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立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的階段,為了實現我國的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國務院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對企業的自主創新提出了新標準、新要求。專利技術作為企業自主創新的成果,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專利信息作為一切創新主體的重要情報來源,對企業的戰略發展具有導航和指引作用。經過分析的專利信息既是制定國家宏觀經濟、科技發展戰略的重要保障,也是企業制定技術研發計劃的可靠依據。文章主要從企業實施專利信息分析的工作流程及對企業發展的意義進行論述。
關鍵詞:專利信息專利分析 檢索 流程 意義
中圖分類號:F061.3;D9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6-282-02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對自主創新的要求越來越高,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知識產權做為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做為國際貿易的通行規則作用愈加凸顯。專利作為資產儲備,以專利信息的形式與企業經營活動密切關聯。對專利信息資源的利用在企業原始創新、技術引進、技術升級、產業轉型中發揮著獨有的、重要的指引性作用。企業技術人員通過對相關專利信息的檢索、分析、比對,可以總結歸納出有價值的技術研發、市場競爭及專利布局等信息資源。專利信息分析在現代企業戰略發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說企業間技術競爭的核心就是專利信息分析的競爭。
一、專利分析的概念
專利分析就是對專利信息進行科學的加工、整理與分析,經過深度挖掘與縝密剖析,轉化為具有較高技術與商業價值的可利用信息[1]。專利分析既包括從技術、法律、經濟等層面對專利文獻信息進行的分析,也包括對科技成果、論文等非專利文獻信息的分析。專利分析不僅是企業爭奪專利的前提,更能為評估競爭對手提供有用的情報,是企業戰略與競爭分析中一種獨特而實用的分析方法。因企業具體側重點不同,專利分析的研究方向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可專利性分析、技術發展趨勢分析、核心專利分析、專利區域分布分析、專利侵權訴訟分析、專利布局分析、同族專利分析、企業專利戰略分析、競爭對手專利分析及專利預警分析等。
二、企業實施專利分析的流程
(一)前期準備
前期準備一般包括:課題立項、成立課題組、確定分析目標、前期調研4個環節。
1.課題立項。企業根據自身研發需要,確定好擬開展專利分析的項目名稱和研究方向。
2.成立課題組。根據立項的研究方向,選擇項目參與人員。專利分析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課題組成員應當具備相關專業背景、掌握專利檢索分析研究技能。一般包括:項目總負責人、項目技術人員、專利檢索人員、信息分析人員及項目管理協調人員。
3.確定分析目標。根據相關技術、產業現狀和立項研發方向,確定分析研究目標,制定具體專利分析工作計劃,明確專利分析工作各階段進度和時間節點安排。
4.前期調研。通過對各類專利文獻及非專利文獻的收集和整理、企業實地走訪調研、網絡資源利用、問卷調查等方式,掌握相關技術、產業的發展背景、趨勢和現狀,形成調研報告,從而進一步調整、完善分析研究目標,為接下來的項目技術分解工作打好基礎。
(二)數據采集處理
數據采集處理一般包括:技術分解、選擇數據庫、制定檢索策略、專利檢索、數據去噪、數據加工6個環節。
