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萱予 宋駿暉
摘要:隨著中歐新一輪商業對話的展開,當今世界正迎來新一輪的信息革命浪潮。數字化轉型是中國和法國經濟轉型的重要議程。文章旨在中法數字經濟建設合作新形勢的大背景下,從梳理法國主流報刊新聞入手,研究法國主流媒體對于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看法,通過對其的探索發現法國對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關注重點。
關鍵詞:數字經濟;區域與國別;法國媒體
中圖分類號:F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17-000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7.000
1???引??言
據《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了45.5萬億元,在GDP比重中占39.8%,年均增速高達15.9%,由此可以看出,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引領力量。該報告表明,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在政策制度方面已具備相當大的優勢,其發展戰略從縱向和橫向來看都已建立。黨中央、國務院已系統化地部署了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各地政府都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數字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時期,中國正在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
中國作為新興的信息技術強國,數字經濟規模高速發展,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網絡支付使用率近九成,數字貨幣試點進程領先全球,新業態也蓬勃發展。歐洲雖在核心數字技術方面加速發展,數字貿易規模不小,并且基礎設施和數字化公共服務水平不斷完善,但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各國政策不協調,企業對數字技術的利用率程度不高,人口缺少數字技能,大型企業中精通信息和通信技術復合型人才短缺等。從歐洲的發展戰略規劃來看,中歐合作面臨很多新的機遇。
法國是歐盟主要成員國之一,在歐盟將數字戰略作為其下一步發展重點的背景下,探索中法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方向,將進一步帶動“一帶一路”戰略進入西歐國家,促進中法在該領域下文化交流活動的開展。同時通過了解法國主流觀點對于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態度,可以為國內相關企業進入法國提供參考意見。文章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章為區域與國別研究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水平分析中,該章節對國內外對區域與國別研究現狀以及中國及法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趨勢進行了介紹。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筆者分別對中國和法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在第四章中對法國媒體主要關注的中國數字經濟企業的相關報道進行了匯總,闡述和分析了其中的核心內容。進而在第五章總結出法國媒體對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的主要關注方向。
2???區域與國別研究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水平分析
區域與國別研究是近年來我國的熱門研究領域,受到我國政府及各高校的高度重視。這一研究領域的興起得益于中國今年來的崛起而使得其在全球范圍內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力日益增大。中國的各種外交政策的制訂需要學術基礎的支撐,國別和區域研究則承擔了這項重要任務。
區域與國別研究是一個多學科、跨學科的綜合研究領域,其研究需要綜合包括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等多領域的許多知識。西方世界對于區域與國別研究的歷史較早。隨著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西方的資本市場需要在全球的范圍內快速擴張,將原本孤立的各個國家和區域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樣的背景下,其主導者需要了解不同國家和區域內各自的歷史、語言、文化、社會結構等各個方面,以便制定與之匹配的擴展策略,因此國別與區域研究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歐洲的區域與國別研究主要伴隨著其殖民主義時期的歷史背景發展而來的。就法國而言,在這一時期其在非洲與東南亞地區擁有著大片的殖民地,出于對不同殖民地的經營與管理的需要,其開始進行對相關地區的國別研究。二戰后雖然各殖民地紛紛獨立,但是法國作為其前宗主國在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仍然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影響。為了維持繼續其國際地位,法國各高校仍然開設有如非洲學一類的學科對各個前殖民地繼續進行著相關的區域與國別研究。同時隨著第三世界國家如中國的興起,其研究方向也不斷向這類國家傾斜,漢學研究和中國研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出來的專門針對中國的國別與區域研究,其研究成果為法國乃至歐洲各國的對華外交戰略等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相比于歐洲的區域與國別研究起源于其殖民時期的擴展歷史,美國的研究則源自于二戰時期的戰爭需要和其后作為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國際地位、軍事地位、經濟地位等全面快速提升所帶來的需求。其發展方向受國際局勢的影響很大。在二戰、冷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東戰爭等不同時期,其研究的方式及側重點各不相同,但始終圍繞于維護其國際霸權地位這一根本宗旨。隨著數十年的發展,美國的區域與國別研究已然制度化、定型化。伴隨著中國近年來的崛起,其研究重點也不斷往中國傾斜。
