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來


[摘? 要] 利用隱圓定義可以解決圓錐曲線相關問題,即根據隱圓定義確定動點軌跡,提取圓的方程,進而結合圓的方程來運算推導. 隱圓定義較多,常用的有定長、距離平方和、張角、距離比值四大定義,文章結合實例開展隱圓定義的解題探究及教學思考.
[關鍵詞] 隱圓;定義;圓錐曲線;方程
“圓的方程”是高中數學重要的知識考點,實際考查的問題中可能不會直接給出圓方程相關信息,但挖掘、轉化、分析題目條件,可以獲得需要的信息,然后推導求解. 對于一些圓錐曲線問題,可以借助隱圓定義,提取問題中的圓方程求解,下面開展實例探究及解題思考.
隱圓定義,解題探究
1. 隱圓定義——定長定義
隱圓的第一定義: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該定義是基于圓上各點到圓心的距離均相等來構建的. 解題時要關注題目中的定點位置和動點軌跡以及定長,根據隱圓的第一定義來提取圓的方程.
評析 在上述問題中,點A為定點,點P為動點,兩點滿足定長條件AP=1,根據隱圓的第一定義可以推導出圓的方程,后續借助圓的參數方程完成最值求解. 對于隱圓第一方程的應用,要關注三大要素,即定點坐標、動點運動、定長條件,在此基礎上推導方程.
2. 隱圓定義——距離平方和定義
隱圓的第二定義:到兩定點距離的平方和為定值,即圓上動點到兩定點距離的平方和為一定值. 該定義可視為關于圓標準方程的抽象. 實際求解時要關注問題中的動點和定點,根據距離平方和的條件來構建代數方程,確定隱圓情形.
評析 上述解析利用的是隱圓的第二定義,即根據動點到兩定點距離的平方和為定值這個條件來構建代數方程,進而確定點D的軌跡為圓. 利用該定義推導隱圓,一般分兩步:第一步,建立坐標系,推導關鍵點的坐標;第二步,根據距離的平方和構建方程,并轉化為圓的標準方程,進而確定隱圓.
3. 隱圓定義——張角定義
隱圓的第三定義:動點到兩定點的夾角為90°,即動點到兩定點連線的夾角為90°,則該動點的軌跡為圓. 該定義是基于圓的特性“直徑對直角”所構建的. 實際求解時注意開展角度分析,確定其中90°角,進而提取圓的方程.
評析 上述解析借用的是隱圓的90°角定義,即通過幾何分析確定其中的垂直關系,進而確定動點軌跡為圓,推導出圓的方程. 對于隱圓的90°角定義的運用,有兩種思路:一是開展幾何特性分析,推導張角為90°;二是逆用勾股定理,推導垂直關系.
4. 隱圓定義——距離比值定義
隱圓的第四定義:到兩定點的距離之比為定值,即構建動點到兩個定點的距離,若比值為定值,則該動點軌跡為圓. 實際解題時同樣要重點關注動點和定點,合理構建平面直角坐標系,將比值條件轉化為代數方程,進而確定隱圓.
例4 被譽為古希臘“數學三巨匠”之一的數學家阿波羅尼斯發現:平面內一動點P到兩個不同定點A,B的距離之比為常數k(k>0且k≠1),則P點的軌跡是一個圓心在AB直線上的圓,簡稱“阿氏圓”. 據此請回答如下問題:
解析 可以點B為坐標原點,BC所在直線為x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4所示.
評析 上述解析利用的是隱圓的距離比值定義,即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算出關鍵點的坐標,結合比值條件構建代數方程,進而推導出圓的方程. 此類問題解析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合理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二是關注特殊點,準確確定動點的運動范圍.
解題思考,教學建議
隱圓定義在圓錐曲線問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利用定義可直接確定動點的軌跡,確定圓的方程,充分簡化解題過程. 上述結合實例探究了隱圓的四大定義,其解題思路及構建過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下面進一步開展教學思考,提出幾點建議.
1. 關注定理定義,挖掘知識內涵
定理定義是高中數學的教學重點,也是后續探究的基礎,探究學習圓錐曲線時要關注教學中的定理定義,結合圖象深刻理解其內涵,如上述隱圓的張角定義,本質上是圓周角定理的衍生.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關注圓錐曲線的定理定義,挖掘定理定義的內涵,可以采用數形結合的方式,即結合具體圖象,指導學生完成“定理定義解讀→圖象詮釋→內涵挖掘→應用探究”的系統學習.
2. 總結隱圓定義,探究總結應用
上述是利用隱圓的四大定義破解圓錐曲線問題的具體過程,涉及定長定義、距離平方和定義、張角定義、距離比值定義,不同定義適用于不同的問題情形,解題時要注意解析題設條件,確定問題類型,再結合隱圓定義來確定方法. 在探究教學中,教師要從三點進行引導:一是引導學生總結隱圓定義,分析對比不同定義的異同點,掌握不同定義適用的問題情形;二是引導學生掌握不同隱圓定義的解題思路,包括分析過程、解題構建、注意事項等;三是引導學生應用探究,結合實例具體講解,讓學生內化吸收,形成自我的解題策略.
3. 挖掘解題思想,提升綜合素養
使用隱圓定義解題涉及眾多思想方法,如化歸轉化、模型構造、數形結合等,實則是在數學思想的指導下完成思路構建、運算解析等. 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合理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思想內涵,掌握利用數學思想進行解題構建的技巧. 關于思想方法的教學滲透,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開展定義講解,闡述思想方法的本質內涵,以及解題的重點,如利用數形結合法解題時圖形與運算的分析緊密配合,由“數”構“形”,以“形”釋“數”;二是解題過程中詳細講解思想方法,可結合具體問題進行過程拆解,讓學生思考重點步驟所使用的數學思想方法,從而具體感知思想方法的應用.
寫在最后
利用隱圓的四大定義可高效破解圓錐曲線相關問題,通常解題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解析條件,利用定義構建隱圓,推導圓的方程;二是結合圓的方程開展分析推算,求解問題. 在探究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刻理解隱圓定義,歸納總結定義,講解使用技巧,結合實例強化解題應用,同時關注學生的思維培養,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