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藝術角度來看,文博陳列屬于一種空間呈現藝術。合理設計陳列空間,有利于提高展陳效果。從現有情況來看,影響文博陳列設計質效的因素具有多樣性,而常見的文博陳列問題多集中在氛圍營造、露陳設計、觀眾互動與信息技術等方面。為全面提高文博陳列設計質效與營造良好的歷史氛圍,各紀念館須從當地實際情況入手,制定針對性的文博陳列設計方案,以凸顯紀念館的社會價值與文化內涵。本文以八路軍膠東軍區機關舊址紀念館為研究對象,分析文博陳列設計中營造歷史氛圍的對策。
關鍵詞:文博;陳列設計;歷史氛圍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博事業獲得了充分的發展空間。不同類型的文博展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滿足了群眾日益多元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為給民眾營造濃厚的歷史氛圍,優化觀眾的觀賞體驗,各紀念館將文博陳列設計作為突破口,加大了空間陳列設計力度。當下,如何結合時代發展需求,借助現代化科學技術優化與創新陳列設計,成為擺在文博展館面前的共性問題。
文博展館多以文物展示為路徑進行社會教育與文化傳承。文博陳列設計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物展覽空間,營造濃厚的歷史氛圍。在陳列設計中,設計人員需以文物、標本為基礎,按相應主題、序列與藝術形式對展品進行組合,繼而實施直觀化教育,并高效傳播文物信息。因陳列空間直接影響文物展示成效,文博展館逐步給予了陳列設計充分的關注。文博陳列設計的具體意義分析如下。
一是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歷史氛圍。高質量的陳列設計在營造氛圍、布設環境、強化互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影響觀眾的欣賞心理,并可為觀眾營造沉浸式的觀賞體驗。在濃厚的歷史氛圍影響下,觀眾更能融入環境。
二是有利于提高文文物欣賞效果。通過陳列設計,文博展館可將看似雜亂無章的文物以秩序化、特定的邏輯順序呈現給觀眾,這樣強化了文物間的聯結,各文物構成了互相影響的整體,方便觀眾從整體視角強化對文物欣賞的印象,繼而提高文物欣賞效果。

三是有利于提高展館主題呈現水平。主題設計是常規性展覽與特色展覽不可或缺的手段,通過強化陳列空間設計,有利于展館直觀地呈現展覽文物,并實現文物展覽的社會教育價值。
(一)結合歷史時代特征,彰顯紅色文化
秦的黑色調、漢的紅色調、唐的艷麗色調等均直觀地展現了其所處時期的代表色調,凸顯了各歷史時期色彩間的差異性。為營造濃厚的歷史氛圍,設計人員需結合文物所處時期合理選擇色調,確保設計陳列形式與色調相契合。
例如八路軍膠東軍區機關舊址為膠東少有的傳統民居集群,舊址區內44棟傳統民居多為明清建筑,其蘊含豐富的地域文化,更體現了建筑藝術。木架構式建筑錯落有致,青瓦石墻,與其特有的紅色文化內涵相融合,其波瀾壯闊的革命故事以及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成為當地的紅色文化亮點工程。傳統院落內設有多種房型,可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時活化利用古建筑將紅色展覽與聽老黨員講座、觀看紅色電影、重溫入黨誓詞、組織主題黨日等一系列活動相融合,豐富紅色教育資源,使得膠東紅色革命歷史基因鐫刻于參觀者心中,實現入腦入心(圖1)。
(二)再現歷史場景,進一步加重歷史氛圍
