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物館文創產品所承載的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展示了文物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底蘊,還能提高博物館自身形象及知名度。因此,研究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在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運用意義重大。本文將以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現狀作為切入點,以敦煌研究院文創產品為例,探討如何在博物館文創產品上運用地域性的文化元素。在文創產品的設計上,除了要深度挖掘文物內涵,更應該適應時代文化的發展,滿足當代人的文化需求,對敦煌文創的價值進行持續探索,提升文創產品設計的附加值。
關鍵詞:博物館文創產品;敦煌研究院;文化元素
傳統博物館收藏與展示功能的單一性,已越來越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博物館文創產品作為一種新型傳播形態,開始受到了業界關注。當下,博物館文創產品已經成為聯系博物館和社會大眾的一個重要媒介,也是博物館傳播傳統文化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作為文化產品,承載著博物館內豐富的文物故事和歷史文化,因此不僅需要體現文化與創意,還要體現產品的精神內涵和情感價值。
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這一概念興起于1955年,美國創建了世界上首家“博物館商店協會”。在我國2006年印發的《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文化創意產業”這一概念第一次被寫入黨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之中。

近幾年,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審美水平日益提高,對精神世界的需求和對文化知識的渴望不斷增加。博物館是人們認識歷史發展脈絡,提升個人文化素養的重要公共場所,人們越來越樂于通過到博物館看展覽這一切身體驗行為滿足精神需求。網絡技術高速發展,各大博物館都在進行自我轉型,其中開發博物館文創產品就是一種有效途徑,對文物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元素進行篩選,并賦予創造性的設計,使其變成滿足人們日常需求的物品,讓傳統文化能夠更好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與國民的廣泛關注下,博物館文創產品從簡單的等比例大小復制文物的旅游紀念品,轉向利用館內的豐富資源與各大平臺合作研發新文創產品的階段,實現了質的改變。近幾年,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售賣數量呈直線上漲趨勢,故宮、蘇州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等各大博物館的熱門文創產品更是熱賣不絕。現在,國內已有幾十家博物館,美術館和藝術機構,就連科研機構也均加入文創IP發展大軍,各地博物館紛紛進入“文創時代”。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持續升溫。
由于博物館受級別、所在地域、館藏質量以及宣傳力度的限制,博物館文創產品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質量和水平上都有明顯的差距。尤其是在設計方面,大型博物館文創產品在各方面都明顯優于中小型博物館。
在一眾博物館文創產品中,除了故宮博物院,其他具有IP熱度的大型博物館文創產品也紛紛出圈,例如敦煌研究院的文創產品,憑借自身獨特的文化元素與設計,收獲了一群粉絲。在近年的積極探索中,敦煌研究院不斷進行自身形象的轉變,在科技的加持下,以文化為核心的創意產品大受年輕人的喜愛,跨越了地理阻礙,展現了西北敦煌文化魅力。每逢舉辦敦煌展覽,必定人山人海,借助新媒體力量,敦煌IP熱度持續高漲,影響力也得到了提升,與敦煌相關的文化產品也不斷進化,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敦煌文化IP耳熟能詳,文創產品形象深入人心。
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設計理念中蘊含了大量的文化元素,這些文化元素與特殊的地域性、豐富的藏品等要素密不可分,如何把這些文化元素轉化為創意性文創產品,實現文化傳遞等,是文創產品設計中最核心的問題。
(一)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具有唯一性,它反映了某個民族、某個時代獨有的歷史發展、人文習俗、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等,是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世界各地的文化各不相同,這些都是可以進行發掘的文化元素。針對不同文化元素進行分析,各大博物館都從中擷取了最經典的、最具地方特色的作品和文化元素等,通過濃縮文化元素進行創意設計,使人更加直觀地領略一個地方特有的面貌和歷史文明。
