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靖
關鍵詞:東巴鳳地區;區域一體化發展;品牌打造;旅游開發
東巴鳳區域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河池市境內,是東蘭縣、巴馬瑤族自治縣和鳳山縣的簡稱,由于三縣在地圖上呈三角形狀,因此該地區也被稱為“長壽金三角”。域內自然生態環境優越、民風民俗民韻濃郁、革命先輩英魂長存。不僅有三門海、穿龍巖、鴛鴦洞、百魔洞等已初具開發規模的生態旅游資源;有螞拐節、銅鼓節以及吊篩舞、繞棺舞等充滿區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資源;還有得天獨厚、令人神往的長壽養生資源;更有列寧巖、魁星樓、韋拔群故居等承載先輩榮光的紅色文化資源。
近年來,河池市著眼于革命老區建設,本著資源活化利用、全域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提出了東巴鳳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并得到有效實施。作為一體化發展的主戰場,東巴鳳三縣應積極展開聯動合作,以紅色基因為信條、以資源開發為支撐、以產業發展為載體、以三縣一體為戰略,厚植紅色文化底蘊、凸顯長壽養生特色、發揮自然生態優勢,以高值、高效、持續發力的東巴鳳一體化發展態勢,讓東巴鳳這一厚重深沉的紅色土地亮起來、紅起來、熱起來、活起來。
紅色文化作為東巴鳳地區最鮮艷的品牌,是老區發展最深厚的自信。東巴鳳區域一體化發展,要以區域紅色文化為發展引領,充分發揮以東蘭縣為紅色文化核心源的資源富集優勢。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做好紅色旅游資源的修繕、提升工作。要繼續圍繞韋拔群故居、魁星樓、列寧巖等經典紅色景點,積極探索“文化+”的品牌打造模式,擦亮東巴鳳城市紅色名片,促進紅色資源產業化、品牌化,加快建成東巴鳳文化生態示范區。通過“文化+文化”的形式,把東蘭紅色文化與鄧小平在東巴鳳地區早期農業改革推行的共耕文化、獨具魅力的螞拐文化、舉世聞名的銅鼓文化等相結合、相交融,打造武篆紅色文化小鎮,建設東巴鳳文化生態綜合體驗園、博覽園。通過“文化+教育”的形式,圍繞鄧小平、韋拔群、韋國清等先輩的革命事跡,加快推進“紅色殿堂”培訓基地、紅色基因大講堂、農習所紅色學堂等方面的建設,把東巴鳳打造成全國紅色文化教育示范高地。通過“文化+旅游”的模式,推出“鄧小平足跡之旅”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東巴鳳紅色文化研學之旅、紅色演藝活動等旅游項目,借助VR實時渲染、3D成像等現代技術,打造情景式、開放式、地標式、沉浸式的紅色文化體驗展館,讓游客親歷東巴鳳崢嶸歲月,領略革命老區的紅色魅力。
長壽養生作為東巴鳳地區最靚麗的品牌,是老區發展最有勁的底氣。東巴鳳區域一體化發展,要以巴馬長壽康養旅游為發展龍頭,充分發揮三縣健康資源優勢,加快巴馬國際旅游勝地轉型升級,推動東巴鳳地區大健康產業發展。大健康產業作為繼IT產業之后的又一全球新經濟焦點,東巴鳳要緊緊抓住這一發展熱點,圍繞第一產業中的有機農業和中醫藥種植業等產業,加快建立生態農產品產業園、中草藥種植示范基地;圍繞第二產業中的健康食品加工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等產業,重點推進巴馬益生菌產品加工基地、巴馬健康長壽生態食品產業園、鳳山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等園區建設;圍繞第三產業中的醫療衛生服務業、健康管理業、醫養結合養生服務業等產業,著重打造東巴鳳區域康養文旅項目、綜合康養機構以及賜福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同時也要依托巴馬大健康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推動學研產用深度融合,圍繞生物科技、生命科學等科技康養項目,加快推進巴馬深圳數字健康產業孵化園、巴馬香豬資源開發工程研究中心、巴馬奧比特生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園的大健康科研項目建設。通過持續培育壯大這些特色健康產業,必將提升東巴鳳長壽養生品牌效應,助力河池建成國家大健康示范區。
