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靜慧 丁玉芳

【摘要】目的:探析在感染科臨床護理帶教中對微信平臺的應用價值。方法:將在感染科中選取62例實習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基本資料進行了簡單分析,同時采取“隨機數字法”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將其中31例納入至對照組,使用常規帶教方法,另外31例則納入至觀察組中,實施微信平臺輔助帶教,并比較兩組的帶教效果。結果:觀察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綜合成績分值分別為(93.1±2.4)分、(88.2±2.4)分、(90.3±2.1)分,反觀對照組分別為(90.2±2.1)分、(86.3±2.1)分、(88.4±2.3)分,相比之下觀察組學生的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微信平臺實施于感染科臨床護理帶教中可顯著提高學生考核成績。
【關鍵詞】感染科;微信平臺;臨床護理帶教;考核成績
Application of WeChat platform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infectious diseases department
XING Jinghui, DING Yufang
Nanjing Gaochun Peoples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211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WeChat platform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infectious diseases department. Methods: 62 nursing interns selec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their basic data were analyzed briefly. At the same time,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using a “random number method”. 31 of them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other 31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Chat platform assisted teaching was implemented, and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perational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stu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93.1±2.4) points, (88.2±2.4) points, and (90.3±2.1) points, respectively. On the contrary, the scores of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0.2±2.1) points,(86.3±2.1) points, and (88.4±2.3) points, respectively. By comparison, the examination scores of stu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Applying WeChat platform to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infectious diseases depar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tudents assessment results.
【Key Words】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eChat platform;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Result of examination
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應用下,很多領域中均加入了對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目前在護理帶教中也加入了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升,但是從實際情況看,很多帶教模式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微信是當前廣大群眾均在應用的交流工具,有研究中提出,可以在護理帶教中加入對微信的應用,通過微信充當帶教平臺,相信可以幫助提高教學質量,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便探析了微信平臺在感染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實施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所選研究對象62例,均為感染科實習護士,為保障本次研究的順利進行,根據時間的先后順序將62例實習護士分組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31例,并分析其一般資料。對照組31例,男3例,女28例,年齡19~24歲,平均年齡(22.14±1.02)歲;觀察組31例,男2例,女29例,年齡20~24歲,平均年齡(22.01±1.24)歲。對比分析可見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差異不大(P>0.05),有可比性。納入條件:①身體健康,可無障礙交流;②自愿參與實驗;③無中途退出況。排除條件:①參與其他項目研究者;②存在精神病史或心理病史。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在本組中繼續使用常規教學方法,需要帶領學生進行實習宣傳、集中授課、跟班實踐、考核評價等幾個過程。
