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巖石
數字社會的主流企業是在互聯網生態基礎上形成的平臺型企業,企業的厚利模式引領人們去發現用戶價值。
最早見諸文字的商道倫理是公元前586年問世的《塔木德》所言:“經商者,逐厚利?!被仡櫄v史,中國民營企業的厚利模式歷經5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剩余價值和批零差價。倒買倒賣的差價收入是厚利,背后的宏觀經濟是供給不足,或者說“買方市場”。
第二階段是差異。從差價到差異化產品的背后邏輯是品牌溢價,供給不足也逐漸過渡到產品過剩了,越來越多的產品輸出到國外市場。
第三階段是渠道。市場化推動了渠道為王的厚利模式,成就了阿里巴巴、淘寶等。
第四階段是流量。流量的基礎是互聯網生態,互聯網最掙錢的4種盈利模式本質上都是依托于流量的。
第五階段是跨境。立足廣州番禺的希音公司異軍突起,把流量變現的模式推向了海外各國。
從上述商業模式的演進可以看出企業的盈利模式和商業模式之間的區別。盈利模式源于剩余價值,商業模式源于資產變現。企業的厚利模式越來越多出現在互聯網生態之上,所以今年企業盈利雖然普遍回落20%以上,但互聯網企業的利潤卻逆勢上漲。據工信部統計數據,1—4月份互聯網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84億元,同比增長62.1%。
網上無國界,跨境有市場,在渠道為王的階段就誕生了平臺型企業,如今已上升為民營企業厚利模式的代表,成就了跨境電商的第四代企業——希音。
希音服裝飾品公司主打“快時尚”,網站流量迅速超越了西方同行Zara/H&M,在全球時尚與服飾網站中獨占鰲頭,幾乎可與亞馬遜比肩,被稱為“比Zara更快,比亞馬遜更便宜”。2020年,希音年收入近100億美元,進入了除印度以外的幾乎所有主要市場,是中國企業“出?!钡牡浞吨?。希音公司借助中國特別是廣州地區的產業優勢,首創“小單快返”的運營新模式,在全球市場所向披靡。
從改革開放之初的買方市場到如今普遍的產能過剩,中國民營企業的厚利模式日益脫離傳統利潤的來源,從勞動創造價值走向用戶創造價值。
最早提出用戶創造價值的人不是經濟學家,而是美國一家互聯網公司的CEO梅特卡夫,以他命名的網絡價值定律被稱為互聯網第二大基本定律——梅特卡夫定律:網絡價值與用戶數量的平方成正比。
總之,數字社會的主流企業是在互聯網生態基礎上形成的平臺型企業,企業的厚利模式引領人們去發現用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