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尚集團創立于1993年,產業領域涵蓋服裝進出口、研發設計、生產加工、品牌銷售等多個領域,是一家工貿一體、產研結合、市場多元的跨國型集團公司,也是全國最大的服裝出口企業和職業工裝生產企業之一。其建設的生產基地不僅遍及國內的威海、青島、臨沂、大連、濟寧、貴州、日照、河南等眾多地區,還向外延伸到緬甸、柬埔寨和孟加拉等一帶一路國家。
經過30年的發展和積淀,迪尚集團已成為山東省內具備全品類服裝設計制造和紡織服裝產業鏈數字化平臺的企業,為全球500多家品牌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和完善的供應鏈服務。其中ODM(自主研發設計制造)業務占到了出口業務的95%。通過積極將服裝產業上下游、左右鏈各企業串聯集聚起來,建立了涵蓋創意設計、科技創新、智能制造、品牌孵化以及市場運營眾多環節的全產業鏈條。
數字化變革帶動企業創新,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轉型
數字化變革和創新是催生新動能、增創新優勢的關鍵之舉。當前的數字化變革時代,對傳統紡織服裝行業來講尤其如此。
2017年,迪尚集團創造性地提出“數字化設計制造”這一全新概念,并牢牢抓住數字變革創新這條主軸,將集團在國內外建立的11個生產基地,800多家配套協作企業、4000多家面輔料供應商,20多個品牌、設計公司,以及300余名設計師資源進行整合,讓國內外各項資源能夠充分地互補和聯動。
迪尚集團建立了國家紡織面料館迪尚面料中心、中國服裝數字化設計創新中心、迪尚服裝技術研發中心等平臺,并與山東大學(威海)和哈工大(威海)等高校協作創新,打造了紡織服裝垂直生態鏈平臺。該平臺包含了云設計中心、面輔料平臺、柔性制造基地和智能消費應用平臺,能把各類資源全部織入“網”中。同時,各環節相互串聯,打通了從服裝設計、面輔料資源協同、成衣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節點,將分散的信息孤島串起來,達成端對端的協同合作,促進了資源倍增、效率倍增和效益倍增。
得益于數字化變革與創新應用,迪尚集團新產品研發周期普遍縮短三分之二,去年已為超過1000家單位提供定制服務。
通過工業互聯網整體賦能和驅動,迪尚集團實現了由來料來樣加工向自主設計制造再到數字化設計制造的轉型,受益于數字化轉型,迪尚集團通過云設計中心,和國外客戶進行遠程的互動溝通,在線上就完成了數字化的3D服裝設計、數字化縫制和數字化樣品制作,無需線下看樣、選樣和制版,保障了全球外貿業務的穩步發展。
經過多年的沉淀,乘著工業互聯網的東風,迪尚集團的“數字化”理念也日漸清晰。
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全面推動“中國創造”
2019年下半年,迪尚集團積極響應國家雙循環戰略,以工裝、職業裝、校服為切入點,全面進軍國內工裝、職業裝市場。同時,迪尚集團還打造了迪尚工廠店、高級定制品牌DCCM、迪尚精選等自主內銷品牌,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積極參與推動消費升級。
資料顯示,迪尚集團曾承擔多個國家大型項目。2019年,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的11個群眾游行核心方陣30583位成員研發定制游行服裝;2021年,為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4500名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研發生產的節日盛裝;2022年,為北京冬奧會中國代表團研發定制入場式禮服,并為冬奧村研發制造具備防護功能的工作服。
同時,迪尚集團還承接港口、電力、交通、海關、邊檢、海事等多種行業、多家單位的工裝定制項目,全面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加快從“中國制造”邁入“中國創造”。
據了解,迪尚集團多次攜手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聯合舉辦“迪尚杯·中國新生代時裝設計大賽”。大賽作為目前中國最高規格的服裝設計大賽之一,已連續舉辦了14屆,參評者均為各大國家級服裝設計比賽的優勝者,獎項評選通過再設計、再評選的回爐,為優秀設計人才塑造更高級別的競技平臺,同時也為中國服裝產業輸送了大量優秀服裝設計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迪尚集團曾被評為國家級紡織服裝創意設計示范園區(平臺)、國家級2021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山東工業企業100強、中國紡織服裝品牌競爭力優勢企業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