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 丁寧 王雪宜



摘要:綠色環保、低碳減排一直都是全球關注的話題。在雙碳戰略背景下,本研究以我國縣域社會消費者為調研對象,以計劃行為理論為框架,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方法探索當前電動汽車消費意愿與行為。研究發現消費者對綠色環保觀念以及電動汽車產品的認知可以正向影響消費者態度,而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行為態度、主觀規范、感知行為控制以及社會文化等因素均可對消費者電動汽車購買意愿產生影響。根據研究結果,為政府部門和電動汽車企業提出可行性建議,以期通過政府、企業與個人的共同努力,促進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
關鍵詞:雙碳戰略?電動汽車?消費意愿
中圖分類號:F274;F426.4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17-000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7.000
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的主導產業之一,在經濟增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由于傳統汽車的種種弊端,加劇了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電動汽車以其在節能與緩解環境壓力中的雙重優勢,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大趨勢。為了能夠更好地引導企業、政府、消費者三者建立互利共生的交互關系,本研究對消費者電動汽車購買意愿的影響因素展開實證研究,探索消費者電動汽車購買意愿的產生機理,以期為相關部門提出可行性建議,從而更好的制造、推廣、銷售電動汽車,推動雙碳目標的達成。
國外對電動汽車發展及消費需求的研究起步較早,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環保理念方面,Ulf?J.J.Hahnel通過研究發現,通過喚起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淡化對價格的考量,使得消費者在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選擇時更易選擇后者。產品因素方面,Sanya?Carley等研究發現,消費者普遍認為電動汽車的優點有:節能環保、動力成本低、科技水平高。政策因素方面,Ambarish等研究中得出減免稅費對提升電動汽車購買量有重要作用。
國內學者主要延續了西方學者的研究內容,近年來學者們愈發關注電動汽車相關問題,主要包括對電動汽車購買意愿、補貼政策及區域研究。一是購買意愿上,趙斌研究發現影響購買意愿最重要的因素有年齡、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等。二是構建模型上,李磊通過構建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生態系統模型,從市場失靈和系統失靈兩個角度分析政府補貼政策與電動汽車發展的關聯性。三是案例研究上,王浩博以北京市為例,研究電動汽車需求側激勵政策作用。
歸納上述文獻可以看出,國外學者對該問題的討論主要是從具體方面出發,研究包括消費者的認知、體驗和社會規范等內容。我國學者進行了大量理論研究和案例分析,基于我國國情專門研究探討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消費者。但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對整個國家的宏觀分析或對幾個大都市的具體調研,缺乏針對縣域社會的調查,而近年來我國縣域社會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愈發突顯。這些有力支撐了本文對縣域社會電動汽車消費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也為本文進一步提出相關應對策略預留了空間。
計劃行為理論是由Icek?Ajzen?提出的。Ajzen研究發現,人的行為并非完全出于自愿,而是處于支配之下,?因此他增加了對自我“行為控制認知”的新概念,從而將理性行為理論發展成為計劃行為理論。詳見圖1。
計劃行為理論的主要觀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行為意向、個人能力以及資源等變量制約著非個人意志完全支配的行為。正如人們對電動汽車的消費意愿受自身對電動汽車的認識程度、出行需求以及價格等因素的影響和控制。
第二,準確的知覺行為控制反映了實際控制條件的狀況,因此它可作為實際控制條件的替代測量指標,直接預測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我們可以通過在問卷調查中設計合適的問題以及訪談等來最大概率地推斷出影響電動汽車消費意愿與行為的因素。
第三,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是決定行為意向的三個主要因素。從問卷調查以及訪談內容中可以發現,人們自身對電動汽車的喜愛程度、了解程度以及周圍人的意見對電動汽車的消費意愿有很大影響。
第四,個體擁有大量有關行為的信念,但在特定的時間和環境下只有相當少量的行為信念能被獲取。在此次研究中,每個人關于電動汽車都有獨特的個人看法及個性化的問題,但對電動汽車性能、國家補貼政策的關注等屬于共性因素,是比較容易獲取的突顯信念。
第五,個人以及社會文化等條件(如人格、經驗、文化背景等)通過作用行為信念間接作用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從而最終控制人們的行為意向和行為。
本文進行實證研究的數據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獲取,調查對象為縣域社會居民。調查問卷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對消費者基本信息的調查,第二部分是消費者對車輛的擁有情況和汽車消費的偏好調查,第三部分是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消費意愿及建議的調查。
第一,在受調查者中,60.71%的人所在的家庭購買的是傳統燃油汽車,僅有16.67%的人所在的家庭購買的是電動汽車。這說明在我國的縣域社會中,電動汽車仍無法代替傳統燃油汽車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第二,未購買電動汽車的受調查者中,受調查者及其家庭拒絕購買電動汽車的原因主要有:配套設施不完善、續航里程低、性能技術不成熟等。由此可見,健全電動汽車相應的配套設施是提高電動汽車銷量、促進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詳見圖2。
第三,“?如果您打算購買電動汽車,您會主要考慮哪些電動汽車產品因素”的最重要因素是“安全保護性”。由此看來,電動汽車作為一種新型能源汽車,其安全性在消費者心中仍有待考量,電動汽車安全性能的好壞對人們的消費意愿與行為有極大影響。其次是價格、電池壽命與充電時間、續航里程與配套基礎設施。詳見圖3。
