團隊成員往往具有不同學科領域背景,基于團隊成員共同協作、共享成果,實現科研項目的良好完成效果,因此,尋求最佳的團隊合作方式是科研團隊的重要目標。除此之外,有關科研團隊如何持久提高科研水平也是重要的學術研究方向,一方面是通過學術培訓提升科研團隊專業能力,實現統籌協作,以此有效提高科研效率;另一方面促進專業技能多樣的團隊成員更加多元化交流互動,建立共享心理模式,持續提高科研團隊績效,激勵科研團隊不斷自我革新,也是有效促進科研團隊發展的重要動力[5]。從衡量科研績效的角度出發,學者們提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衡量方法和定量衡量方法,其中定性衡量方法包括非共識評估、創新度評估、交叉式評估等,定量方法則可通過出版物發表數量、社會效益提高、經濟性等多個方面實現[6]。通過綜合應用科研績效衡量辦法,能夠客觀合理地評價科研團隊作為“探路者”與“領跑者”在整個產業創新領域發揮的正向引領作用。
本文基于項目會計師在航空產業領域的積極探索和運用,針對經濟性科研團隊開展研究,主要包括成立經濟性科研團隊的重要意義、構成方式、合作模式、試點效果等方面[7]。對于航空產業科研技術研究而言,系統性強、研制周期長、涉及專業領域廣泛,僅依靠單一專業研究人員無法有效實現系統性研究結果。同時,隨著國家加大力度對科研資金開展監控與管理,使得航空產業科研團隊不僅需具備跨學科類專業技術人才,還必須為項目團隊配備專業財務管理人員,以適應科研項目對于經濟性的更高需求。通過經濟性分析以及合理過程管控,事前有效解決科研項目的經濟性矛盾,從而推進科研項目績效提升[8]。經濟性科研團隊通過有效促進型號技術研究與項目經濟性深度融合,降低科研運行成本,實現科研投入與成果成正比,實現科技力量和科研項目整體經濟性雙提升。
二、構建航空產業經濟性科研團隊應用探討
某航空產業科研院所以某重點任務為突破,在項目研制過程中,為進一步提升科研項目經濟性,開展經費方案論證、年度預算規劃、經費計劃管理以及成本文件編制重要流程環節,探索大型復雜科研項目業財融合的新思路。
(一)構建強有力的項目團隊,實現職能協同
科研項目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是實現業財融合,而實現業財融合的前提是建立一支專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團隊。某航空產業科研院所為保障科研任務的順利進行,提高科研設計工作經濟性、項目研究經濟可承受性、項目成本最優化,從項目組織職責和人員架構方面入手,構建包括項目負責人、項目主管、項目設計師、項目會計師、項目工藝師、項目采購主管、項目質量師、項目制造師等多角色科研團隊,通過跨學科專業人員配置,一方面保證跨學科科學研究走深走實,另一方面將項目經濟性作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關注要點。經濟性科研團隊中各個角色在相關制度保證下,通過職責約束,實現職能協同、專業互補,共同為提高科研項目管理經濟性貢獻自己的專業力量。
經濟性科研團隊成員職責見表1。在整個科研項目研制過程中,由項目負責人、項目主管、項目設計師、項目會計師、項目工藝師、項目采購主管、項目質量師、項目制造師等多角色構建的科研團隊齊抓共管,協力發揮專業技能和智慧,共同促進科研項目的創新性、技術性、經濟性提升。
項目負責人對科研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設計、采購、研究、制造、經濟性等工作全方位負責,通過對全生命周期科研項目進行經濟性分析,制定合理的經濟性目標,加強過程管控,最終使得經濟性科研團隊收獲成本控制效益,達到共贏目的。項目主管對科研項目研發全過程進展進行跟蹤管控,負責與型號管理部門溝通,編制合理有效可執行的科研工作計劃,科學分配協調科研項目資源,依據工作計劃有效管理科研項目,并跟蹤科研項目的研制進度。項目會計師對整個科研項目自設計、采購至最終成型全過程進行經濟性管理,基于科研項目需求、研制節點、整體規劃、年度計劃、生產交付、質量風險等業務信息,開展科研項目年度預算,協調分配項目經費,確認項目資金計劃,明晰科研項目日常核算要求,定期整理匯總科研項目完整的財務數據,全面開展科研項目研制成本總體控制、核算和成本分析,并結合科研項目實際,針對項目重大經濟性提出合理建議,根據科研項目經濟性管理效果,及時總結歸納工作經驗,為后續開展此項工作提出優化建議,并負責組織接受項目經費使用的合規性審查。項目設計師、項目工藝師、項目采購主管、項目質量師和項目制造師均對科研項目中對應環節承擔相應責任,并關注各自環節科研項目經費的概算、預算、核算、決算等經濟性情況,并結合項目目標,有針對性加強項目經濟性管理。經濟性科研團隊各角色職責清晰明確,管理層次簡單有效,可以滿足科研項目整體經濟性目標的需要,建立健全科研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促進科研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需要科研團隊全體團隊成員雙向融入、主動協作、團隊協同。航空產業研究院所經濟性科研項目團隊架構如圖1所示。
(二)形成專業化制度體系,夯實職能責任
基于科研項目經濟性團隊需求,在科研項目負責人系統規劃和領導下,綜合考慮科研項目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以及科研團隊現狀,逐步形成《科研項目全生命周期財務管理制度》等科研項目專用制度,從頂層設計角度明確科研項目研發過程中,不同職能承擔的角色任務。后期隨著經濟性團隊的普遍適用,可以對制度體系逐步調整升級,形成適用范圍更廣的產業級制度體系。
(三)加強經濟性指標控制,提升項目成效
結合科研項目執行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特點,項目會計師依據科研項目管理制度對項目經濟性進行約束,實現提前介入、統籌規劃、全程參與、量化輸出。與傳統科研團隊運行機制相比,在項目執行的每個階段,經濟性科研團隊解決了以往項目管理中的諸多痛點,具體總結見表2。