盡管歷史已成過往,但精彩的歷史情節卻可通過文學、藝術創作等不同形式烙印在一代代人的腦海中。隨著時代發展,歷史場景再現途徑日趨多樣化。文博展館可通過現代化、先進化的手段對歷史場景進行復原,將場景直觀化、形象化地呈現給受眾,促使受眾在濃厚的歷史氛圍中感知過往的崢嶸歲月,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當下,技術手段日趨發達,將蠟像、硅膠、樹脂等多樣化的材料應用到展品復原中,可將歷史場景生動、真實地呈現出來,帶領觀眾在觀看展品的過程中沉浸于過往的歷史情境,全面刺激觀眾的感知覺神經。
(三)融入現代化技術手段,烘托歷史氛圍
為讓文物、歷史“活起來”“生動起來”,文博展館應將現代化技術手段融入陳列設計。比如可用差異化的顏色光點顯示歷史地圖的不同地點,用不同粗細或者顏色的光點連線代表不同的區域界限。歷史戰爭中的“行進路線”亦可隨著講解員的聲音進行同步變化,這樣賦予了歷史陳列靈動性,營造了趣味化的欣賞空間,吸引觀眾全身心地投入展陳欣賞環節。八路軍膠東軍區機關舊址在進行舊址布展時(圖2),結合文獻記載,復原抗戰指揮部舊址,設置沙盤、情報收發裝置、仿真槍械,并結合膠東民居結構及習俗,讓觀眾沉浸式體驗膠東軍區戰時生活、工作的場景,從整體上提高了陳列設計吸引力。
此外,將多媒體技術、三維投影技術、全息成像等現代化技術應用到文博陳列設計中,不僅可豐富展品呈現形態,亦可給觀眾帶來視覺沖擊力,有效拓寬展成路徑,取得良好的陳列效果。當下,信息化技術已成為博物館氛圍營造中的重要技術保障,可規避傳統展陳設計中空間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展陳氛圍不佳等問題,致力于為觀眾提供優質的視覺效果與觀賞體驗。展廳設計人員以藏品為中心,強化信息技術在產品呈現中的應用,更好地服務于藏品展覽,并確保信息技術能與展覽需求緊密融合。將多媒體影音技術用于播放文物資料,以此降低游客鑒賞門檻,激發游客參觀興趣,幫助游客掌握更多的歷史文化信息,接受歷史文化的熏陶。
(四)突出歷史符號、圖案造型的典型性,優化陳列環境
歷史符號、圖案、造型等較為直觀地反映了某個時代的特點,將其融入文博陳列中,可在營造歷史氛圍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傳播學角度來看,符號是信息載體,如“竹子”代表清高,“龍”象征皇權。憑借其象征功能,符號成為博物館陳列中的重要設計語言。在博物館陳列中,典型性符號在功能、表現、溝通等各方面具有直接性、典型性特征,甚至可幫助觀眾直觀地解讀信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八路軍膠東軍區舊址區內的抗日街、愛民街兩條主街兩側處處繪制抗日標語、口號、宣傳畫,沿街傳統民居的街門上也貼有愛國、抗日等主題的對聯,刺激觀眾感知覺神經,帶給觀眾視覺沖擊(圖3)。
(五)合理運用燈光設計,營造歷史氛圍

陳列氛圍直接影響參觀者的觀賞意愿與觀賞體驗。對于文博展館而言,陳列設計工作不斷深入,如何營造濃厚的歷史氛圍成為展館陳列設計的重要內容。在歷史氛圍的營造中,燈光設計是較為常見的設計手段。在現實中,不同展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一些主題鮮明的文博展覽,文物特點較為凸出,設計人員可合理應用燈光這一設計元素來營造適宜的展覽氛圍。在具體設計環節,需要注重燈光與環境、環境與陳列主題間的協調性,實現環境服務于主題,燈光服務于環境的設計目標。以軍事文物展覽這一主題類展覽為例,陳列內容多為戰爭中的武器裝備,燈光可偏向熱烈,以此營造濃厚的歷史戰爭氛圍。反之,在教育類文物展中,注重表現濃厚的文化氣息,應以柔和類燈光為陳列背景,為觀眾營造出優雅的氛圍。此外,為防止歷史文物受損,需充分考慮陳列燈光設計的安全性。在現實中,盡管部分燈光可營造良好的氛圍效果,但因光線過強會對特殊文物造成損壞。因此,在應用燈光這一設計元素時,需將保護文物作為首要原則,在確保陳列文物安全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燈光的氛圍渲染作用。
