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凈 陳啟軍



摘?要:聯合專利分類體系(CPC)?按照WIPO分類標準和IPC結構進行開發,相比IPC分類體系而言,CPC分類體系提供了更多的細分條目,對專利文獻從技術的劃分上更為具體、詳細和準確。本文簡要分析了折疊自行車領域CPC的分類組成和局限性,通過實際案例展示了在折疊自行車領域采用CPC分類號進行檢索的優勢,以期為折疊自行車領域發明專利檢索工作提供思路。
關鍵詞:折疊自行車;CPC分類;專利檢索
一、概述
可伸縮或折疊的自行車(B62K15/00)是屬于自行車的一個分類,折疊自行車因具有能折疊、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健康環保的優點,因而有其特定的需求客戶。一般折疊車有車架折疊關節和立管折疊關節構成。通過車架折疊,可以將前后兩輪對折在一起,可減少45%左右的長度。整車在折疊后可直接拖行或放入登機箱、折疊包或汽車的后備箱內攜帶。在收放的過程中也不需要借助外來工具,可手動將車折疊展開。折疊自行車經過百年發展歷程,演化出紛雜的折疊方式以期獲取更便攜、體積更小等優勢,但折疊自行車在IPC分類體系下始終僅有B62K15/00這一個分類大組,使得在折疊自行車領域進行檢索時對關鍵詞的依賴非常大。在實際中,自行車的整車折疊通常是將前車架、后車架進行相對旋轉、伸縮、拆卸等操作實現的,在采用這些折疊方式的關鍵詞進行檢索時噪聲往往很大,并且自行車中的常規部件在不同的文獻中還會存在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如前車架中文還可以表達為:前車梁、前車管、前橫梁、第一橫梁、前側/前部車架、前車桿等,英文中“梁、桿”可表達為beam、lever、bar、rod、arm等,車架可表達為frame,管可表達為tube、pipe等。另外,自行車領域中一些個人申請人或外國的公司申請,時常會在專利申請文件中采用自定義的特征名稱,如“第一部件”“可折疊部分”“可緊湊化組件”等,因此,在折疊自行車領域想要用關鍵詞全面準確地表達要檢索的技術特征并非易事。而折疊自行車領域的CPC分類號在B62K15/00下新增了細分條目以及2000系列引得碼,使得分類更加精確。因此,了解并熟練掌握運用折疊自行車領域的CPC分類號進行檢索,是更加快速、準確命中對比文件的重要途徑。
二、折疊自行車領域的CPC分類體系特點
(一)折疊自行車領域CPC的分類組成
CPC分類體系源于ELCA,其未改變IPC的基本分類原則。這些原則包括面向發明的原則,發明信息和附加信息原則,整體分類原則,功能分類位置和應用分類位置共存原則、多重分類原則等[1]。在折疊自行車領域,涉及的CPC分類號包括原有IPC分類號B62K15/00,以及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分,并增加了三組獨立的2000系列引得碼,從多個方面對折疊自行車領域的主要分類號所涉及的細節進行了補充。表1為折疊自行車領域CPC分類號情況。
由此可見,折疊自行車領域的CPC分類分別從車架的折疊方式(車架適于容易被拆除、車架是可折疊的)、自行車其他部位的折疊(曲柄或踏板的可折疊)以及折疊輔助部件(附加車輪)幾個方面對折疊自行車領域的專利文獻做了進一步劃分。這為高效命中相關目標文獻提供了可能。
(二)折疊自行車領域CPC分類在檢索中的應用
IPC分類通常僅針對發明點和權利要求包含的內容進行標引,但折疊自行車領域有些申請中存在一些會對發明點產生限定作用的輔助結構,這些輔助結構僅在說明書中對其進行了描述,而并沒有明確寫出其所起的重要作用,甚至有時都不會在權利要求書中提及該輔助結構。在進行檢索時若忽略這類輔助結構,可能導致檢索走彎路。CPC的2000系列引得碼對折疊自行車的輔助結構也有相關分類位置,如B62K2015/003和B62K2015/005,在進行檢索時,采用CPC引得碼對相應輔助結構進行檢索,有時能夠更快速地命中對比文件。