1.技術分解。專利分析中的技術分解工作是開展專利檢索分析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和步驟,是分析人員圍繞分析研究目標,對所分析的技術領域深層次的細化和分類。它要求分析人員將所分析的技術主題按技術特征、工藝流程、產品或使用用途等進行分解,形成不同的技術等級結構劃分,細分出不同層級的技術分支,大多數情況會形成4個等級結構的技術分解表。值得注意的是,與行業技術分解的專、深相比,專利技術分解更側重于技術面的廣。因此,要求開展技術分解的工作人員,要參考相關的學術論文、教科書等各類技術資料,盡可能全面地涵蓋這個技術。
2.選擇數據庫。數據庫是進行專利分析檢索的必須工具。目前,使用比較多的數據庫系統有:智慧牙、IncoPat、佰騰、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等。各數據庫的專利技術文獻的收錄范圍、規模、年代及檢索方法都存在差異,因此在選擇數據庫時,應當根據研究內容、目的和需求來合理選擇數據庫[2]。同時,也要把技術、行業、地域等具體因素與數據庫本身的特點結合起來考慮,選擇最適合本項目專利分析研究的、與技術主題密切相關的一個或多個數據庫作為專利分析的數據源。以便提高專利信息的查全率和查準率,提高專利分析和研究的質量。
3.制定檢索策略。檢索策略的適當與否對整個專利分析工作至關重要。適宜的檢索策略,能夠保證檢索結果的真實性和客觀性。首先應當把行業背景、技術領域因素充分考慮進去,再結合檢索資源的特點制定適當的檢索策略。常用的檢索策略主要有總分式檢索和分總式檢索兩種,具體用什么類型的檢索策略還需要根據結合企業的具體技術領域特點來確定。
4.專利檢索。具體的檢索工作要選擇、利用合適的檢索工具,并且是在確定好檢索策略和檢索要素的基礎上開展。根據對技術主題的細分,確定適當的關鍵詞、分類號及檢索式。在檢索過程中,需要不斷對關鍵詞的確定進行修改、再評估、補充、擴展及調整,進而結合最終確定的關鍵詞的上下位概念來對分類號和檢索式也進行相應調整。形成的檢索結果是開展專利分析的基礎,因此不僅需要對檢索結果進行查全率、查準率的評估,而且需要評價其與技術主題是否密切相關。專利檢索的途徑有三種:紙件檢索、軟件檢索和網上檢索。網上專利檢索是最主要且最快捷的檢索方式。網上檢索速度快、內容新、但不具有法律效力,如要作為證據使用,需要有關部門出示相應的證明,或通過法定認可的部門檢索后下載并予以證明才具有法律效力。
5.數據去噪。對檢索結果的專利數據需要進行去噪處理。因為在檢索過程中,由于關鍵詞、分類號及數據庫的選取中難免會引入一定的噪聲數據。數據去噪的目的是提高查準率。數據去噪主要可以通過修正調整關鍵字和分類號及其擴展信息,也可以通過人工逐篇閱讀專利文獻的手段對檢索到的數據進行去噪處理。此外,數據去噪手段還包括標題檢索去噪、申請日去噪、英文縮寫引入去噪等。
6.數據加工。數據加工包括數據采集、數據清理和數據標引三個方面,是在檢索完成后,根據項目分解后的技術內容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加工整理,進而形成專利分析的樣本數據庫。數據清理和數據標引往往相互交叉進行,在數據標引的過程中也可以同時進行數據去噪和調整技術分解表。數據標引可以采用人工標引,如技術專家參與人工標引,則能夠起到更好的作用。最終確定出用于圖表制作和統計分析的具有統一規范、有一定精度的基礎數據。
(三)專利技術分析
專利技術分析一般包括:選擇分析工具、專利分析兩個環節。
1.選擇分析工具。專利分析工具是用來將檢索到的數據項進行技術分析、制作成圖表的分析的工具。分析工具的選擇對專利分析的效率和結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分析工具為各類專利信息分析系統和Excel表格。
2.專利分析。專利分析是根據項目分析需求,在對各類專利信息和非專利文獻進行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利用分析工具對數據進行歸納、推理、概括和解讀。為了更加清晰直觀地展示申請人分析、生命周期分析、技術發展路線分析、技術熱點或空白點分析、競爭對手分析及地域分布分析等分析結果,通常會使用趨勢圖、矩陣圖、份額圖等圖表形式,對數據進行多主體、多維度對比展示。最后,要對這些圖表進行解讀。解讀時,不僅要對圖表中的數據、趨勢、排名等信息進行描述性說明,而且還要對這些信息進行深入解析,解讀出圖表的深層次含義,讓企業技術人員從對圖表的解讀結論中提煉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未來技術研發的意見和建議,進而為企業制定技術開發和市場發展策略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四)分析報告撰寫