(六)關注露陳設計
在文博展館陳列中,露陳設計是常見的陳列手段之一。與傳統的櫥窗展示相比,露陳方式有利于觀眾與文物近距離接觸,進而深入地觀賞文物,并全方位了解文物及其背后的歷史文化,為觀眾營造身臨其境的觀賞體驗。露陳設計效果與文物展示效果息息相關,在文博展館陳列設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從現有情況來看,部分文博展館在露陳設計中仍然存在短板,比如未科學合理平衡露陳文物與展館環境間的關系,導致露陳文物與場館環境間的契合度較差,不利于為觀眾營造舒適的觀感體驗。因此,文博展館在營造濃厚的歷史氛圍時,應注重空間設計,強化露陳文物與環境間的融合度,將二者有機連接起來。文博展館可將服務陳列展品作為環境創設的核心,確保整體空間布局能夠服務于展品陳列需求,最大化產品的觀賞價值。
(七)強化展品與觀眾間的互動
文博展館是宣揚歷史文化、保護歷史文物的重要場所。如何借助科學的陳列設計發揮出文博展館的傳承與宣揚文化的價值,就成為文博展館的重要設計使命。通過強化文物與觀眾間的互動性,可優化觀眾的觀賞體驗,幫助觀眾在與文物互動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文物的歷史文化。在文博陳列設計中,工作人員可創設單獨的互動空間,方便觀眾近距離了解文物以及其背后的歷史文化。例如陳列設計人員可圍繞展品合理選用信息化技術,以此降低文物鑒賞門檻,并滿足觀眾多樣化的觀賞需求。將多媒體影音播放技術用于文物資料展示中,可提高展陳文物的趣味性,繼而為觀眾營造高質量的感官體驗。此外,隨著我國考古發掘工作的不斷推進,文物出土量逐步增加。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可營造特定歷史時期的氛圍,將仿制文物埋入地下,通過模擬考古過程,觀眾可獲得切身的考古體驗。
綜上所述,文博陳列設計是文博展館的重要工作內容。對于一些歷史類展館而言,如何合理進行文博陳列設計,為觀眾營造濃厚的歷史氛圍,成為文博設計過程中共同思考的問題。因各個展館的實際情況具有差異,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從選擇歷史色調、再現歷史場景、應用現代技術、燈光設計、露陳設計、強化觀眾活動等多方面入手,努力為觀眾營造濃厚的歷史氛圍,吸引觀眾全身心融入欣賞環節,以此實現文博展館在社會教育與文化傳承方面的價值。

作者簡介
王靜,女,漢族,山東煙臺人,館員,本科,研究方向為展陳設計,文物保護。
參考文獻
[1]達珍.關于文博陳列展覽設計構思的幾點思考[J].西藏藝術研究,2020(4):84-88.
[2]葉小勇.博物館展覽陳列的優化方法研究[J].知識文庫,2019(12):255,259.
[3]高豫宛.現代文博展館陳列空間設計探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16):92-93.
[4]王爽.博物館陳列形式設計時代風格的構建探究[J].才智,2015(29):264-265.
[5]唐坤.文博場館照明設計的規范化管理—以江蘇省美術館為例[J].燈與照明,2022(2):39-43.
[6]黃曦.超越“展”與“藏”—博物館展柜陳列形式設計的創新[J].藝海,2013(5):223-224.
[7]劉彥博.陳列形式設計中營造歷史氛圍的實踐探索[J].文博,2007(3):34-37.
[8]崔波,王麗平,周艷芝.“西柏坡”陳列形式設計體會談[N].中國文物報,2005-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