[案例]一種折疊自行車
本案提供了一種折疊自行車(如圖1所示),包括車架組10、轉向組20及后輪組40,該車架組10設有第一主桿11及第二主桿12,該轉向組20具有前輪部21,該后輪組40具有后輪部42,該第一主桿11相對該第二主桿12樞轉,使該前輪部21及該后輪部42形成上下堆疊狀。本案能夠在自行車折疊后,更有效地減少占用空間,該折疊自行車更容易隨身攜帶,減輕使用者負擔。
其權利要求內容如下:
一種折疊自行車包括:
車架組(10),該車架組設有快拆件(13)、第一主桿(11)及第二主桿(12),該快拆件(13)一端裝接該第一主桿(11),其另一端裝接該第二主桿(12),該第一主桿(11)的自由端設有一頭管(14),該第二主桿(12)下側設置一載體(15),該載體(15)一側裝掛大盤組(17),其中,該快拆件(13)具有固定座設置在該第二主桿(12)一側、第一結合座組置該第二主桿(12)一端、扣緊片樞接該第一結合座、第二結合座組置該第一主桿(11)一端及樞接件裝設該第一、二主桿之間,該扣緊片拆裝該固定座使該第二結合座靠近或遠離該第一結合座;
轉向組(20),該轉向組裝設于該頭管(14),該轉向組具有前輪部(21)及手把部(22),該前輪部(21)設于該頭管(14)下側;
后輪組(40),該后輪組(40)具有螺接架(41)及后輪部(42),該螺接架(41)組裝該第二主桿(12)下側,該后輪部(42)組設該螺接架(41)相對其組裝該第二主桿(12)下側位置;
該第一主桿(11)以該快拆件(13)為中心向該第二主桿(12)彎折,該前輪部(21)及該后輪部(42)形成堆疊狀。
檢索思路:
本案給出的IPC分類號為B62K15/00(含義為可伸縮或可折疊的自行車)。首先采用分類號B62K15/00和表征發明點的關鍵詞(樞轉、旋轉)進行檢索,會遇到與案例1相同的文獻量大的問題,只好再采用前、后輪折疊后的狀態(堆疊)做進一步縮限,檢索過程如下:
1?VEN?17582??B62K15/00/IC
2?VEN?11618131rotat+or?pivot+or?joint+or?hing+
3?VEN?10170??1?AND?2
4?VEN?885851?heap+or?stack+or?tier+
5?VEN?50??3?AND?4
瀏覽后并未發現跟本案發明點相關的可用的對比文件。
對本案重新進行梳理分析,由于本案的說明書摘要、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有益效果處并未特意提及其具有輔助輪50,更沒有描述輔助輪具有何種作用,因而在檢索時很容易將輔助輪忽略。然而基于本案說明書附圖中自行車折疊后輔助輪為落地的狀態和本領域常識可知,輔助輪50是用于自行車折疊后的支撐或拖行,而能夠采用輔助輪輔助支撐或拖行本身對自行車的折疊方式具有一定的限定作用,基于該判斷,可嘗試使用CPC分類中的2000系列引得碼B62K2015/005(含義為有在折疊或伸縮時使用的附加車輪的可伸縮或可折疊的自行車)進行檢索,檢索過程如下:
6?VEN?351?B62K2015/005/CPC
由于文獻量不大,可直接進行附圖瀏覽,進而可鎖定公開發明點的對比文件EP3025946A1(如附圖2所示),其折疊方式與本案完全相同,可作為評述本案權利要求1的X文件。
案例檢索小結:CPC對專利文獻從多個角度進行了多重分類,不僅針對權利要求及發明點給出分類號,還會對發明涉及的技術細節進行標引。因此,采用CPC分類更容易檢索到可用的對比文件,大大提高檢索效率。
(三)折疊自行車領域CPC分類號的局限
(1)自行車通常采用的折疊方式有前后車架的相對伸縮、前后車架相向折疊(包括前后車架均向下折疊至對折狀態,以及后車架可相對于前車架翻轉至對折狀態,前、后車架均可向中部折疊)、車架為拆裝折疊,折疊后的攜帶方式包括手提、直接拖行、裝入特定容納裝置如背包、行李箱后攜帶,CPC分類雖然對IPC分類進行了細分,但對車架是可伸縮的、可折疊的車架的折疊方向(向下折疊、向前/后折疊、向中部折疊)、折疊后攜帶方式為裝入特定容納裝置這些方向均沒有細分分類位置,希望能進一步完善分類體系。另外,相較于曲柄或踏板的折疊,在自行車折疊領域中,車把和車座的折疊更為常見和常用,CPC在對本領域做進一步細分時也可考慮該方向。
