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摘要】本文旨在結合有色金屬制造業行業環境,采用熵值法和功效系數法構建銅業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為此,通過對G公司2019~2021年的財務數據進行計算篩選,選取合適的風險管控指標設計預警模型,并將2021年相關財務數據代入模型中檢驗模型的有效性。
【關鍵詞】熵值法 功效系數法 銅業企業 財務風險管控 預警模型
有色金屬制造業作為我國重要基礎產業,為我國實現制造強國戰略目標提供了重要支撐[1]。但近年來,有色金屬制造業面臨發展緩慢、自主創新力不足、要素配置亟待優化、資源環境壓力增大等問題,導致有色金屬制造業發展出現原材料價格增高、產能過剩等突出問題,致使行業企業面臨著較大財務風險。為此,針對有色金屬制造業中的銅業企業而言,需要盡早發現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并及時有效地進行預警,有助于企業規避經濟損失,提升市場競爭力。當前,多數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設計對實用性的考慮不足,模型結構復雜,計算量較大,且缺少對銅業企業特性及行業環境的綜合考慮,在銅業企業中的適用性有待提升。本文選擇G銅業企業作為研究對象,G企業是一家生產和銷售銅及銅合金管材的現代化企業,生產能力達到5000噸/年。本文采用熵值法和功效系數法構建G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模型,不僅對G企業和有色金屬行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還能為其他行業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模型提供新思路。
常見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模型有單變量預警模型、 Logit回歸分析模型、Z模型、F模型、人工神經網絡模型、熵值法和功效系數法,每個預警模型的優缺點各不相同[1]。考慮G企業財務風險預警中所需用到較多的財務指標,倘若基于全部財務指標設計預警模型,工作量極大,而熵值法可對指標進行更客觀的賦權,操作簡單;功效系數法可得到企業的綜合分數及單項分數,可體現企業整體財務情況和風險來源[2]。因此,結合G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熵值法及相關性分析篩選確定合適的指標,并利用功效系數法進行指標組合計算,構建財務風險預測模型,最終得到的計算結果則是實際財務風險的大小。
(一)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初選
在選取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過程中,為實現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全面預警,在G企業原有考核財務指標基礎上,增加指標數量,共選取20個指標來反映G公司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及發展能力。詳細情況如表1所示。
(二)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篩選
結合G企業實際財務數據,利用熵值法先計算出各財務指標的熵值和權重。具體的計算步驟如下:
第一步:依照實際財務數據構建矩陣,并對矩陣進行標準化處理,將各項指標數據劃分為正向、適度和負向三類;第二步:對標準化處理后得到的數據進行非負化處理;第三步:對非負化處理后得到的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第四步:對各指標的熵值及權重進行計算。得到的結果如表2所示。
熵值法是通過對各指標離散程度的計算,對指標權重進行評價,熵值越小證明該指標與其他指標的相關性越小,確定性越大[3-4]。因此,在20個指標中應選取熵值越小的指標確定為最終的預警指標,并在此基礎上對G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模型進行構建,步驟如下:
第一步:利用SPSS軟件對篩選出的指標進行雙側檢驗,計算相關性系數;第二步:篩選出pearson相關性系數在0.9以上的指標,并重新計算熵值,選擇較大的指標進入下一步;第三步:二次篩選pearson相關性系數小于0.9的指標,選取指標權重比平均權重大的指標。
通過對G企業2019~2021年財務數據的整理,展開相關性分析。以反映盈利能力5個指標的相關性分析為例,相關性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能夠看出,G企業盈利能力各指標相關性均超過0.9,為此指標選擇標準應對權重進行比較。權重最高的是資本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次之,為此將這兩個指標確定為反映G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
以此類推,篩選出反映G企業運營能力的指標為應收賬款周轉率與總資產周轉率;反映償債能力的指標為速動比率;反映發展能力的指標為銷售毛利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和資本保值率。
(三)確定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權重
基于上述對風險預警指標的篩選結果,利用熵值法重新計算各指標權重,結果如表4所示。


(四)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模型
因傳統功效系數法在預警檔次和綜合得分的分配上存在不足,只有兩個檔次,且基礎分和調整分的比重一成不變,導致預警模型的敏銳性下降。為此,作出如下處理:
首先,對評價檔次進行細化。參照《企業綜合績效評價標準值(2022年)》的評價標準,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三個檔次,并針對各檔次設置不同的標準系數[5]。
其次,對基礎分和調整分予以改進。在原有基礎上新增盈利、運營、償債和發展四個指標組得分及單項指標得分。最終對綜合評價分數的計算如下所示:

再次,對財務風險預警的標準值進行確定。計算各財務預警指標實際值,依照所處檔次標準值計算出實際得分,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行業的相應標準指標作為評價標準值。
最后,劃分財務風險預警等級,分數在85~100分之間為無警;在70~85分之間為輕警;在50~70分之間為中警;在30~50分之間為重警;在0~30分之間為巨警。
將G企業2021年相關財務指標輸入財務風險預警模型中,經過計算,G企業2021年財務風險預警的綜合得分為53.41分,即G企業2021年的財務風險處于中警,表明具有較大的財務風險。為此,G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加強對財務狀況的重視,需要及時針對財務情況采取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避免財務風險出現進一步的惡化。


選擇以G銅業企業為研究對象,基于樣本數據分別從盈利、運營、償債、風險四個方面對企業的財務風險狀況進行研判,利用熵值法和功效系數法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模型。模型應用結果表明,G企業的財務風險處于中警,與G企業的實際財務狀況相符,可從加強員工財務風險管理意識、設置財務風險預警崗位、強化應收賬款管理和健全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幾方面加以改善。
參考文獻:
[1]楊旭,黃雪梅.基于LSTM神經網絡的飼料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模型構建[J].中國飼料,2022(14):135-138
[2]白加麗.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預警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歸的財務風險預警模型[J].經營與管理,2022(08):8-15
[3]阿依達娜·巴勒卡提,陳昌明.基于Z值、EMS模型對西北制造業財務風險預警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22(07):42-45
[4]喬瑞玥.基于判別分析對醫藥類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建立[J].中國市場,2022(04):173-175
[5]高喜蘭.模糊集下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研究[J].經濟師,2021(10):9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