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粉 谷新林 單靈鶯 劉艷
摘 要 目的:分析上海市普陀區內某建筑工地一起因工人體檢發現疑似肺結核聚集性疫情發生及處置情況。方法:對疑似患者開展流行病學問卷調查,開展痰涂片、痰培養及GeneXpert檢測,并落實隔離工作。對確診患者排摸密切接觸者,并對其進行肺結核篩查。結果:該工地工人體檢共發現14名疑似肺結核病例,經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確診肺結核3例,其中一例GeneXpert檢測陽性,病例之間無直接聯系。排摸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11名,均排除活動性肺結核。結論:盡早發現建筑工地等流動人口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及時開展疫情處置,是阻止疫情蔓延的重要前提。
關鍵詞 肺結核;建筑工地;流動人口;疫情處置
中圖分類號:R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23)08-0044-05
引用本文 李粉, 谷新林, 單靈鶯, 等. 一起建筑工地疑似肺結核聚集性疫情調查[J]. 上海醫藥, 2023, 44(8): 44-48.
Investigation of a suspected tuberculosis cluster epidemic in a construction site
LI Fen, GU Xinlin, SHAN Lingying, LIU Yan
(Department of Chronic Communicable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utuo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anghai 2003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ccurrence and disposal of a suspec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TB) epidemic in a construction site in Putuo District of Shanghai. Methods: The suspec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epidemiological questionnaire, sputum smear, sputum culture and GeneXpert detection, and isolation work was carried out. The confirm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ere excluded from close contacts and screened for tuberculosis. Results: A total of 14 suspec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ere found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the workers at the construction site, 3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confirmed by laboratory examination and imaging examination, one case was positive for GeneXpert, and there was no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atients. There were 11 close contac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and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as excluded. Conclusion: Early detection of active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s and other migrant population, and timely disposal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re the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e epidemic.
KEY WORD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nstruction site; migrant population; disease disposal
結核病的蔓延是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全球大規模流動人口數量增加是肺結核防制工作面臨的重大挑戰與難題。建筑工地相比于其他行業單位具有用工涉及外來人口地域廣、人員密度高、流動性快等特點,更有利于結核病等傳染病的流行和傳播[1-2]。流動人口自我保健意識較差或根本無暇顧及個人健康狀況,醫療支付能力低,發病后就診延誤,易導致結核菌在人群傳播[3]。本研究針對上海市普陀區內某建筑工地發生的一起疑似肺結核聚集性疫情進行調查分析,為進一步提高流動人口肺結核防控能力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將某建筑工地體檢中醫院網絡報告全部疑似肺結核病例,和經上海市市、區級3位專家讀片復核診斷后胸片異常不能排除結核者,以及確診肺結核患者全部密接接觸者作為調查對象。