分析報告是專利分析的最終產物和載體。報告主要包括:項目概況、分析內容、分析結論、措施建議等內容。在報告撰寫前,應理清思路,根據研究分析的目的、意義和重點內容,構建好報告框架。在完成專利分析報告后,應組織技術骨干及相關領域專家就報告內容、結構是否完善,給出的措施建議是否可行進行評審驗收,并有針對性地進行修改完善,應充分體現出規范性和客觀性。一般常見的專利分析報告類型包括:可專利性檢索分析報告、侵權檢索分析報告、技術狀態檢索分析報告、專利預警檢索分析報告、專利反訴檢索分析報告、專利布局的檢索與分析報告、專利挖掘分析報告、技術路線圖分析報告等18種類型的專利分析報告[3]。
(五)成果利用
分析報告的成果利用主要是企業可以根據專利分析報告內容,制定適合企業的技術研發路線、專利布局策略、商業競爭策略等發展戰略方案,為企業的商業運營提供數據參考。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實施不同類型的專利分析報告。類型不同,分析報告最終所產生的成果產物也是不盡相同的。
三、企業實施專利分析的意義
(一)在技術研發方面
專利分析可以為企業提供相關行業技術的專利保護現狀和技術發展趨勢,為企業今后的技術研發方向提供借鑒思路,為技術人員解決關鍵性技術瓶頸提供數據參考,使企業在技術創新中少走彎路、避免重復研發、節約研發資源和費用;可以及時避開已有專利的技術陷阱,及時發覺并盡早作出專利回避和創新設計。
(二)在技術引進方面
專利分析可以幫助企業研判企業所屬行業技術領域的主要專利權人(申請人)信息及專利技術所處的生命周期、市場占比、法律狀態等信息情報,科學客觀地評估專利的屬性價值,為企業在專利許可、專利轉讓、知識產權投融資等技術引進方面提供信息數據源。
(三)在市場競爭方面
通過專利分析,企業可以預判和評估相關競爭對手的技術研發情報、核心專利分布、專利保護地域分布、市場發展動態、經濟利益趨向和市場占有率,使企業針對市場及競爭對手的專利布局制定出有實操性的發展戰略部署,為企業開拓市場提供理論指引,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得以提升。
(四)在風險防控方面
專利分析可以為企業制定專利預警方案,對可能引起的專利侵權行為提出合理化建議,以最小代價進行規避。同時,企業在面臨專利侵權訴訟糾紛過程中,可以通過開展專利分析來整合專利信息數據,尋找有利證據或及時做出技術規避、技術合作、技術許可等專利策略調整,將侵權風險降到最低,將商業利益最大化。
(五)在失效專利利用方面
失效專利是一個法律層面的概念,專利失效只是由于一些原因其專利技術方案不再繼續享受法律保護,并不意味著專利技術方案就沒有市場價值。對失效專利數據中包括的有價值的技術信息,企業還可以無償借鑒使用。中小企業技術相對比較落后,可以通過對技術領先的目標技術、目標專利權人、目標發明人開展專利信息分析,篩選出有用的失效專利加以利用,創造市場效益。甚至可以利用失效專利來突破現有的技術瓶頸,對失效專利進行二次創新,即節省了研發經費又減輕了自主研發帶來的風險和資金技術壓力。
(六)在人才引進方面
當代的市場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技術人才是企業創新、發展的核心,而運用專利分析可檢索出特定發明人的信息,企業可以通過人才引進、合作研發等方式合理合法地對目標人群加以利用??梢哉f,專利分析是企業充實、更新技術人才,做好技術創新人才儲備的最佳途徑,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資源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肖滬衛.專利地圖方法與應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2] 楊鐵軍.專利分析實務手冊北京[M].知識產權出版社,2018(08)
[3] 趙佑斌.企業常用的十八種專利檢索分析報告,你需要哪種?[EB/OL]微信公眾號:佑斌,2017(06):01.
(作者單位:咸陽市知識產權局 陜西咸陽 712000)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