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提升中學生法治素養的重要渠道,對中學生價值取向、人格完善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法治素養是現代公民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是維護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隨著新法治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于公民的法治素養作出了新的要求。
在中學階段,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較少,法治意識較弱,所以學校應當通過各種方法,加強對學生法治素養的培養。從新法治時代出發,調查分析當前中學生法治素養的基本情況,以及學校在法治素養培養的做法、態度,有助于為法治教育的實施提供新的思路,將法治教育融入到校園活動、班級活動、課堂教學中去,有助于豐富中學法治教育方面的理論成果,對于中學法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法治素養的培養成為了中學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但當前中學法治教育的形式比較單一,缺乏清晰明確的法治教育目標,在教育活動的實施上存在一些困難,以至于教育效果不夠理想。本課題根據教育改革要求,深入把握法治素養的內涵,結合中學生的實際興趣與需求,設計法治教育活動,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案,有利于促進學生法治素養的發展,提高學校法治教育質量,在中學法治教育中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價值。
培育學生的法治觀念,有助于他們形成法治信仰和維護公平正義的意識,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那么如何提升中學生法治素養?提升當代中學生的法治素養的有效途徑有哪些?下面就方法論進行探析。
一、積極學習法律知識,提升教師自身法治素養
教師只有具備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和廣博的文化知識,才能勝任教學工作。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法治素養成為提升初中生法治教育效果的前提和基礎。那么如何提升教師們的法治素養呢?首先積極落實開展教師法治素養提升的各項培訓工作,其次,教師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法律知識點是比較分散、單一的,教師可以通過專業權威的法律書籍來架構教材中出現的法律知識點的體系,這樣也有利于幫助教師分析教材。最后,教師自身加強法治理論的學習,教師自身需要不斷更新儲備法律知識。
二、轉變教學立意
根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我國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總體目標主要包括普及青少年法治知識,規范青少年行為習慣,培育青少年法治觀念,引領青少年法治實踐等方面。新版“道德與法治”不僅在于讓初中生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在于掌握法治思維與方法,領會法治理念與精神。法治教育以法律知識教學為載體。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將相關法律知識進行匯總,構建法治知識圖譜,把各個知識點置于整個學科體系中考量,為整體教學設計打下基礎。
研究中學生法治素養教學評價體系,基于新課程標準對法治素養內涵與目標的界定,以及當前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對完整系統的法治素養教學評價體系,以此來客觀評估課題研究的成效,根據評價結果不斷優化法治教育方案,促進學生法治素養的持續發展。研讀學習關于法治素養的相關內容,理解新課程標準對于法治素養的定義和培養目標,深入新法治時代對于中學生法治素養發展的要求,找到當前中學法治教育的發展方向,探索符合新法治時代特點的中學法治教育體系。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在綜合采用故事教學、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案例研討、法治辯論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師要準確了解學生的現實需求,面對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善于開發和利用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貼近學生身邊的法治案例幵展教學,將法律知識與社會實際相結合,從課本走向生活。促使學生形成強烈的正確的法治意識,重視培養學生法治思維能力,知道如何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正確運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身正當合法的權益。
四、堅持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
道德與法律相輔相成,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教師在對初中生進行法治教育的同時,必須堅持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教育的支撐,教師在對初中生進行法治教育的同時,必須堅持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教育的支撐,
五、開展法治教育課外實踐活動
《道德與法治》中法治教育的實踐活動應緊緊圍繞課程體系進行開展,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對所學法治知識深度理解、驗證,并促進學生對法治知識的學習真正轉化為實際行動,將法治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道德與法治》中法治教育組織課外實踐活動的形式是多樣的,觀看普法電影、開展模擬法庭活動、組織學生去真正的法庭進行學習、誠邀法律相關工作人員深入校園開展實地教育,利用黑板報、校園網等平臺進行法律宣傳等多種形式的都可以采用。例如,組織學生開展“道德與法律誰更重要”的辯論賽,讓學生深刻體會法律與道德的重要性,明白法律與道德同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