1.2 調查內容
由經統一培訓的流行病學專業人員對疑似肺結核病例一對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對患者的基本情況、發病經過、疫苗接種史、結核病患者接觸史和生活、工作環境等進行調查,詢問病史并查體征,本次到上海的路程經過及排查同住密接人員等。通過詢問工地管理人員和部分居住工人來了解該工地目前住宿人員情況,宿舍分布,就餐及工作時間等情況。
1.3 診斷方法
對疑似肺結核病例進行胸部CT檢查,并開展3次痰涂片抗酸桿菌檢查、2次痰分枝桿菌培養檢查(以下簡稱痰涂片和痰培養)及GeneXpert檢測。對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進行胸部X片攝影檢查(以下簡稱胸片),必要時進行胸部CT檢查,并進一步對胸片/CT檢查異常者進行痰涂片、痰培養和GeneXpert檢測。按照國家肺結核診斷標準《WS288—2008肺結核診斷標準》進行病例診斷和分類。
1.4 變量定義
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定義為肺結核患者直接接觸人員,主要為該工地內同住一間宿舍人員,以下簡稱密接。
2 調查結果
2.1 建筑工地體檢情況
該工地現有工人約560人,截止調查開展時,共有272人參加體檢,體檢人員主要為新入職工人。體檢項目包含胸片、內科、外科、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
2.2 疑似肺結核病例篩查情況
在工地272名體檢職工中共發現疑似結核病例8例,7例轉診至普陀區定點醫院診治。其中3例確診活動性肺結核,1例為陳舊性胸膜炎,3例排除活動性肺結核。另外1例疑似病例回河南診治后,排除活動性肺結核。同時組織上海市市、區級3位專家讀片復核診斷后,發現還有6例胸片異常不能排除結核。其中4例疑似病例轉診至普陀區定點醫院診治,均排除活動性肺結核;1例自行前往江蘇診治,排除活動性肺結核;1例返鄉至重慶診治,電話隨訪排除活動性肺結核。疑似病例篩查情況見表1。
2.3 建筑工地宿舍分布
該建筑工地內部提供臨時住宿,居住工人約350人,其他工人自行在工地外居住。工人臨時宿舍共21棟,圍繞建筑項目四周散在分布。每棟宿舍1~3層不等,每棟1~30間房不等,每層1~11間房不等。每間工人宿舍面積約20 m2,有1門1窗,平均住4~5人,通風情況較差。每層宿舍配有公用衛生間和洗漱間各一間,每棟宿舍配有一個公用浴室。該工地食堂制作餐食,分裝成盒飯,不提供堂吃。工人工作大部分為室外作業,工人每天工作時長約9 h,每周工作天數不固定。工地宿舍分布見圖1。圖中大寫英文字母代表宿舍編號,僅表示位置與實際大小比例無關;數字對應疑似病例編號。
2.4 確診病例檢查及篩查
3例確診病例均不在同一宿舍居住,且無日常接觸,共劃定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密接者11例,經胸片篩查均排除活動性肺結核。詳見表2。
3 應急處置
接到該工地體檢中出現8例疑似肺結核病例報告后,上海市普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一時間開展了現場調查和處置工作,落實相關措施,并提出相關工作建議:(1)督促疑似病例至定點醫院就診,以明確診斷;并督促工地管理人員做好疑似病例隔離工作,根據現有條件,劃出2間隔離宿舍,確保隔離宿舍與其他宿舍相距一定距離,并將疑似病例集中遷至隔離宿舍居住,以便后續開展相應疫情處置工作。(2)3名確診患者均經轄區定點醫院確診后繼續居住工地內隔離宿舍,強化期治療期間暫停崗位工作,并由居住地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核病患者督導管理醫師(簡稱“管理醫師”)對其開展訪視并落實治療管理。因3名患者均為非本市戶籍,且病例本人要求返鄉治療,管理醫師協助聯系常住地址結核管理部門后交接病情,3名患者均返鄉治療,后續在滬管理醫師定期進行電話訪視。(3)根據肺結核患者密接判定標準對3名確診病例接觸人員進行排摸,對所有密接進行胸片篩查,確保及時發現新病例。(4)調取初診醫院工地體檢人員的胸片,邀請市、區級3位專家讀片復核診斷,確保無遺漏病例報告。(5)要求工地做好宿舍開窗通風工作,每日通風次數不少于2次,每次70 min以上。(6)要求工地管理人員加強員工健康狀況的主動監測,進一步開展疫情排查,一旦發現咳嗽、咳痰等可疑癥狀應至定點醫院就診。(7)要求工地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結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培養員工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加強員工的自我防護如佩戴口罩。(8)要求工地管理人員進一步關注輿情動態,了解并解答員工關切的相關輿情,及時引導、妥善處置。

4 思考與建議
本次調查結果初步判定該建筑工地為多例散發肺結核疫情,需后續進一步調查分析感染來源及流行病學關聯。本次排摸11名肺結核患者密接均排除活動性肺結核,說明本次疫情調查處置及時到位,避免了疫情進一步蔓延。但本次調查中仍發現了許多問題且存在不足之處,為今后疫情防控和處置提供參考。
首先,本次調查對象均為流動人口,工作地點變動較大,且普遍缺乏對結核病的正確認知,工地工人對肺結核患者歧視態度嚴重,且對肺結核充滿恐懼,阻礙該人群形成肺結核防治的正確行為。建筑工地聚集了大量流動人口,是傳染病的高發點,容易導致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4]。有關調查結果顯示,流動人口傳染病患者比例明顯高于戶籍所在地居民患者。如2006-2015年上海市閔行區華漕鎮活動性肺結核病例有73.23%是流動人口,肺結核病例數遠高于本地人口[5]。多項調查結果顯示,流動人口對肺結核防治知識知曉率較差、對健康教育的需求量高[6-7]。因此建議日常的肺結核健康教育工作可適當擴大范圍,覆蓋到城市外來務工人員,且需要長期反復地開展肺結核的早發現、早治療,這對實現2035年終止結核病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8]。