(2)在折疊自行車領域,CPC分類定義并沒有更加豐富。通常,CPC分類定義可以由標題、定義陳述、大范圍技術主題領域之間的關系、相關分類號參見、信息性參見、分類的特殊規則、術語表、同義詞和關鍵詞等部分組成[2],有些定義陳述還配有示意圖,使得理解更加方便直觀[3]。然而折疊自行車領域中,CPC分類定義僅描述為可伸縮或可折疊的自行車,以及描述本組分類特殊規則:需要給予引得碼的附加分類,甚至未給出信息性參見。例如是否與其他自行車相關構架分類號有交叉,以及需要注意的其他分類位置(例如B62M3/00是涉及曲柄的分類號,B62M3/08含義為用手或腳操作的曲柄結構的踏板,這兩個分類號與含義為有可折疊的曲柄或踏板的CPC分類號B62K2015/003之間是否有交叉,以及在檢索時是否需要注意,均未標注)。由于自行車領域中附圖瀏覽相較于文字描述更為直觀,建議可在定義陳述中配加示意圖,以使檢索人員對CPC細分的區分和理解更為便捷。
(3)截止到2021年7月,采用IPC分類號B62K15/00下的文獻量為17582篇,而CPC分類號B62K15/00、B62K2015/001、B62K2015/003、B62K2015/005、B62K15/006、B62K15/008下的總文獻量為5740篇,數量差異非常大。因此,若采用CPC分類號進行檢索后未命中對比文件,采用IPC分類進行進一步檢索是必要的。
結語
折疊自行車領域在IPC分類中僅有一個大組分類號,對折疊方式完全無細分分類位置,因此在折疊自行車領域中采用IPC分類體系進行檢索需疊加大量的關鍵詞。然而本領域中一些專利申請人和發明人常常不采用專業術語對自行車部件進行描述,這給關鍵詞拓展帶來很大困難。如果在檢索時采用非專業術語作為關鍵詞則會因詞義太過寬泛,導致失去采用關鍵詞來進行限縮的意義[4]。而CPC分類對折疊自行車領域進行了進一步細分,其能夠準確表達核心發明點且細分下的文獻量通常并不算太大。因此,采用CPC準確細分能夠更快速、準確地獲取對比文件。同時,CPC多重分類的特點使得可從不同角度對發明進行表達,大大提高了檢索效率[5]。CPC分類也存在其局限性,例如細分還不夠完善、文獻覆蓋率還不夠高等,在采用CPC分類進行檢索時,如果沒有檢索到可用的對比文件,則需要及時調整檢索策略。
參考文獻:
[1]劉靜.CPC分類思想和分類規則初探[J].專利文獻研究,2014,12(6):6571.
[2]朱亞琛,黃非.CPC分類體系:開創專利分類體系新紀元[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3(2):3943.
[3]劉暢,米春艷,楊靜,等.CPC分類體系的探索與研究[J].專利文獻研究,2013(3):1419.
[4]郭青.淺談CPC分類體系[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6(1):9094.
[5]范敏,許志慶,朱寧.CPC分類體系的特點和檢索字段分析[C]//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2014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年會第五屆知識產權論壇論文(第二部分).[出版者不
詳],2014:233240.
作者簡介:趙雪凈(1988—?),女,漢族,山東肥城人,碩士,知識產權師,研究方向:機械領域專利審查;陳啟軍(1988—?),男,漢族,河南信陽人,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機械領域專利審查,貢獻等同于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