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倩 孟建祖 韓澤云 武云龍 柏成英



摘 要:桑樹屬桑科桑屬,落葉喬木或灌木。樹冠倒卵圓形,葉卵圓形至寬卵圓形,葉尖,葉基部圓形或淺心形,邊緣有粗糙鋸齒,有時不規則分裂。葉面無毛且有光澤,葉背面的葉脈稀疏多毛。雌雄異株,4月開花,5—7月果實成熟。聚花果卵圓形或圓柱形,黑紫色、淡紅色或白色,多汁且甜。
關鍵詞:桑樹;一步建園;技術規程
桑果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但傳統桑樹品種果實小,結果時間晚,而且產量低。現在,在多年生產實踐中,探索出了快速成園和豐產技術,提高了桑園的經濟效益,促進桑葚產業提質增效,滿足了市場的需求(圖1、圖2)。
1 術語和定義
1.1 一步建園
“一步建園”栽桑法是一種高效、經濟、快速的育苗和建設桑園的方法,具體來說,是使用肥團、方格育苗,根據植物和行之間的一定間距移植,并實施地膜覆蓋栽培,從而一步直接建成桑園。
1.2 定植
將育好的桑樹幼苗按照一定的規格移栽到園內。
2 技術要求
2.1 技術流程
技術流程如圖3所示。
2.2 技術要點
2.2.1 育苗地的條件 育苗應選在光照充足、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質肥沃、質地疏松、排水灌溉方便、無桑樹病蟲害的微酸性至中性的壤質土或砂質壤土的地塊。
2.2.2 育苗時間和用種量 最佳播種育苗時間為每年3月初至4月初。1千克桑種發芽率為90%以上的幼苗,可按1000株桑樹1畝排栽,可以建成100畝桑園。
2.2.3 桑種處理 播種前2~3天,挑選籽粒完整、飽滿、無病蟲害的桑種,用清水洗凈,在水中浸泡36~48小時,適宜溫度為25 ℃,取出后平鋪,覆蓋一層濕布,置于26~30 ℃環境中進行催芽處理,每12小時翻動一次種子,每天換一次水,以促進桑種發芽,種子明顯膨大,待80%的種子吐白后播種。
2.2.4 苗床或營養肥團苗床制作 (1)首先選擇土質肥沃、松軟的土地做成寬度1米,長度根據需要和地形而定,以不超過5米為宜的苗木。接下來在苗床周圍筑高15厘米、寬10厘米的田梗。然后,在苗床中施用過篩的農家肥進行淺耕和精整,每平方米施用25千克優質農家肥。同時按照每10米2100克、加5千克水稀釋的標準,施入殺蟲類農藥,邊施農家肥邊淺翻拌勻,然后抹平苗床,待吸收時,立即用刀劃成長寬均為3~4厘米、深5厘米的方格。方格的數量以栽植株數來定。通常,應多預留20%的方格。(2)營養肥團苗床制作:①做苗床。在地壩或曬壩內建造苗床,苗床寬度約為1.3米,長度依照地形而定。在苗床周圍筑好埂,以便保持水分、覆蓋薄膜等。②營養土的準備和制作。以優質壤土、優質的豬糞水、磷肥和草木灰作營養土的原料。首先,將以上四種原料準備充足,并依次按照質量比為500∶500∶1∶2,把準備好的原料充分攪拌均勻,制成直徑4~5厘米。高度1.5~2厘米的圓柱,并在圓柱上方輕輕按壓,然后把營養團整齊的放置在苗床內。
2.2.5 播種 播種前,用常溫清水對桑種進行催芽處理,適宜時間為24小時。取出后,在室內攤放24小時。然后將種子濾干,用細沙、柴灰將其拌勻,使其散開,采用點播的方式,將2~3粒充實飽滿的桑種用工具放入排好的肥團窩或做好的方格上。要求盡量置放在方格肥團的中間,使種子之間有一定距離,并輕輕按壓,使桑種與方格表面緊密接觸。
在營養盤放好之后,在上面覆蓋上一層薄薄的過細篩沙土,厚度為0.5~1厘米,以不見種子為宜,然后在上面覆蓋一層薄薄的麥稈,并用清水噴灑濕透。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的桑種,要與苗床埂平齊,適宜搭平架覆蓋薄膜;4月中旬至4月底播種的桑種,適宜搭圓弧棚形的高架,苗床上方用材料搭成弧形架,膜棚高50~70厘米;對于5月至以后播種的桑種,在搭架蓋膜之前要先薄薄加蓋一層麥草,搭架完成后,四周用細土蓋嚴。
