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夫 孫憲禾 吳葉飛
近日,從茅山革命老區溧陽市老齡委獲悉,截至2023年1月1日,溧陽市百歲老人已達271人(其中男性78人,女性193人),與2022年1月相比增加18人,年齡最大的是家住社渚鎮下西村的曹秀英,1914年出生,今年已109歲。自2016年獲評“世界長壽之鄉”以來,溧陽市全力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積極構建多元化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出臺一系列養老、惠老政策,呈現出更多的老人“壽比南山”的美好圖景。
得天獨厚長壽寶地
世界長壽之鄉,是國際人口老齡化長壽化專家委員會對符合城市養老生活體系相關標準地區授予的稱號和嘉獎。聯合國規定,長壽地區的標準是每百萬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歲老人。截至2023年1月1日,溧陽市10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有271人,人口平均預期壽命83.29歲,均遠遠超過了國家“長壽之鄉”以及“世界長壽之鄉”的認定標準。
長壽離不開優良的生態環境。溧陽市負氧離子濃度高,達到I級標準,年平均負氧離子含量4230個/立方厘米,最大6410個/立方厘米,4~5月和7~11月為很適宜旅游期,平均負氧離子含量4505個/立方厘米,是大自然恩賜的“天然大氧吧”。2022年,溧陽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93天,優良率為80.3%,位列常州第一。溧陽市已連續3年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水質達標率100%,擁有大片富硒土壤及優良的弱堿性水域,具有健康長壽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
多元服務老有所養
近年來,溧陽市堅持把養老服務擺在突出位置,創新舉措、加大投入,積極探索構建養老服務新模式,助推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老年人的“吃飯問題”,關系到居家養老的幸福值。為此,溧陽市用心用情用力破解老年人就餐服務的堵點,實現“如意小食堂”建設城鄉全覆蓋,托起了“舌尖養老”大民生。截至目前,溧陽市已建成31家城區如意小食堂,49家農村如意小食堂,打造了“15分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生活圈”。
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也是養老工程一大亮點。2020年,溧陽市按照國家標準在溧城街道建成市級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取得了良好效果。2022年,昆侖街道、古縣街道和戴埠鎮3家鎮(街道)級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分別建成投用,為老人提供日間照料、餐飲、文化娛樂、康復護理等方面的服務。老人們除了在中心用餐,還能讀書看報、喝茶聊天、打球下棋。
溧陽市還大力實施家居環境適老化、無障礙化改造,提升通道及居家空間的安全性和行動便利性。據了解,目前溧陽市已對有60周歲以上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以及失能、半失能、失智或重度殘疾老年人等特殊困難的700戶家庭完成了適老化改造,幫助老人改善居住環境,減少居家風險,也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長壽之鄉康養之地
溧陽市還大力發展康養產業。位于天目湖鎮的中國再生醫學健康管理中心項目,總投資超30億元,總占地約650畝,由再生醫學中心、康養中心洲際英迪格酒店、中央湖區、百畝茶田等組成,將依托“綠水青山”的生態康養基地,結合上海中醫藥大學的醫療技術、洲際集團酒店文旅平臺,以及中國再生醫學精準醫療、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構建出“康養+旅游+醫療”融合發展模式。
溧陽市醫療衛生資源的均衡布局,醫療保健事業的創新發展,為更多老年人提供多層次、多元化的就醫條件。位于古縣街道的醫療健康中心項目暨江蘇省中醫院溧陽分院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溧陽市人民醫院和市中醫醫院都已設立老年醫學科。溧陽市中醫醫院成功創建成為溧陽市首家二級老年(病)醫院,溧陽市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基層衛生院均創建成為江蘇省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此外,溧陽市積極開展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敬老文明號等各類敬老愛老創建工作。
(本欄編輯 鄭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