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峰
生活中,通過擺拍秀身材、秀姿容、秀美味、秀愛情等等,都無可厚非。但也有些擺拍涉及公益或工作,具有明顯的導向作用,比如秀“悲苦”、秀“慈善”、秀“作為”等等,往往因虛假做作,遭人鄙視。
一則短視頻呈現了大涼山一名老人和小女孩的簡陋生活環境。視頻中“破舊的房屋,昏暗的燈光,祖孫倆在火塘邊吃飯,身旁雜物堆積”,自媒體主播稱,女孩是老人撿來的孤兒,兩人相依為命。不少網友看后直呼“太心酸”,紛紛留言想要資助這個家庭。后經當地確認,此主播的多條視頻均是“自導自演”的,場地也是借用的。他曾擺拍“發錢”視頻,自稱“資助”一名老人3000元,但視頻拍完后,又收回了2800元。
類似這般擺拍主播,其目的是為了一己之私。他們拍攝孤寡老人、貧困學生、危重病人等弱勢群體,只為賺取更多的流量。同時,他們利用人們的同情心籌資取捐,謀取私利,根本不管這種無中生有是否抹黑了當事人。
還有一些擺拍秀“作為”的人,在他們的眼里,做不做事不重要,有沒有拍照片、錄視頻“擺造型”才重要。這種擺拍,是為了留痕;這種作法,自然是名不符實的假作為。更有一些有計劃的擺拍,比如通過換會標、換服飾等方式,拍出同一群人不同場景的照片,用來應對各類檢查。這樣弄虛作假,就更令人不齒了。
為什么會擺拍?究其原因,無論是習慣性、跟隨式還是無奈式擺拍,都是為留痕,應對各類檢查。可以說,以擺拍秀“作為”的行為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會誘發懶漢習氣、投機心理,助長華而不實的工作作風。
痕不在多,而在實。留痕,要留認真作為的自然之痕,要留用心作為的實績之痕,絕對不是故意為之的形式之痕。對形式的痕,要堅決治理,予以杜絕,讓擺拍秀“作為”失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