敦煌位于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上,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一個容納了多民族和多種宗教的城市。在這里,多種文化長期共存。與其他文化相比較,敦煌文化有非常明顯的地域特色和包容性。綿延至今的敦煌文化,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大、延續時間最長久、內容最為豐富、保存最為完好的藝術寶庫之一。
(二)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現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藏,傳承和保育民俗文化對豐富當代人的精神世界有著重要意義。地區、時期、民俗等因素不同,導致了各地迥異的民俗文化。
敦煌飛天的形象可以說是敦煌獨特的民俗文化符號,在敦煌的一眾文創產品中,以“飛天系列”最為人所熟知。2016年敦煌研究院研發出了敦煌系列的涂色書,其中《這盛世,如飛天所愿》就是以“飛天”為主題,展現了敦煌壁畫中各有千秋的“飛天”形象。2018年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合作,在游戲《王者榮耀》中推出了“遇見飛天”系列的游戲皮膚。2023年敦煌研究院推出了三兔飛天蓮花藻井擺件,以莫高窟407窟中最著名的三兔飛天蓮花藻井為原型。三兔飛天既代表著佛教中的前生、今世和來世,也有著“三陽開泰”的寓意,代表吉祥亨通,好運即將降臨。
(三)文物資源

敦煌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便是敦煌石窟、佛像造型和敦煌壁畫了。在中國美術史中,這是一筆極為重要的寶藏。敦煌文化作為一種優秀傳統文化,在壁畫和石窟中、造像藝術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這些深厚的文化底蘊奠定了敦煌文創產品設計開發的基礎,見證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敦煌,其文化內涵也愈發體現時代意義。
今天的中國正處在一個經濟穩步發展的階段,我黨始終把發掘和解讀傳統文化擺在重要地位,黨的十九大也提出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改造,把其文化精神發揚光大。
敦煌研究院在文創產品創新上采用了“揚長避短,開啟新文創”的策略,因為敦煌地理環境較為偏僻,洞窟壁畫易損壞,所以敦煌研究院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IP數字化研究。敦煌研究院文化創意研究中心于2016年成立,并建立了三個子品牌,主要負責闡釋敦煌藝術、對外品牌合作和組織舉辦公眾活動。各類文創產品使敦煌文化更好地融入人們的生活,讓人們在了解敦煌藝術后,切身體驗敦煌獨有的美學。
數字化技術的進步為敦煌研究院的IP造勢,也給敦煌研究院文創產品提供了一個好的平臺。互聯網時代使數字化技術在博物館領域中得到廣泛運用。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合作,借助數字化技術,實現科技與絲路文化的深度融合,促使敦煌文化搭上數字絲路的快車,形成了以數字化文創產品為主線的博物館文創開發新模式。在2019年,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公司聯合推出“敦煌詩巾”小程序,參與者能利用千變萬化的敦煌風格元素DIY自己的專屬“敦煌詩巾”,還可以實現AI試戴、定制實物等功能。小程序從敦煌壁畫中提取了200多個壁畫紋樣進行數字修復并組合成設計元素,可以組成風格多樣的敦煌圖案。極具創意的文創設計思路對于拓寬文化遺產的宣傳途徑、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敦煌研究院的文創開發既有遠見又十分大膽,不斷進行跨界合作,與多個商業品牌聯合推出了與影視、餐飲、服裝等多個行業相關的文創產品,把公眾的視線引向敦煌。敦煌文創用流行的眼光復刻千年文化藝術,用年輕的方式傳承古老的傳統文化。創新讓中華文化傳承更有生命力和體驗感。
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發展除了博物館自身發力,科技與互聯網的力量也不可或缺。博物館文創產業逐漸走出文博機構,聯合各方力量,構建新的產業形態。博物館的IP授權、跨界聯名正在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文化帶動創意,以地域文化為基礎,既能保護傳統文化,又與時俱進,在博物館文創產品理念和設計中加入文化元素。敦煌研究院的文創產品一直都在不斷挖掘文物背后的內涵,將文化進行解讀并運用至產品之中,不斷地推動我國博物館文化產業的發展。
作者簡介
王瑩,女,漢族,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美術館管理應用。
參考文獻
[1]周思佳.敦煌博物館文創產品營銷策略分析[J].經濟師,2022(7):273-274.
[2]劉雯瑞,張玉花.基于敦煌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今古文創,2021(42):75-76,106.
[3]李翔宇,李軼南,魯紅雷.基于當下流行風格的敦煌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1(18):356-367.
[4]鄔沅芳.基于敦煌壁畫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9.
[5]焦天怡.唐代敦煌石窟藻井圖案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