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河霖 王石磊
足癬,又叫“腳氣”或“香港腳”,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病,主要表現為腳趾間起水皰、脫皮、浸漬,也可出現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皸裂,常伴有瘙癢。足癬好發于潮濕的夏季,具有傳染性,難以根治,所以積極預防致病性真菌的感染至關重要。下面介紹幾種預防足癬、保持足部健康的生活小妙招。
1.科學洗腳減少真菌定殖 使用溫水和肥皂水清洗足部,配合適當的按摩揉搓,特別是足底、趾蹼縫隙、皮膚褶皺等部位。洗完腳后用干毛巾輕輕擦干足部,確保足部干燥、潔凈。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希望用熱水泡腳殺死真菌,但事實上人體能夠承受的水溫不足以殺滅真菌。如果希望增強抑菌效果,可以在洗腳時加入適量的白醋,或者選用具有抑菌特性的肥皂。
2.保持足部清潔干燥破壞真菌繁殖環境 潮濕悶熱的足部環境是真菌滋生的溫床,保持足部清潔干燥能有效抑制真菌繁殖。如果腳部容易出汗,應選擇透氣性好的鞋襪,如運動鞋、涼鞋、五指襪等,并可在局部使用抑汗劑、爽身粉等;如果鞋襪在雨天被打濕,回到室內后要及時更換,并清潔擦干足部皮膚。此外,定期烘烤晾曬鞋襪也是一個保持足部環境清潔干燥的好方法。
3.消除真菌源頭有效預防足癬 清除周圍環境的高風險傳染源,從源頭上預防足癬感染。例如,自身患有甲癬、體股癬等癬病(尤其是甲癬),要積極進行治療,以免病情加重和擴散;家庭成員中有癬病患者,要注意個人物品不可混用、混放,并及時進行規律、科學的治療,防止真菌傳播;家里的寵物應定期體檢,一旦發現寵物患有癬病,要及時進行治療,避免病菌傳播到人體。
4.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能夠有效預防足癬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僅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形象,更能有效減少足癬感染的風險。保持身體清潔,勤洗手、勤洗腳,避免用臟手抓撓足部皮膚,或在抓撓足部后觸碰身體其他部位。管理個人用品,如毛巾、鞋、襪子等不僅需要經常清洗和消毒,防止皮膚癬菌的滋生和傳播,還要避免與他人共用,防止因間接接觸共用物品而感染真菌。
5.加強公共場所衛生切斷真菌的傳播途徑 公共用品是皮膚癬菌傳染的重要中介。保持公共用品清潔,以及個性化使用公共用品,是預防皮膚癬菌傳播的重要措施。定期清潔和消毒公共浴室、更衣室、泳池等場所的地面,可減少細菌和真菌滋生。為避免感染,建議在公共場所盡量使用鞋套。外出住宿時最好隨身攜帶個人物品,如貼身衣物、毛巾、拖鞋、指甲刀,并準備消毒劑、消毒濕巾、消毒噴霧,在使用公共物品前進行消毒,這樣能夠有效降低皮膚癬菌傳播和感染的風險。
6.耐心治療,堅持足部衛生,避免足癬復發 約84%的足癬患者每年發作2次以上,導致足癬復發的主要原因除真菌致病的頑固性外,往往是患者經過治療后,腳趾間水皰、脫皮、糜爛等癥狀明顯緩解,便終止治療,并放棄上述良好的習慣。值得提醒的是,足癬患者在癥狀明顯好轉后,仍需要堅持治療一段時間,或在醫生推薦下使用足部噴霧、足部霜等足部護理產品,以徹底殺滅真菌、鞏固療效,并且堅持良好的足部衛生習慣。此外,還應全面清潔自己感染時使用的個人用品,防止再次感染。
預防足癬發生與復發的關鍵是防止真菌感染:通過正確洗腳減少真菌定殖;保持足部清潔干燥可以有效破壞真菌繁殖的環境;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公共場所消殺及個性化應用公共用品,能有效切斷真菌傳播途徑;清除感染源更能夠從源頭降低感染風險。如果已經感染了足癬,請盡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并在醫生建議下進行治療。及時治療足癬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更能避免病情的擴散及傳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