自然生態作為東巴鳳地區最綠色的品牌,是老區發展最普惠的福祉。推動東巴鳳一體化發展,要以生態優先、綠色先行為發展理念,深刻踐行“兩山理論”,以鳳山縣為打造生態旅游勝地的主戰場,輻射帶動東蘭、巴馬兩縣的自然生態旅游項目建設。鳳山縣要圍繞巖溶之城、公園之城這一建設方向,在推進縣城升級打造時,把巖溶這一概念融入到城區肌理、格局、風貌、景觀符號的建設之中。在開展“生態+旅游+康養”產融項目時,要積極整合三門海、鴛鴦洞、穿龍巖等景區資源,共同打造鳳山國際康養綜合體、國家森林公園康養基地,并聯動東蘭、巴馬兩縣,加快建成東巴鳳綠色健康旅游發展示范區。同時,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也要搶抓國家十四五“雙碳”窗口期和國家公園建設期,以設立巖溶國家公園為契機,以打造高端綠色旅游和探索碳匯經濟、碳票經濟模式為突破口,積極開展巖溶國家公園與碳匯經濟論壇、巖溶地質研學等學術活動,助推河池碳谷規劃成為東盟標桿,并將綠色生態開發形成以科普研學、山地運動、營地度假等為主要功能的世界級旅游景區。
紅水河被譽為廣西的母親河,在河池市內流經天峨、東蘭、巴馬、大化等多個縣城,沿途植被豐富、奇峰異谷、風光秀美、山水迷人,可進入性、可開發性高,是值得充分保護與合理利用的珍貴財富。東巴鳳三縣依山傍水,沿著紅水河主流或其支流而建,域內各景點主要依附在紅水河周圍,因此,打通紅水河航道,讓紅水河整個流域復航,能夠有效緩解東巴鳳地區陸路交通壓力,能夠把分布在東巴鳳區域以及上下游地段的旅游景點串聯起來,成為推動三縣乃至河池市經濟發展的又一重大主力。推動東巴鳳區域一體化發展,就要利用好紅水河水域資源,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大文章,打造出一條獨具生態特色、突顯流域文化、彰顯國際影響力的水上千里畫廊。著重圍繞東蘭縣跛豪湖——巴馬盤陽河——鳳山三門海這一紅水河流域景區沿線,擴大景點規模,增設景觀節點,集中做好景區游玩設施、服務項目、旅游活動的升級工程,重點建設一批集旅游觀光、水上運動、民族文化、休閑養生為一體的特色度假小鎮,并充分利用區域紅色資源、長壽資源、自然生態資源,把東巴鳳旅游景區開發與文化傳承、水土環境整治相結合,融入到三縣鄉村振興建設和大健康產業發展中去,積極創建以紅色文化、長壽養生與自然生態為主要體驗內容的世界級旅游景區。
東巴鳳地區是鄧小平同志領導的百色起義的策源地、腹心地,是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秀壯族兒女韋拔群開展廣西農民運動的發源地,在這片紅色土地上,埋葬著不朽英雄軀、承載著泱泱民族魂、涌動著滾燙鮮紅血、澎湃著建功家國心,東巴鳳三縣要懷揣不忘恩的情感、不忘本的情懷,以三縣聯動發展為契機,緊扣“一體化”“高質量”等關鍵詞,加強區域整合、攜手轉型、同建集群,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將東巴鳳地區建設成為紅綠相映、長壽養生的大健康旅游產業示范區,持續推動東巴鳳區域一體化發展取得新成效,以更多、更大、更優的發展成果告慰革命先烈,造福老區人民。
參考文獻:
[1]秦春成.加快推動東巴鳳區域一體化發展[J].當代廣西,2022,No.439(11):24-25.
[2]胡蘇格.“東巴鳳”地區全域旅游發展路徑研究[J].鄉村科技,2022,13(09):65-68.
(作者單位:廣西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