除這兩個主要國家和地區之外,國外各個國家處于自身發展的需要也不約而同地在不同歷史時期展開了各自的區域與國別研究。在亞洲從事相關研究的國家中日本是起步較早的國家之一。在其發展歷史中日本很早便將目光看向世界,研究如何利用不同國家幫助自身進行發展,因其地理和政治原因,其對中國、俄羅斯、東南亞、朝鮮半島及美國都有著較長的研究歷史。
中國的區域與國別研究起步較晚且過程曲折,其發展軌跡和中華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直到解放前,其在相關領域的研究也沒有形成對應的專業化和制度化,顯得零碎和分散。新中國成立后,國家于1964年成立了一系列地區國別研究機構,極大推進了我國區域國別研究的發展。作為國內區域與國別研究的重要機構之一的中國社科院先后創辦和主管了如《當代亞太》、《美國研究》、《歐洲研究》、《日本學刊》、《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拉丁美洲研究》、《西亞非洲》等學術刊物,不斷擴大了國內該領域的研究范圍。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區域與國別研究成果在中國官方和民間團隊與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交流與合作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參考作用。以對東南亞各國的研究為例,我國先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福建等地建立了如東盟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并持續出版了《中國—東盟年鑒》、《越南國情報告》、《中越關系史簡編》等學術著作,學術成果日益豐富,研究隊伍日趨壯大。近兩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與實施,其沿線國家與地區成為了研究熱點。位于西歐的各個歐盟國家由于政治體制的不同,一直未成為該戰略下的伙伴國家。法國作為歐盟中的主要組成國家,對其的國別研究有利于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在西歐各個國家的推進,從而為中國企業在歐洲市場的發展提供重要參考。數字經濟的特點使其與個人隱私、企業商業秘密乃至國家信息安全等敏感話題都息息相關。在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大背景下,如何讓中國的數字經濟產業隨著“一帶一路”政策走入法國,則需要從國別視角下看法國對我國相關產業的態度,從而調整我國企業的戰略方向。
3????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分析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數字化的商品、服務與技術在不斷推動者傳統產業和如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與服務等數字產業不斷發展與壯大。數字經濟就是在這種發展與壯大中誕生的概念。在這個經濟系統中,數字技術的廣泛使用使得經濟環境和經濟活動發生了根本變化。
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時間較晚但發展速度遠高于西方發達國家。目前我國重點推進的建設主要圍繞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數字經濟已經成為驅動我國經濟向好向快發展的新動力,其催生出的各種新產業也成為了我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發展“一帶一路”數字經濟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要素向創新驅動轉向,是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根據《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0)中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為36.2%,相比于法國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對于征收數字稅方面,中國跟法國的應對方式則完全不同。根據張甜甜(2022)的研究顯示,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明確強調中國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確保所有領域內賦稅只減不增。數字稅的征收違背了這種宏觀政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數字巨頭企業近年內在國內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4???法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分析