1.2.2 觀察組 于本組中實施微信平臺輔助進行臨床護理帶教。(1)組建感染科教學微信工作平臺及微信群:為保障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感染科護理管理部門可專門申請微信號,成立“護理天使”微信公眾號平臺,同時還可成立“快樂家園”微信群,感染科實習護生均可需加入以上微信公眾號和微信群[2]。(2)微信公眾平臺的設計、管理及應用:①知識長廊:感染科臨床護理帶教工作具有復雜性特點,為保障教學工作的有效性,應關注對微信公眾平臺的設計工作,其中需要加入大量精美教案,力爭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可以通過精美、有趣的教案中去學習知識;在本次“知識長廊”的設計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使整個教學工作可以被合理分配至4周的帶教教學中,具體教學內容涉及入科教育、科室規章制度、傳染性疾病知識、消毒各類等。學生們可在閑暇時通過微信公眾號中查看相關學習資料鞏固所學知識,教師每周僅需集中授課1次,每次授課、微信公眾號自學后均要于次日進行模擬考核,教師還可通過微信、微信群及時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學。②護理技能:通過臨床護理帶教工作的開展,有助于持續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技能水平。從感染科臨床護理帶教的實際情況看,護理技能是其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生后續專業素質水平有相關性,同時還與其實習、就業密切相關[3]。在常規帶教方法下,對護理技能實踐教學的重視度不高,而在當前微信輔助帶教中,應注重將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相結合,例如在集中授課時,帶教教師可引導學生們學習相關技能,同時在微信公眾號內配合PPT課件、動漫畫面等形式進行動態化展示,便于學生們深入學習各專業技能的學習情況,而且可在公眾號中上傳專門的實踐演示視頻,便于學生們反復觀看、學習。③情境模擬:在感染科臨床護理帶教中,要重視從綜合角度提高教學質量。基于此,在微信公眾號中,教師可上傳相關優質護理視頻,便于學生們從中查看、學習,而且教師在上傳護理視頻時要注意選擇不同場景,使學生們在觀看學習時也能夠了解不同場景下的護理要點;與此同時,每周內均應組織學生進行情景模擬練習,例如可模擬“護理查房”,由帶教老師給出病房內患者的基本資料,并可邀請感染科護理人員錄制“護理查房”視頻,上傳至公眾號內,學生們則可通過觀看視頻學習,同時可在微信群里互相討論。另外,教師還可向學生們布置任務,以“護理查房”視頻為例提出護理問題、制定護理干預計劃、明確護理觀察要點等內容。④警鐘長鳴:除以上幾方面的教學外,感染科臨床護理帶教中還應加入安全教育,這也是臨床護理帶教的重點工作。在微信公眾號中應增設專門的安全教育模塊,其中應收集感染科護理風險事件的危險因素、原因、相關案例等內容,便于學生從中觀看、學習,而且可循序漸進地提高認知,持續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識。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感染科實習護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包括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綜合成績三個方面,每一方面最高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考核成績越優。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考核成績分析
經本次研究數據分析,應用微信平臺輔助教學的觀察組學生,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綜合成績分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近些年來,各類疾病高發,給臨床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患者在住院治理期間,可能會因環境因素、護理因素、自身因素等影響而形成感染風險,這將會進一步加劇對患者身體的損害。醫院臨床工作中,愈加關注感染防范,感染科護理人員作為落實感染防范工作的執行者,應當持續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水平。據悉,感染科臨床護理帶教中存在些許不足,其中依然在使用常規帶教模式,無法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基于此當前應重視對臨床護理帶教模式進行優化創新。
微信是目前全國人民群眾均在應用的交流工具,其中集合有多樣化功能。據相關研究表明,在新媒體工具的應用下,可以促進臨床護理帶教質量顯著提升,雖然很多醫院中在護理帶教中加入了對新媒體工具的應用,但是由于針對性不足,往往無法真正發揮其作用。而在本次研究中,便簡單探析了微信輔助感染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從實際應用情況看,可幫助提高學生的實習成績。如表1所示可見,應用微信輔助教學的觀察組,其理論成績、操作成績、綜合成績分別為(93.1±2.4)分、(88.2±2.4)分、(90.3±2.1)分,對照組分別為(90.2±2.1)分、(86.3±2.1)分、(88.4±2.3)分,相比之下觀察組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其實,之所以通過微信輔助教學可以提高考核成績,得益于其本身便有強大的“平臺”功能。本次護理帶教正式實施前,感染科中申請構建了專門的微信公眾號平臺,所有護理帶教內容均可上傳至公眾號中,其中集合了知識長廊、護理技能、情景模擬等不同模塊,使得教學工作不再單純局限于課堂上,而是可以隨時隨地在公眾號內查找、觀看,并可在微信群里互相討論。可以說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的加入真正做到了“投其所好”,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因此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對提高實習護生的考核成績有重要幫助。
通過微信輔助教學方法的應用,可顯著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感染科是醫院重點科室,隨著時代的發展,醫院感染防范難度明顯增加,護理人員作為感染防范工作的執行者、參與者,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水平,這是提高感染防范能力的重要前提[4]。感染科實習學生初入崗位難免會有專業技能不足的情況,通過加強實踐實習可以提高其綜合水平,促使其將所學理論知識真正融入到實踐護理中,并快速積累自身工作經驗。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按部就班地教學,學生一如既往地學,其中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目前微信平臺的輔助教學下,能夠借助微信較強的交互性、直觀性特點進行輔助性教學,使原本比較復雜、抽象的感染科護理知識可以更加趣味化、直觀化。近些年來被用于臨床護理帶教的新媒體軟件較多,但真正能夠取得良好成績的軟件便是微信,本次在實驗研究中,采用了微信公眾號平臺作為“共享平臺”,學生們可以從其中隨時查看相關學習資料,打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不僅如此,還配合應用了微信群,學生們可以通過微信群互相交流某一知識點,進而有助于學生們互相之間提高專業素質水平、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經本次研究分析看,微信平臺在感染科護理帶教中有較高應用價值,可以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理論及實操成績,但仍舊需要對教學過程進行深度優化。
參考文獻
[1] 陶佳,劉暢,王莉.微信聯合三明治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19):36-39.
[2] 殷丹.感染科臨床護理帶教與培訓模式對護理操作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15):72-74.
[3] 吳惠芳,吳金菊,覃愛芳.PBL教學法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13):98-101.
[4] 陳秋琴,王夢詩.臨床護理帶教中應用微信公眾平臺對管理時間和成本的價值研究[J].名醫,2020(9): 39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