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楊金姬,付 浩,王 健,張慧慧,高 盈,胡春秀
生殖健康是指人類及其個體在整個生命過程中與生殖相關的機體結構、功能和行為過程中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和諧的健康狀態[1]。海警新入職執法員處于從青春期向成年過渡的階段,性生理和性心理快速發展,是衛勤保障需要重點關注的特殊群體[2, 3]。本研究對海警執法員進行生殖道感染知識掌握情況和生殖健康知識需求調查,探索生殖健康教育方法,為樹立生殖健康保健意識,保護生育力,提升戰斗力提供幫助。
1.1 調查對象 隨機整群選取2個某海警集訓基地正在參訓的2022年新入職執法員812名,均為男性。
1.2 方法 參考國內外有關文獻,結合以往巡診經驗,自行設計《海警執法員生殖健康調查問卷》,內容涵蓋生殖道感染知識調查及生殖健康知識需求調查。由調查員統一發放調查問卷,采用不記名方式答卷,現場獨立完成,當場統一收回。調查過程及填寫資料內容保密,保護調查對象的隱私。知曉率為回答正確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
1.3 統計學處理 問卷回收后,全部錄入Epidata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
2.1 基本情況 共發出812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776份,回收率95.57%。海警執法員平均年齡(20.83±4.17)歲。大專及本科學歷占比最高(89.76%),其次為中專和高中學歷(9.35%),碩士及以上學歷僅占0.89%。32.05%為獨生子女。
2.2 生殖健康了解現況 海警執法員對常見的四種生殖系統疾病均了解(包括非常了解和基本了解)的程度較低(25.9%),其中了解精索靜脈曲張、前列腺炎、睪丸扭轉的人員占比均不足50%(表1)。以往獲取性與生殖健康知識的主要來源依次是網絡、學校老師授課、書籍和現場講座。另有約6%的人員從未獲取過相關知識,對生殖健康相關知識完全不了解(表2)。
2.3 生殖系統疾病的認知及態度 有66.49%(516/776)的人員無法全面回答男性生殖道感染后的表現癥狀。當海警執法員患有生殖系統疾病時,選擇的求助方式依次為就診衛生連或上級醫院、咨詢好友、咨詢上級領導、咨詢父母和進行網絡咨詢。部分人員患病后不愿溝通的原因主要為難為情、羞澀和尷尬(表3)。

表3 776名海警執法員患有生殖系統疾病時的認知及態度 (n;%)
2.4 生殖健康知識需求 94.72%的人員認為仍有必要開展生殖健康教育。對生殖健康知識的需求,依次為性衛生健康知識、性病知識及防治、避孕知識、生育相關知識(表4)。海警執法員最希望獲取生殖健康知識的方式依次為現場講座、線上授課、網絡文章、書籍及光盤教育、朋友或親人口口相傳(表5)。

表4 海警執法員對生殖健康知識的需求情況 (n=776)

表5 海警執法員期望獲取生殖健康知識的途徑 (n=776)
3.1 認知現狀 海警長期面臨海上眩暈、冬冷夏熱、高濕、高噪音、高輻射等環境[3],加之訓練任務重,強度大,易發生生殖道感染疾病,研究也顯示部隊人員生殖系統疾病發病率高于一般人群[4, 5]。因此,豐富生殖健康知識,早期識別和治療生殖系統疾病尤為重要。本研究結果顯示,海警執法員生殖健康知識的獲取主要是通過網絡,且多數人入職前接受過生殖健康教育,與既往研究比較,受教育率有所增高[6],這可能與近年來網絡的廣泛普及、學校生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有關[7, 8]。但是,網絡信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不乏錯誤、負面及不準確內容[9],本研究提示,海警執法員對常見生殖系統疾病認知率仍較低,且部分人員即使患病,也會因羞澀和尷尬而不愿與人溝通,延誤治療時機[10, 11],當缺乏專業生殖健康知識時,會缺少一定判斷力,容易聽信網絡上的錯誤信息,誤導認知[12]。如果不進行正確引導和疏導,易形成不良的思想和行為,對個人身心及單位管理產生影響。除了網絡,海警執法員生殖健康知識還主要來源于學校和書籍。但生殖健康教育在學校不受重視,缺乏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健康教育教師[13],易造成學校教育的部分缺失,使正處于性成熟期,對性知識有強烈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青年人,只能采用書籍等其他方式來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在對生殖健康知識的需求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約95%的海警執法員認為有必要開展生殖健康教育,90%以上認為應把性衛生健康知識、性病及防治知識作為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50%以上的人員希望通過專家現場講座的方式進行學習,這一結果與處于同一年齡層的大學生的調查結果相似[7, 14],他們都處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快速發展時期,對性與生殖健康知識有更多的需求[15]。綜上,針對海警執法員進行生殖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對于維護個人健康,保障未來家庭穩定和諧,提高部隊戰斗力具有重要意義。
3.2 生殖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本研究結果顯示,現場講座是最受歡迎的生殖健康教育方式。集中授課教育在提高生殖健康知識水平及改變行為、態度方面有顯著作用[16,17]??刹扇∫钥破罩v座方式系統、全面講解,針對感興趣的問題,如海警執法員常見男科疾病,精索靜脈曲張、前列腺炎、滑精等集中進行現場答疑,有助于生殖健康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由于海警集訓基地均為男性,而部分基地的醫師為女性,男性人員存在不好意思就醫或不敢就醫現象[18]。此外,基層衛生隊缺乏生殖醫學專業人員,造成部分男性的生殖系統疾病發生遷延[4],影響生殖健康。現場講座教育與課后面對面單獨巡診相結合,一方面可以收集海警執法員最感興趣的生殖健康問題,進行集中解答,更對癥地了解生殖系統疾病的原因、治療方式及保健方法,達到生殖健康教育的目的,做好生殖保健;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已經遇到的生殖系統疾病進行現場解決,直接得到專家的指導與診療意見,節省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目前,海警集訓基地存在每日集中學習時間短,學習場地有限等困難,所以現場講座教育之后的長期、可持續、全面性生殖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19]。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集訓基地缺乏生殖專業方向的醫師,無法在遇到生殖健康問題時給予及時、有效的指導和診療。本研究結果顯示,當患有生殖系統疾病時,94.76%的人員會轉診到上級醫院就醫,因此基層醫師的生殖健康知識和技能不足將嚴重影響海警執法員的生殖健康[20, 21]。另一方面,集訓基地極度缺乏生殖專家編寫的規范的生殖健康教育教材。當人員遇到生殖健康問題時,沒有準確、恰當的資料來獲取信息,可能盲目地找一些非專業書籍來參考,造成病情延誤或加重。針對此問題,建議邀請生殖醫學專家團隊編寫生殖健康保健書籍,撰寫相關科普文章,印制生殖健康保健宣傳冊,錄制生殖健康教育課程光盤,為基層衛生連隊的醫師提供生殖專業學習資料的同時,也可幫助樹立良好生殖健康保健意識。
生殖健康教育的極早干預對處于青春期的海警執法員性觀念的建立、性心理的健康及未來的婚姻生活有積極影響,更長遠地說,它對部隊的安全、穩定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22]。加強海警執法員生殖健康衛勤保障工作,引導樹立健康的性行為及科學的性觀念,是成長教育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