法國近年來由于各方原因,本國經濟一直處于下行狀態。2008年來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其銀行業、實體經濟和股市等都受到重創。為了重新振新本國經濟,法國政府于2008年提出了數字法國計劃,希望利用數字產業重新提振法國經濟。該計劃涉及互聯網、通信、電子身份證等多個方面。其后在政府發布的《數字法國2020》計劃中,戰略發展的重點具體到了發展固定和移動寬帶、推廣數字化應用和服務、扶持電子信息企業的發展三大方向。根據中國信通院2020年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中的數據顯示,2019年法國數字經濟占其GDP的比重已經超過了40%,位列全球第七。沈楠(2021)在研究了全球數字服務稅的發展趨勢后提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傳統經濟模式下的產業鏈、供應鏈收到沖擊,數字經濟進一步成為各國拉動經濟復蘇的動力。在此趨勢的影響下,法國與2019年公布了其數字稅征收方案,并于2020年開始正式實施。其征收的主要針對對象是跨國數字公司,特別是以美國“GAFA”(谷歌、亞馬遜、臉書、蘋果)為首的巨頭公司。根據中國經濟網(2020)的報道顯示,此次征收的數字稅將對過去一年中在全球數字業務營收超過7.5億歐元(1歐元約合7.9元人民幣)和在法國境內營收超過2500萬歐元的企業征收3%的稅收,具體所涉收入包括互聯網廣告、個人數據使用及市場銷售等。此舉看似限制了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實則是保護了本國的中小型數字經濟產業,抑制了美國跨國大型數字公司對法國市場的掠奪,并為法國帶來了巨額的稅收收入。
在發展固定和移動寬帶方面,截止2020年法國已經實現了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固定寬帶入戶已經移動4G寬帶的附蓋,但是相較于中國已逐步實現100Mbps及以上的高速寬帶建設情況,法國大多數地區的寬帶速度還停留在30Mbps甚至更低的下載速率。根據法國媒體在2020年新管疫情流行初期的報道中可以看出,法國當下的網絡寬帶未能承受住應醫院治療與民眾居家隔離所帶來的網絡帶寬需求激增,不少地區出現了網絡癱瘓或下載速度極慢以至于無法滿足正常網絡使用需求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其目前逐漸衰退的綜合國力已經很難負擔網絡寬帶基礎建設所需要的巨額前期投入,盡管其政府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法國各大型電信運營商如orange、bouygues等對高速網絡寬帶建設加大投資力度。但是由于其產生利潤的周期較長,所以一直難見起色。在中國大力推廣5G網絡基礎建設的同時,法國政府更多追求的是在現有4G網絡的基礎上建設更大的網絡帶寬,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網絡帶寬使用需求。從法國主流報刊近期的報道可以看出,相較于5G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法國民眾更加關注的是政府如何解決法國經濟增長疲軟的困境以及其所帶來的國內日益嚴峻的各利益團體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問題。
5???法國媒體對中國數字經濟產業公司的關注
在中國宏觀政策調控紅利的影響下,中國的數字經濟企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近幾年來涌現出了如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華為這樣的數字公司巨頭,在占據了國內市場的主要份額的同時也開始謀求在國外市場的發展。這些企業的發展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比如其在法國都還未達到交數字稅的門檻,但是其迅猛的發展勢頭也引起了法國媒體的關注。根據筆者對國內外相關報道的梳理,揀選出關注度較高的三家公司:阿里巴巴、字節跳動、華為,將與其有關的關注內容整理如下。
5.1???阿里巴巴
相對于中國人所熟知的名稱“淘寶”,法國人對于這家公司更加熟悉的名稱是“Alibaba”。自2015年起,阿里巴巴集團使用“Alibaba”這個名稱開始進入法國電商市場,主要通過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購物平臺打造了一個連接中國廠家與法國市場的跨境電商平臺。近期法國媒體對阿里巴巴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全球速賣通平臺在法國做出的兩項舉措。
法媒關注的第一項舉措是速賣通在巴黎市開設的速賣通線下快閃店。這是速賣通自西班牙開設快閃店以來在西歐的第二個國家采取該做法,法媒認為其目的在于進一步挖掘本國的市場潛力。第二項舉措是速賣通新打造的“全球速賣通直播平臺”,該平臺的經營模式等同于目前國內爆火的網絡主播直播帶貨模式,法媒認為這種法語主播直播賣貨的新模式將線下商店導購的體驗帶入到了線上網購中,有利于提高速賣通平臺的附加值。對于這兩項舉措,法媒普遍的看法是體現了阿里巴巴的創新精神,對其企業形象的提高有所幫助。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法國媒體對阿里巴巴在法國物流領域布局舉措的相關報道。根據其有關報道,早在2014年法國外交部長法比尤斯訪華期間法國官方就與時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的馬云就阿里巴巴通過法國郵局網絡發展其歐洲物流鏈進行了探討。在2018年,法媒報道了阿里巴巴集團與法國交通巨頭博羅雷集團(Bollore?Groupe)簽署了合作協議,法媒認為此舉是阿里巴巴公司試圖在亞洲之外的市場找到新的增長點。同時在法媒看來,阿里巴巴對于法國乃至歐洲物流市場的布局與中國近年來大力推進的“一帶一路”倡議相呼應,其目的從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展示中國的軟實力。武亦文(2018)在梳理了法國《世界報》等主流報刊文獻之后發現法國媒體對“一帶一路”倡議普遍存在質疑態度,更有部分媒體將其稱之為“新馬歇爾計劃”(Plan?Marshall?chinois)。
5.2???字節跳動