第四,關于“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目前應關注哪些方面”這一問題,受調查者認為應關注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電池等高科技的研發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這些都是電動汽車行業仍存在不足、需要關注的方面,政府和電動汽車產業要共同發力補全短板,讓公眾對電動汽車行業更加信賴。詳見圖4。
第五,建議與意見。許多市民認為電動汽車的發展有利于綠色環保,具有發展前途;也有市民建議在停車場內應劃分出專門區域裝置充電樁,進行分類管理,以避免造成占地且擁擠的問題;還有部分人認為當前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是技術上的突破,若該問題不能有效解決,電動汽車的發展趨勢只會減緩。
4.1.1優化財政補貼政策
政府出臺的政策是目前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首要手段,如何進行政策創新以吸引消費者是問題的關鍵。政府可以在補貼消費者同時,也應重視從供給端發力,通過加大對電動汽車生產企業的補貼,形成良性的生產消費循環。
4.1.2完善充電設備網絡
從調查結果可知,電動汽車銷售量同相關配套設施的比例嚴重失衡,特別是在縣域社會,充電樁等設施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成為阻礙電動汽車普及的要素之一。建議在增加公用充電樁數量的同時,完善充電樁的布局與建設規范,如充電樁的數量應與地區電動汽車數量相匹配,優先建設人口密集的地方。
4.1.3加大宣傳推廣力度
政府應加強宣傳引導和輿論監督工作,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多種媒介方式,廣泛宣傳電動汽車在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以及電動汽車生命周期長、成本低、政策優惠大等特色,逐步提升全社會對電動汽車的認知度。
4.2.1發展核心技術
企業應優先發展電動汽車電池技術,完善充電樁充電技術,促進零部件產業化,從而延長汽車電池續航里程,節約充電時間,減少快速充電對電池的損壞。電動汽車生產商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電動汽車的功能配置,有效降低成本,更好地迎合消費者,最終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4.2.2滿足消費者需求
企業在產品研發與銷售時應當注重消費者的需求與意愿,著重保障汽車安全性,制造出具有個性化、符合消費群體需求的產品,利用大數據精準定位消費對象,并根據其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營銷方案,這樣才能穩住市場,進而擴大市場。
4.2.3完善售后服務
一方面,企業應設立固定的售后服務點,保證產品售后服務的質量與水平;另一方面,企業要對其產品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和性能測試,并對安全檢查的數據進行及時存檔,實現檔案的科學管理。
作為電動汽車產品的最終環節,消費者對電動汽車行業是否能夠順利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消費者轉變對電動汽車的態度,提高對電動汽車產品的認可度,進而最終成為電動汽車產品的消費者,電動汽車行業才能得到快速良性的發展。因此,最根本性的措施在于轉變消費者對于電動汽車的錯誤認識,建立綠色環保的消費觀念,增強個人的社會責任感,注重人類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僅僅是某一個主體的努力,而是需要政府、企業、個人三方協同,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進行發展。我國廣大縣域社會電動汽車市場潛力巨大,是未來電動汽車市場發展的重心所在。為有效激發這些地區的市場潛力,中小城市政府相關部門有必要借鑒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制定符合地方實際情況的制度措施。
在我國電動汽車市場發展過程中,地方政府、電動汽車企業以及居民共同發力,形成了獨特的市場機制。然而,我國電動汽車市場機制還有許多不足,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有待完善,電動汽車二手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
參考文獻
[1]ULF?J?J?HAHNEL,SEBASTIAN?G?LZ,HANS?SPADA.How?does?green?suit?me??Consumers?mentally?match?perceived?product?attributes?with?their?domain-specific?motives?when?making?green?purchase?decisions[J].?Journal?of?consumer?behaviour,2014,13(5).
[2]SANYA?CARLEY,RACHEL?M?KRAUSE,BRADLEY?W?Lane,et?al.Intent?to?purchase
a?plug-in?electric?vehicle:a?survey?of?early?impressions?in?large?US?cites[J].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D,2013(18).
[3]AMBARISH?CHANDRA,SUMEET?GULATI,MILIND?KANDLIKAR.Green?drivers?or?free?riders?an?analysis?of?tax?rebates?for?hybrid?vehicles[J].Journal?of?environmental?economics?and?management,2010,60(2).
[4]趙斌.?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影響因素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0.
[5]王浩博.?電動汽車需求側激勵政策作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8.
[6]葉穎津,林詩媛,韓雅儒,朱雅芳.“雙碳”目標下標準化戰略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思考[C]//中國標準化協會:中國標準化協會,2021:357-363.
[7]姜生俊.基于購買意愿視角的電動汽車市場發展實證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7.
[8]?韓柳.?私人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價值感知及購置行為意向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9.
[作者簡介]楊揚,女,漢族,新疆阿克蘇人,就讀于華北電力大學,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丁寧,女,漢族,河北保定人,就讀于華北電力大學,研究方向:法學;王雪宜,女,漢族,山西晉城人,就讀于華北電力大學,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