2.2.6 苗床管理 (1)保濕、揭膜煉苗。桑樹幼苗要注重防旱,播種后每隔2~3天噴水1次,盡量保持土壤濕潤,但也要經常觀察幼苗土壤含水量,一旦發現苗土現白,應及時噴水,苗床內溫度要盡量保持在25~30 ℃,不得超過33 ℃。桑種大約在10天發芽出土。在陰天和晴天的早晚揭開薄膜,及時通風降溫;在日照強烈且氣溫較高的午間,應在膜棚上方搭架蓋草或者安裝遮陽網,防止高溫灼燒幼苗。桑苗長出1~2片真葉后,在早晚、陰天揭開薄膜煉苗;桑苗長出3片真葉之后,開始勻苗,要保證在每個肥團內留1株健壯的桑苗,以培育壯苗。勻苗后,按照清糞水與尿素質量比為100∶1 配成溶液澆灌提苗。
(2)除草、施肥。一般采用人工除草法,結合翻耕和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避免桑園雜草叢生。幼苗長到1~2片真葉后,建議施用一次清糞水。一般來說,桑園每年按照每畝1500~1875千克尿素或桑專用肥、1200千克磷肥的標準施肥。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施入,春、夏季多施有機肥為宜。一般采用塘施的施肥方法。
(3)病蟲防治。于幼苗長出1~2片真葉時,一般使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500~800倍液防治根腐病,可以每隔一天連續使用2~3次即可;使用50%鋅硫磷500倍液噴霧防治螻蛄等地下害蟲(圖4)。
(4)桑苗出床。當桑樹幼苗長出2~4片真葉時,是最佳定植栽時期。桑苗帶土出床。
2.2.7 桑園定植 (1)桑園規格。按照寬行為2米或1.5米為宜,窄行為0.5~0.8米,株距為0.3~0.5米(圖5)。
(2)定植地。A.定植地條件:選擇光照充足,地勢平坦,土質肥沃,中性土壤,靠近水源,便于排灌,平整,便于管理的地塊。B.定植地整理:除草,排栽前10天,按照每畝地百草枯與清水質量比6∶1配成除草劑,均勻噴霧到雜草莖葉。如果雜草長到30厘米高,則加倍施藥。盡量在晴天噴藥,噴藥時應均勻噴灑,并做好個人防護(圖6)。整地,用旋耕機旋耕土地,深耕松土20厘米,耕細整平,開挖定植溝,溝深、寬各50厘米,在溝底平鋪一層厚20厘米左右的麥草,并覆蓋10厘米左右表土,表土上再施雞糞和復合肥,然后回填。每畝共施稻草1500千克,雞糞2000千克,復合肥150千克。均勻施入土壤中,施足底肥,定植溝整理成壟狀,用塑料薄膜覆蓋。
(3)桑苗定植。按照10厘米左右見方定植坑的規格,在壟上定點挖出定植坑,并將帶方格土(營養團)的桑苗平放于定植坑中央,周圍用細土覆蓋,澆足定根水。
2.2.8 定植后桑園管理 (1)施肥。栽活后,按照糞與水質量比1∶5施肥1次。小苗長到5~6片真葉時,要按照糞水之比施肥,每隔一周施肥1次,直到0.3米高。小苗長到0.3米高時,可每隔15天施1次全糞,直到9月中旬,在此期間增施化學肥料,其中6月下旬施1次尿素,7月施用2次尿素和1次鉀肥,8月上旬施用1次磷肥。一般按照每畝尿素20千克,過磷酸鈣7.5千克,糞20~30千克,硫酸鉀5千克的標準進行施肥。每次施肥應在早晚和陰天進行,施肥后一定要蓋好薄膜,不能損壞薄膜,以保證地溫和水分,促進生長。
(2)田間管理。在整個小苗生長期間,要注意除草、松土、勻苗、補苗等,特別要注意水肥供應、病蟲害防治,及時摘除萌發的側芽,側芽摘除應4~5天進行1次,以保證每株桑苗只有一個生長芽。桑苗長至10厘米高以后,應及時勻去每窩中多余的苗,重新補栽到缺窩的地方,保證每窩留1株。合理間作,一步建園栽植桑苗后,桑樹適宜與短期矮稈經濟作物間種,而不能與高稈藤蔓作物間種,以利于正常生長產葉。
(3)病蟲害防治。用50%多菌靈、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噴霧2~3次,間隔7~10天,用于防治褐斑病;用50%辛硫磷乳油3000倍液噴殺,用于防治桑毛蟲。
作者簡介:李萬倩,女,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果病蟲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