法國媒體對字節跳動公司對關注主要起始于2020年6月美國政府對于tiktok(抖音海外版)和wechat(微信海外版)所簽發的禁令,字節跳動為其中tiktok公司的母公司。美國對其封殺的主要理由是中國公司可能收集美國用戶數據,威脅美國國家安全。與美國的激烈反應不同,法國媒體對其的反應相對來說比較平淡。根據法國主流媒體的報道顯示,法國政府無意跟隨美國政府對于字節跳動公司的封殺態度。相較于美國政府對于字節跳動公司竊取美國用戶數據的擔憂,法國政府的關注重點主要集中要未成年人數據的安全和網絡仇恨言論的傳播兩個方面。因此不同于美國政府所采取的激進舉措,法國政府對字節跳動公司采取了更加寬容的態度,在審查其隱私政策的同時也允許其在法國市場上的繼續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tiktok之外,法國媒體還關注到了字節跳動公司不久之前在包括法國在內的西歐部分國家上線的網絡購物APP“FANNO”。在法媒看來,字節跳動公司是比肩?META和Instagram的網絡社交平臺巨頭公司,其推出的FANNO將會對Amazon在法國的電商地位發起挑戰。在FANNO的眾多特點中關注度最高的是其平臺上商品廉價的特點,但是并未認為其目前會對法國的電商市場產生太大的沖擊,因為其在法國APP平臺下載排行榜上的位置并不靠前。
5.3???華為
法國媒體對華為公司的報道變化以2020年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2020年之前對其的報道主要集中在其提供的質優價廉的5G基建服務,以及其在歐洲設立的多個研發中心為歐洲帶來的工作崗位上。總的來說,報道的內容較少且主要處于中立的立場上。但自2020年美國政府開始全面封殺華為公司開始,法媒與華為公司相關報道的內容和態度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其報道中透露出了擔憂、不安和矛盾的情緒。經過對報道的內容進行梳理后筆者發現其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法國政府對于華為設備的禁用計劃上。根據法媒的報道,華為公司在法國的5G牌照即將在2028年全面過期,在此之后法國政府將不再為期牌照續期,這就意味著2028年之后華為即將全面退出法國電信市場。在法媒看來,此舉是同在北約組織中的法國為了跟隨美國政府所做出的妥協,因為此舉將會對法國電信運營商造成非常大的損害。從法媒對其政府舉措的報道中可以看出,其政府內部對于華為問題的處理態度也是搖擺不定的。2022年后的報道顯示,自孟晚舟事件結束之后之后,法國政府又轉變了對華為公司的態度,與其簽訂了金額巨大的海底光纜建設項目。法媒普遍認為這是法美貿易摩擦后法國為了擺脫對美國的貿易依賴而作出的一項改革舉措。
6???總結
筆者總結法國媒體對中國三家較大的數字經濟產業公司的報道可以發現,其對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的關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
首先是對于中國流行的網絡購物方式的關注。相比于法國的網購市場,中國的網購市場模式要更加新穎,特別是目前火熱的直播網購模式,對于目前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法國來說十分具有吸引力。法媒點關注重點是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如何將這種新型的購物模式與法國消費者的需求相結合,創造出符合法國市場的網購模式,以期進行復制和改進,為本土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其次是對中國數字產業企業為法國就業市場帶來新的崗位對關注。從法國國家統計局(Insee)公布的失業率數據中可以發現,法國的失業率一直高于歐盟的平均值,即便在2022年略有下降,但仍超過了百分之七。較高的失業率使得法國媒體對新的就業崗位格外關注,而中國數字企業在法國的投資與建設恰恰提供了不少新的崗位。因此,盡管對于這些外來企業帶著一定程度上的“有色眼鏡”,但是在就業形勢的壓力下,法國媒體還是會從中立甚至正面的角度對這些企業所提供的就業機會進行報道。
最后是對中國數字企業信息安全保障的關注。在美國對于中國數字經濟企業實施多輪制裁的大背景下,同樣身為北約組織成員的法國也在其政治壓力下以信息安全收到威脅為由限制中國數字企業在法國的發展。在這樣的輿論誘導下,法國媒體的報道中也多見有關中國數字企業信息安全威脅論的報道。
本研究基于法國媒體對于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的相關報道,整理出了其主要關注的三個方面。但是受限于研究條件及資源,筆者認為本研究還存在著以下兩點不足。第一是研究對象的限制,本研究主要收集分析了法國主流媒體的相關報道,但是對于地方媒體或是網絡媒體等渠道的信息則為收集,因此在結論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第二是關注對象的限制,受研究時間和研究資源的限制,筆者只匯總了法國主流媒體關注度較高的三家中國數字經濟企業的相關報道進行研究分析,因此研究結果對于某些特殊情況的企業可能存在不適用性。在接下來的研究中筆者將針對以上兩個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索,以期使研究成果的覆蓋范圍更加的全面。
參考文獻:
[1]沈楠.全球數字服務稅的發展趨勢及中國的應對舉措[J].?投資與創業,?2021,32(14):33-35.
[2]李鴻濤.法國“如約”開征數字稅展現獨立性[N].?經濟日報,2020-12-01.
[3]武亦文.法國媒體對“一帶一路”倡議質疑態度分析[J].法語國家與地區研究,2018(4):19-27,89.
[4]張甜甜.數字經濟下的國際數字服務稅制分析及中國的應對策略——以法國對美國征收數字服務稅為例[J].中國商論,2022(1):133-136.
[基金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外事辦公室2021年度委托課題“法國對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關注的研究”(項目編號:GXFY202120)。
[作者簡介]通訊作者:張萱予(1991-),女,漢族,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區域與國別研究、法語教育;宋駿暉(1990-),男,漢族,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區域與國別研究、法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