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 王軍
航空母艦是戰斗力很強的戰艦,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但其自身防護力并不很強,所以要配備其他艦艇作為“保鏢”。保護一只航空母艦,水下要有潛艇,水上要有防空型導彈巡洋艦、反潛型導彈驅護艦等,以防止天上和海底的攻擊。
與之相似,藥物也有類似情況。如青霉素殺滅病菌,力量超強。但是這些被青霉素殺滅的細菌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進化出了對抗青霉素的化學武器(β-內酰胺酶)而成為耐藥菌。欲要青霉素正常發揮殺菌作用,就要給青霉素配備能拮抗B -內酰胺酶的“保鏢”。
原來,細菌為了保護自身,保持正常形態,維持滲透壓,外圍需要有一層細胞壁。細胞壁是由兩股改變氨基糖的線性多糖鏈,通過肽鏈交互聯結而成。在這交互聯結過程中,轉肽酶的作用不可缺少。好比是一座城市為了保護自己而要建造城墻,線性多糖鏈好比是城磚,肽鏈好比是黏合城磚的灰漿,而轉肽酶好比是和灰漿的水。只有三者齊備,城墻才能建成。青霉素(包括頭孢類、阿莫西林等,同屬于β-內酰胺類抗生素)殺菌的作用靶點在轉肽酶。是以其自身的β-內酰胺環和轉肽酶結合,使轉肽酶失活,妨礙肽鏈進行交互聯結,阻止細胞壁的形成。細菌不能形成細胞壁,不能維持滲透壓,就會發生裂解而死亡。
耐藥菌分泌的β-內酰胺酶,可以使β-內酰胺環裂解而遭破壞,失去抗菌活性——這就是此類細菌耐藥的主要原因。
既然細菌的武器進化了,藥物也要相應跟著升級,要給β-內酰胺環配備“保鏢”。這些保鏢必須夠抑制、阻斷β-內酰胺酶的活性,使β-內酰胺酶失活。破壞了β-內酰胺酶的活性,也就保護了β-內酰胺環的殺菌活性。
目前開發出來的β-內酰胺酶抑制劑有他唑巴坦、克拉維酸、舒巴坦等。已經成為口服藥品制劑的,有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分散片,這是由阿莫西林與克拉維酸鉀以7:1配比組成的復方制劑。其他還有針劑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每瓶含哌拉西林2.0克,他唑巴坦0.25克)、頭孢哌酮/舒巴坦等。由于保護得力,增效明顯,這類抗生素得以重振雄風。如頭孢哌酮與舒巴坦合用的藥效,比單獨應用頭孢哌酮要高出4倍。
不僅是抗生素,抗病毒的藥品也需要“保鏢”。如美國輝瑞生產的抗新冠病毒藥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由新型抗病毒藥物“奈瑪特韋片”和“利托那韋片”包裝組成。奈瑪特韋雖然可以阻止新冠病毒復制,但易因代謝而損耗;而利托那韋可以減少奈瑪特韋的代謝損耗,從而升高奈瑪特韋的血藥濃度,當了奈瑪特韋的“保鏢”。
在減少藥物損耗,提高藥效方面,最典型的是左旋多巴。左旋多巴是治療帕金森病的重要藥物。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機制是腦中缺少多巴胺,左旋多巴可以到腦內轉化為多巴胺,發揮治療作用。然而令人沮喪的是,患者吃進的左旋多巴還沒有到達腦內,一路上就被多巴脫羧酶損耗掉絕大部分,真正進入腦內發揮治療作用的僅有百分之一,浪費之巨不可謂不驚人。所以要為左旋多巴搭配個保駕護航的“保鏢”,打擊多巴脫羧酶的工作積極性,抑制過快的催化效率。為此,藥理學家們“聘請”了多巴脫羧酶抑制劑“芐絲肼”來當左旋多巴的“保鏢”,通過芐絲肼對多巴脫羧酶的抑制,可以減少損耗,使更多的左旋多巴進入腦中,以補充多巴胺。目前常用的美多巴,就是兩藥按4:1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復方制劑。由于增加了芐絲肼而能夠增效減副,美多巴成為目前治療帕金森病的最基本、最有效的藥物。
假如說青霉素、奈瑪特韋片、左旋多巴等是治病的主角,芐絲肼、舒巴坦、利托那韋片等就是配角。但就治療效果來說,這些配角是必不可少的。猶如演戲只有主角、配角兩者配合默契,才能使演出精彩;藥物治療如果單獨應用療效不佳時,也必須選對“保鏢”,科學配伍,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