其次,疑似病例13因擔心篩查后找管理醫師報銷醫療費用存在滯后及流程繁瑣,拒絕參加篩查,返鄉后拒訪,可能導致延誤診斷。根據《上海市肺結核政府減免治療費用工作要求》方案要求[9],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需持有《上海市居住證》方可在滬享受相應肺結核治療減免政策,3名確診病例同樣因擔心治療費用問題且均處于停工狀態,均要求返鄉治療,導致全程有效規范治療存在困難。流動人口具有流動性強、文化水平低、經濟水平較差等特殊性,可導致流動人口患病后延誤就診,傳播風險增大,預防控制的難度增加[10]。肺結核患者未能及時得到有效治療致傳染源長期存在是發生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原因,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極大危害[11-12]。相關政府部門應該與結核病防控機構通力合作,加強對于流動人口結核病的監控,從整體上控制的疾病的傳播和擴散。相關部門還應開發并嚴格執行適合城市外來務工人員肺結核防控工作的政策,如監督國家結核減免政策的執行,增加城市外來務工人員的醫療保險和衛生服務的可及性。
此外,由于擔心被歧視和解雇,部分密接第一輪拒絕篩查。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用人單位負責人的宣傳教育,提高他們對肺結核病危害和開展健康教育必要性的認識,為工作場所開展傳播活動創造條件;倡導員工定期體檢,早期發現員工中的可疑癥狀者,督促檢查治療,杜絕聚集性結核病疫情的發生。同時政府也應出臺相應的政策約束用工單位,以避免患者在治療期間因失業失去生活保障。
最后,本次調查發現該工地宿舍居住擁擠,宿舍內環境衛生較差,通風口堆積雜物等。宿舍相關管理人員缺乏,無傳染病上報制度。普陀區各類建筑工地數量也十分巨大,大量的流動人口居住于建筑工地提供的臨時宿舍。這類宿舍普遍存在著室內外環境較差,居住密度較高。同時,人員流動性大,不太注意個人衛生,各種生活用品及雜物堆放較亂,為肺結核等各類傳染病的流行傳播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4]。本次調查結果提示,建筑工地等人員聚集場所應建立相關的傳染病監測管理制度及疑似事件上報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以保障相關事件的及時處置及科學控制。
參考文獻
[1] 黎慕, 柴燕, 孫建國, 等. 流動人口健康狀況及相關知識行為調查[J]. 中國健康教育, 2014, 30(12): 1068-1071.
[2] 黃樂清, 王偉炳, 李洪娣, 等. 上海市長寧區流動人口結核病人診斷延誤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防癆雜志, 2007, 29(2): 127-129.
[3] 張曉龍, 王斐嫻, 傅穎, 等. 蘇州市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結核病診斷延誤狀況及影響因素[J]. 職業與健康, 2019, 35(18): 2508-2511, 2515.
[4] 葛振興, 金櫻枝, 葛燕萍, 等. 上海市浦東新區建筑工地生活區環境衛生現況及分析[J]. 中國衛生監督雜志, 2016, 23(6): 531-535.
[5] 楊圣元, 葉為民, 孫蘭, 等. 2006-2015年上海閔行區華漕鎮肺結核疫情分析[J].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2017, 28(4): 126-127.
[6] 王勝難, 鄭亦慧, 史琰琰, 等. 上海市普陀區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調查[J].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2020, 15(6): 636-638.
[7] 酈桂青, 譚守勇, 張玲, 等. 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健康服務需求及影響因素分析[J]. 廣州醫藥, 2017, 48(4): 82-85.
[8] 劉譚衛國, 管紅云, 吳清芳, 等. 流動人口結核病防控創新策略與實施效果[J]. 新發傳染病電子雜志, 2020, 5(3): 145-149.
[9] 陳靜, 魏曉林, 李洪娣, 等. 上海市流動人口肺結核病人接受治療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防癆雜志, 2009, 31(6): 337-340.
[10] 鐘靜, 麥潔兒, 羅一魯, 等. 廣州市海珠區流動人口肺結核病現狀分析[J]. 中國防癆雜志, 2006, 28(1): 3.
[11] 傅麗娟, 汪業勝, 朱文龍, 等. 湖州市2008-2018年肺結核患者就診延遲情況及影響因素[J].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21, 25(2): 235-239.
[12] 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上海市財政局. 關于《上海市肺結核政府減免治療費用工作要求》[滬衛計疾控(2018)12號][EB/OL].(2018-4-15). http://wsjkw.sh.gov.cn/ jbfk2/20181018/0012-6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