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平貴
摘要: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基于目前小學階段教育評估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現代化教育評估理論作為基礎和指導,對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即時評價”問題進行探究,分別運用課堂觀察法和訪談法,分析當下小學數學課堂在“即時評價”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四種有效的方法來改善這種情況。
關鍵詞:即時評價;課堂教學;有效性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廣大教師對教學評價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課堂教學中,即時性評價逐漸被教師廣泛運用,并且落實到了實際的課堂教學中。
1 ? 積極評價與消極評價的意義
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當人的某種良好行為能夠獲得他人的尊重和社會認可時,就會對其他人產生相應的影響,從而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這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使他們產生愉快的學習情緒。對于要開展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學生是持積極的態度還是消極的態度,對此是開心還是漠不關心,這些問題教師都要了解、掌握。學生偶爾做出一些與課堂無關的動作,如小動作、答非所問等,對此教師如果采用嚴厲批評、諷刺等方式進行學生評價,會傷害學生的自尊,使課堂氛圍不再和諧,甚至變得尷尬,師生之間也會出現隔閡。基于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尋找合適的方式,進行適時的評價。
有效的即時反饋和評價,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準確把握課堂教學中的重點,掌握所學知識點的整體結構和系統,還能促進師生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即時評價也是教師進行指導和教學的重要環節與內容。在教學實踐中,如果教師出現回避即時評價或者給予負面評價等問題,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課堂教學質量低下甚至無效。
2 ? 如何進行有效的“即時評價”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和宗旨是希望每個學生都可以成長在充分自由、多元和諧的教育環境中。課程質量評估作為開展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多元智慧教育理論下的評估理念,突破性地強調了多元化的評估主體、多元化評估類型及各種多元化評估內容,而有效綜合這些評估策略,有助于建立起適時、合理的評估體系,并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開展全面、科學的評估活動。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挖掘學生各方面的潛力,了解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特點,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從而使其建立自信。
2.1采用多方互動的評價法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更加明顯。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既有對信息進行獲取、處理、保存以及做出反應等方面的任務,又有對課堂信息進行評價的權利。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多方互動的評價是怎么進行的?首先,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對某個問題的答案和求證過程進行探究。學生如果能夠在探究中發現錯誤,就可以向教師提出并進行糾正。這種評價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創造展現自我的機會,使學生得到心理與情感上的滿足,還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省、自查以及自評習慣。完成自評后,讓其他學生進行評價,看看每個問題是否存在錯誤,怎樣加以糾正,教師對發表評價的學生進行點評與贊賞,同時表達自身觀點。基于此,將三個評價融合,得出最合理恰當的評價。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氛圍始終能夠保持和諧,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不會消減。
2.2評價需要注意全面和多元
如果單一地站在一位教師的角度或者一個人的角度來看,采用恒定標準的尺子對學生進行評價,很可能只有1%的優秀孩子;假設從多種層次的角度去對一個學生進行評價,可能結果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評價時需要注意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進行。課堂即時評價不能僅僅關注學生對于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要關注學生的其他方面。不同的評價內容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滲透。對教材內容進行評價給予了每個學生表達與展現自我的機會,多層次、多角度地為學生評價自身與優化自身提供機會,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接收評價,不再排斥評價,使其在這種情況下不斷地取得發展和進步,不斷超越自我。
2.3靈活運用多種評價方式
豐富多樣的小學數學課堂即時評估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小學數學課堂及時性評價的方式是伴隨著社會經濟變化而不斷變化的,是動態的,所以在選擇評價模型時,需要依據課程的特點、學生的特點等進行選擇。下面幾個評價模型是小學教學課堂中最常見、有效的。
2.3.1使用較為豐富的口頭語言評價
口頭語言評價模式,即教師通過自己的口頭語言對學生做出評價,是課堂教學中較為常見且有效的評價方式。其優點是可以較為細致具體地展現出相關課堂學習的長處與短處,讓學生充分了解知識;缺點是進行評價的時間較長,受限于課時。在數學課堂上,小學數學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語言以及時間,要對每個學生都進行口頭語言評價。有趣生動的評價話語會讓人如沐春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自主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始終充滿勃勃生機。
2.3.2采用體態語進行評價
曾有這樣一個公式,即彼此理解=語調(38%)+表情(55%)+語言(7%)。參照這個公式,非言語化的溝通在日常交際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什么叫體態語評價呢?就是通過非語言的(如表情、動作、語氣)形式進行的一種肯定或者否定的評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對學科知識掌握得較好時,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個肯定的目光,豎起大拇指,點頭、微笑等,向學生傳遞出“你很棒”的信息,這對于學生來說是很有震撼力的評價。當教師想要表達對學生的不贊同時,可以采用皺眉、搖頭等形式;對于學生的回答產生疑問時,可以睜大眼睛;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時,可以給學生傳遞一種相互信任以及鼓勵的眼神,還可以給學生一些鼓勵語,如“你可以的”“別緊張”等,以此來緩解學生的壓力,安撫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快速找尋正解。體態語的評價能夠表現評價人的情感態度,引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共鳴,起到一種獨特的評價作用。
2.3.3基于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因人而異進行評價
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每個學生的社會背景與家庭環境都不同,這就造成了學生之間個體的差異。不同的學生擁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及缺點長處,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心理特點也存在差異。即使在相同的教育環境下,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學習狀態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基于上述內容,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知識結構與發展程度就會出現很多差別。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同時采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在課堂上進行即時性的評價時,教師一定要因人而異,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不能采用同一種標準對待不同的學生,要為學生創設符合其發展特性的學習空間。
2.4采用分層評價的方式評價學生,因人而異進行評價
著名教育學家維果茨基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理念,這一理念主要是針對小學階段數學學習中學生的個體差異而提出的。他的理念被廣泛地應用于小學數學的教學情境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數學學習情境,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有效獲得知識。具體而言,分層評價方法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進行學習等級劃分,同時通過分層方式確定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提問以及分層練習。需要注意的是,分層評價之下,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并不是完全分散的,是既統一又分散的,在大教學目標之下,針對學生差異進行區分教學活動。這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需要依據不同的層次提出不同的問題,將一些只需要簡單基礎的知識問題拋給班級中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提升學習熱情,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對于一些稍稍具有難度的問題,分給學習程度中等的學生;對于一些難度較大、解題方式較為復雜的問題,分給班級中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拓寬他們的視野,幫助他們實現新的提升。
針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在其完成學習目標后,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與表揚,滿足學生解決問題后渴望得到關注與贊許的心理,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快樂與價值,激發他們不斷進步向上的欲望。教師在對班級程度較好的學生進行評價時,需要注意不能一味地夸獎稱贊,要在肯定的基礎之上,鼓勵其開拓進取,再創新高;對于程度中等的學生一般采用“肯定式”的評價,表揚他們解答正確;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地放寬要求,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學習中,即使出現答錯或者答不上來的情況,教師也不要在課堂上隨便批評,而應盡可能再提供一次機會,給予學生更多真誠的肯定和鼓勵。
參考文獻:
[1]湯群.試論新課改中學習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及對策[J].安徽體育科技,2003(1):111-113.
[2]曲美秋.談課堂教學的評價[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3(2):66.
[3]周海龍.班主任對學生實施評價的主要誤區和對策[J].安徽教育,2002(23):14.
[4]趙學勤.激勵性評價的標準與策略[J].中小學管理,2002(11):53-54.
[5]馮晨.激勵性評價在低中年級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4):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