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紅
改革開放以來,襄汾縣工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譜寫了山西勇立潮頭的“經濟奇跡”。近年來,隨著產業政策調整,襄汾鋼焦企業逐步搬遷關停,工業經濟面臨斷崖式下跌,直接造成工業體量萎縮近60%。而“十四五”時期襄汾縣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工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顯著增強,到2025年,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2%以上。
對于如何實現這一目標,襄汾縣委書記劉春林認為,轉型發展是襄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出路。“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個別的、局部的、暫時的,而是全面的、整體的、長期的。全縣要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抱定‘不轉不行、非轉不可的決心,踐行‘一切都要轉型、一切服務轉型的理念,將企業搬遷關停之‘危,轉為騰籠換鳥、重新布局之‘機,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堅定不移把轉型發展推進到底?!?/p>
不轉型,就沒有出路
《經濟》: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不轉不行、非轉不可”的決心下,襄汾縣重點聚焦哪些方面推動轉型發展?
劉春林: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西視察時,勉勵山西“要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山西省委書記藍佛安強調,前進道路上,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轉型。發展現實也一再警示我們,不轉型,襄汾就沒有出路;不轉型,高質量發展就是一句空話。
工業是興縣之基、強縣之本、富縣之舉,是襄汾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支撐,但從目前的情況看,發展情況不容樂觀。山西省委、臨汾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年底前4.3米及以下焦爐要全面退出,襄汾現有焦化企業均在退出范圍。新興產業經過多年培育,初步具備了一定規模,但尚未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下一步,要繼續把轉型放在突出位置,堅持產業轉型與數字轉型雙向發力、同步推進,搶抓政策機遇、超前謀劃項目,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襄汾工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一要下大力氣抓好產業轉型。第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堅持對標“兩線”,抓好技術改造、減污降碳、整合重組等重點工作。焦化方面,積極推進光大焦化“建大關小”,布局大機焦項目落地,打造山西省綠色焦化產業基地,與鋼鐵產業形成“鋼焦聯盟、協同發展”的傳統產業優勢集群。鋼鐵方面,加快中升鋼鐵155噸煉鋼轉爐、100萬噸高速線材、1400噸雙膛窯等項目建設,全力打造優特鋼基地,成為臨汾市千億元級鋼鐵產業集聚區的重要一極。鑄造方面,搶抓臨汾市“開展裝備制造業破冰行動”這一重大機遇,發揮襄汾鑄造產能優勢,加快技術革新、裝備提升,以誠榮年產20萬噸精密鑄件項目為龍頭,引領新興冶煉、福康等鑄造企業集群發展,布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打造“百萬噸產能、百億元產值”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
第二,發展壯大新興產業。聚焦十大產業鏈,實施建鏈補鏈延鏈強鏈行動,加快培育壯大新的產業支柱。新材料方面,依托大地華基建材、星原水泥、利源中天等企業,布局新材料產業鏈,鼓勵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和技術中心,積極開展自主研發,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新能源方面,實施望道新能源綜合利用、云納新能源高爐煤氣綜合利用等項目,加快布局新能源產業鏈。現代醫藥方面,實施云鵬醫藥年產150噸仿制藥項目,加快布局現代醫藥產業鏈;大力發展藥茶產業,加快推進品牌注冊和新產品上市,推動藥茶產業“走出去”,提高襄汾藥茶知名度。
二要積極布局推進數字轉型。山西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把數字經濟從“兩個轉型”里單獨列出來作為一項重要抓手,并提出安排近百億元的數字經濟資金。臨汾市委也提出,要開展工業數字賦能行動,確保“十四五”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左右。按照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治理數字化“四化”協同的思路,加快數字襄汾建設。積極發展數字產業,緊盯電子信息制造、信創、大數據、軟件等數字核心產業,加快引進一批數字經濟主體,實施一批數字產業項目,打造具有襄汾特色的數字產業。推進企業數字化賦能,在全縣推廣使用萬鑫達、光大等企業無組織管控治一體化平臺建設、大地華基工業機器人等數字化、智能化管理,不斷提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抓好數字政府建設,完善縣智慧城市指揮中心功能,加快鄉村e鎮建設,推廣關村數字鄉村建設,推進農業、建筑業、服務業數字轉型;加快政務服務平臺升級改造,實現行政審批事項“全程網辦”。
抓項目就是抓機遇、抓發展
《經濟》: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方面,襄汾縣如何謀篇布局?
劉春林:項目建設是經濟工作的第一支撐。特別是當前,襄汾正處在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最終要靠項目支撐帶動,“抓項目就是抓機遇、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要把項目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來抓,切實用項目優化結構、推動發展、增強后勁。
一要科學謀劃儲備項目。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中央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內需等重大政策,繼續謀劃儲備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積極主動爭取國家和省市支持,為今年及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穩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二要全生命周期服務項目。加強對項目謀劃、簽約、開工、建設、竣工、投產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對謀定項目要加快立項、土地、規劃、環評等主要手續辦理,促進項目早日開工。對開工項目要加強施工保障,深化領導包聯、專班服務等機制,跟蹤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難題,確保項目快建設、早竣工。對竣工項目要提前壓茬對接投用手續,促進項目早投產、早達效。
三要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瞄準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地區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點對點招商,面對面洽談。要強化主動作為,對在談項目,要主動登門拜訪,及時跟進洽談,加強跟蹤調度,爭取盡快正式簽約,哪怕有一分希望,也要付出十倍努力。要持續引深“回歸”工程,鼓勵引導更多襄汾籍成功人士帶回項目、搭建橋梁,投資家鄉、建設家鄉、造福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