(四)構建經濟性科研團隊的重要意義
經濟性科研團隊是在科研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控中嵌入成本控制的理念和方法,通過分層級的體系架構,為科研項目提供全流程經濟資源的管理和服務的一種管理制度設計。在這個管理體系中,最大的特點是引入了“項目會計師”的職能角色,項目會計師作為整個流程經濟性管理的基礎層級,發揮重要作用:匯總整理科研項目各環節、全生命周期有關項目經費相關數據信息;統計科研項目成本并定期開展成本分析;配合開展科研項目經費的檢查工作,針對提出問題整改落實。由于項目會計師過程牽引,使科研項目整體業務管理、經費管理和技術狀態達到有機結合的管理模式。
科研項目經濟性效益最大化是確保項目研制的同時成本最優化,最終實現項目研制方案最優化及項目經濟性效益最大化。通過業務與財務雙向融合規范科研項目管理,實現科研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科研項目團隊成員在開展科研項目研制的同時應關注項目經費的預算、核算、決算等情況,項目會計師在管理項目科研經費的同時應了解研制節點、整體規劃、年度計劃、生產交付等業務信息。通過信息共享、雙向融入、主動協作、團隊協同,建立健全科研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以經濟性科研團隊助推科研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
某航空產業科研院所的科研項目經濟性工作主要依托于技術和管理團隊,在科研項目全周期,將項目經濟性放在重要位置,運用成本預算、目標成本、成本分析等多種方式分析科研項目經濟性,將經濟性工作固化于科研項目整個研制階段,能夠通過多種科學的成本管控模式,強化經濟性管理意識,定期分析科研項目各環節成本情況,精準發現成本管控疏漏點,對該環節成本進行針對性壓降,切實提高成本管理效益,真正意義上實現科研項目經濟性管理。
三、結論
本文通過文獻綜述厘清當前科研團隊研究中對于科研團隊專業技能融合、科研團隊績效考量等學術研究結論,結合某航空產業科研院所的經濟性科研團隊案例分析,辨析經濟性科研團隊中各角色崗位職責及重要意義,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構建經濟性科研團隊,是當下科研院所不斷提高科研項目經濟性的必要途徑。面向經濟主戰場,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需要不斷促進科技創新與項目管理經濟性有機協調、良性循環。科研院所作為國家科技創新力量的重要一環,通過構建經濟性科研團隊,實現科研項目經濟性,從微觀層面支持國家戰略發展,逐步探索并推廣形成經濟性科研團隊勢在必行。
第二,項目會計師對科研項目經濟性負責。經濟性科研團隊中,項目會計師的作用舉足輕重,是科研項目經濟性的具體負責人,協調推進科研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經濟性管理,對科研項目的設計、采購至項目制造等全過程進行成本管理、分析與控制,提高科研項目投入產出比和科研項目經濟性。在當前國家戰略及科技創新背景下,構建經濟性科研團隊,尤其是加強項目會計師配備是必要且重要的舉措。
第三,構建經濟性科研團隊還需不斷優化團隊專業分工及合作模式,形成團隊合力。目前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案例分析,科研項目團隊開展技術研發的專業人員往往沒有經濟專業背景,而負責項目經濟性的項目會計師也缺乏項目研究專業背景,未來期望形成經濟性科研團隊成員既懂技術又懂財務,能夠更好地在項目研究過程中關注項目經濟性,項目會計師則把握科研項目整體經濟性走勢,持續完善和優化成本控制模式,高質量完成科研項目經濟性工作。 AFA
參考文獻
[1] 白光祖,彭現科,王寶,等.面向經濟主戰場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思考[J].中國工程科學,2021,23(6):120-127.
[2] 汪克強.強化科技創新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8,33(7): 687-692.
[3] 王維,邱曉剛,張鵬.科學團隊理論及其對大型仿真研究的啟示[J].系統仿真技術,2013,9(1):45-51.
[4] 郭鐵成.為大國躍升培養頂尖創新人才[J].瞭望,2021(8):62-64.
[5] HALL K L,VOGEL A L,HUANG G C, et al. The science of team science: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evidence and research gaps on collab‐oration in sci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18,73(4): 532-548.
[6] LiuYuxian, WuYishan.Sandra Rousseau,et al. Reflections on and a short review of the science of team science[J]. Scientometrics,2020,12(5):937-950.
[7] 陳林霜,紀建強,曹濤,等.項目會計師團隊在型號研制中的應用研究[J].航空財會,2020,2(5):35-41.
[8] 張丹.淺析科研項目會計師隊伍建設[J].中國總會計師,2021(6),174-176.
(編輯: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