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叨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這句話對于古代的帝王們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我們縱觀歷史可以發現,擁有絕佳演技的帝王們,大抵能夠成就一番事業。演技不僅能在危急關頭保全他們的性命,更有理政治國平天下的功效,可見對于成功的皇帝而言,表演實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關乎成敗的基本功。
在歷代帝王中,演技精湛者不勝枚舉,這其中尤以王莽、李世民兩人最為出色,他們集編導演于一身,堪稱大師級人物。
01.
王莽最令人稱道之處在于,他的一出大戲竟然演了幾十年,毅力和演技都十分驚人。
王莽出身西漢外戚王氏家族,他的姑姑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后、漢成帝的生母,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王家因此在當時權傾朝野,富貴奢靡到了極點。
但就在王家所有人紙醉金迷聲色犬馬時,少年王莽卻已經默默地開啟了表演模式。
王莽的父親和兄長很早就去世了,他服侍母親、照顧寡嫂和侄子,十分用心周到;別人在花天酒地盡情享樂時,他拒絕一切娛樂活動埋頭讀書;王家子弟驕氣逼人目空一切時,他禮賢下士謙恭待人……
所有的美德幾乎都在王莽身上得到呈現,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十分重視樹立自己在民間的正面形象,經常把薪水拿出來接濟貧民,為此甚至還賣掉了自己的馬車;有時候遇到災年,他更主動捐獻糧食和土地,并且帶頭減租減息。
最夸張的是,王莽的兒子王獲失手殺死了家奴,王莽知道后毫不留情地逼著兒子自殺,讓他給家奴償命!
這下子天下為之震動,道德上沒有一點瑕疵的王莽成為了圣人般的存在,在西漢政權已經風雨飄搖的情況下,不管是廟堂之上還是草莽之間,所有人一致認為:只有王莽才能救朝廷,他就是西漢王朝的大救星!
于是先有四十八萬百姓給朝廷寫信,請求封賞王莽,接著又有九百名公卿大臣要求為王莽加九錫……從少年時期開始秀演技的王莽,終于憑借著幾十年兢兢業業的表演,登頂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攝皇帝”,國家的所有權力都落入了他的手中。
到了這個時候,王莽決定不再飆戲。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逼著姑姑王政君交出了傳國玉璽,自己登上了皇帝寶座,這出演了幾十年的大戲終于落幕。
白居易有詩評王莽:向使當初身便死, 一生真偽復誰知?果不其然。
02.
如果要評選皇帝中的影帝,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屬!
在貞觀六年臘月,李世民經過精心策劃,上演了“義釋死囚”的曠世大戲。這出戲劇本構思精妙、表演無懈可擊,作為集導演、編劇、主演于一身的李世民,也由此成為戲劇史上無法超越的大宗師!
李世民殺兄弟逼老爸,雖然成功登上皇位,但也背上了心狠手辣殘忍好殺的惡名。怎樣才能洗刷掉這個污點呢?身為策劃大師兼品宣高手的李世民知道,必須有顛覆人性的、極度震撼的、曠古未有的個案來為自己的“圣君”美名背書!
于是就發生了令人贊不絕口的經典傳奇:貞觀六年臘月,李世民親臨監獄探望死囚,看著那一張張寫滿絕望的臉,那一個個思念親人的眼神,皇帝那顆仁慈的心都要碎了,于是當場決定:放這些死囚回家去和親人團聚,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享受家的溫暖。
同時,李世民和三百九十名死囚約定,第二年秋天他們必須主動返回京城接受死刑。
死囚們感動得熱淚盈眶,為自己擁有這樣一位仁慈圣明的君主而歡呼。之后他們各自奔赴家鄉,與親人們度過了最后一段溫馨時光。
皇帝這么講究,死囚們自然不能不仗義,于是在約定好的日子,死囚們全都趕回了京城。
李世民見到死囚們按約定趕回來就死,同樣激動不已:你們都是講誠信的人,并已經用行動證明了改造成果,所以我決定赦免你們的死刑!
一個主角和三百九十名配角,用扎實的演技留下了千古傳頌的大戲。作為主角,李世民的片酬最高,他獲得了千古圣君的美名,而配角們的報酬也比較豐厚,他們保住了性命,真可謂是皆大歡喜!
從此后,“義釋死囚”這出戲就成了李世民的招牌,要說起皇帝和老百姓心連心的事跡,那就不能不提這段戲碼,李世民可以說是賺足了彩頭!
其實歷史上很多人都看出來,李世民此舉是沽名釣譽的作秀,歐陽修為此還寫了一篇《縱囚論》,扯下了李世民的面具。歐陽修說:夫意其必來而縱之,是上賊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復來,是下賊上之心也。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
話雖如此,但李世民在表演方面的成就,的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除了王莽、李世民這些大咖之外,勾踐捏著鼻子嘗夫差的便便、朱棣裝瘋賣傻睡大街等等表演雖也都可圈可點,但卻有些用力過猛略顯浮夸,段位上差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