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坤 唐忠


摘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漸突出,社會養老問題逐漸成為人們重點關注與研究的熱門話題之一。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利用數字治理視角對養老服務體系與模式進行優化改革已經成為必然發展趨勢。基于此,本文對數字治理視角下的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特質、問題以及優化對策進行研究分析。首先探究了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內涵,其次分析了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在數字治理視角下的特征,并深入探究其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最后結合實際發展需求、社會導向等提出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數字治理;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優化對策
引言
我國在新時期發展中提出了加強數字化建設,以此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與質量的目標。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便是在此環境下提出的新型公共服務模式。利用數字化技術對社會養老服務進行改革優化,能夠有效創新養老模式與手段,實現虛擬思維和社區綜合管治的有效融合,將機構養老與居家養老兩種不同模式的優勢充分融合。但是,由于數字化技術在養老服務領域中的應用時間不長,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人們結合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解決與優化。
1. 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內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數字化的養老服務模式已經成為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以及物聯網技術等現代化技術的應用,能夠為居家老年群體提供更加便捷的養老服務。政府部門也強調了利用數字化技術創新養老服務系統的工作,并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給予支持與引導。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充分運用了各種現代信息化技術,在充分挖掘老年人家庭養老特點的同時,充分發揮其在社區和家庭兩個層面的資源配置的特點,以物聯化和數字化的創新管理形式,實現了對老年群體、醫療機構、政府部門、社區以及服務商戶等多個層面的有機結合。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服務內容如表1所示。
2. 數字治理視角下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特質
2.1 大數據技術提供了平臺運行架構
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以各種大數據技術為核心,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融合了多種先進技術,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以及云計算技術等,以此構建出統一化的綜合服務平臺,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實現了信息的交互與傳遞,進而構建出“終端—網絡—云平臺”的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架構。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基于這種結構體系,能夠實現各種信息資源以及設備的整合管理與應用。利用各種信息終端作為獲取信息咨詢的主要渠道,其中收集養老服務相關的信息咨詢;利用“網絡”模塊能夠對收集的海量數據資源進行分類化處理,最終將其傳輸到“云平臺”中,從而構建出完整的服務平臺系統。
2.2 數字治理理論作為基礎框架
數字治理理論在數字化時代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建設提供了理論基礎。數字化改革并不是政府部門內部的單一性改革,而是一種廣泛性的綜合管理模式的創新[1]。數字治理理論的三項重要內容分別是數字化變革、重新整合、基于需求的整體主義理論,將其應用到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建設中能夠充分發揮功能作用,利用多元化的數字化技術,對養老服務模式進行重新制定,并以社會需求為核心,對各種服務內容進行創新升級,最終建立完整的、合理可行的服務平臺系統,從工具手段、行為活動、要素關系以及組織結構等方面對公共服務進行全面創新與結構塑造。
3. 數字治理視角下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存在的問題
3.1 對于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思想認知有待提升
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是基于各種數字化技術提出的新型服務模式,在社會環境中的應用時間相對較短,再加上推廣普及工作開展不到位,導致部分老年群體對于新興技術的應用存在錯誤認知,在服務平臺推廣過程中并未積極配合,進而導致服務平臺的實際應用效果相對不高。與此同時,部分管理人員對于服務平臺的認識同樣存在一定的問題,認為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只是將先進技術簡單地融合到服務工作中,對線下的服務資源進行整合調配,并未對技術進行深入研究與利用,也就無法保證技術的實際應用質量。上述錯誤的思想認知都會對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推廣使用造成一定影響,需要在工作中積極轉變思想,加大思想宣傳教育工作力度。
3.2 數據信息的開放與應用不足,對技術優勢作用造成限制
從現階段實際發展角度分析,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能夠廣泛收集各種養老服務相關的信息資料,并對其進行科學處理,然后應用到服務平臺中。這些龐大的信息資源不但能夠幫助政府部門制定更加權威科學的政策條例,提高公共養老服務的質量,還能夠提高各方參與主體的積極性與工作熱情。因此,養老服務數據開放性對使用效果具有重要作用[2]。但是,從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實際應用情況出發,平臺對于企業和社會組織等社會和市場層面的供給主體,其數據的開放性非常有限,而且針對相關數據信息的使用水平不高,進而導致了養老服務相關聯的多個服務供給主體之間很難形成有效的協同。
3.3 技術平臺的整合效果較差,未能實現多元化統籌管理
在數字化政務管理的背景下,各級政府部門對社會的網絡化建設方面給予了高度的重視。與養老服務有關的部門,比如人社部門、衛健委以及老齡辦等,都已經構建了各自獨立的養老信息數據庫以及管理系統,而各級民政部門或地方政府也都在構建各自的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3]。但目前,各智慧家庭養老服務平臺之間、各政務數據體系之間缺乏有效整合,導致龐大的養老數據信息仍處于分散狀態,存在“信息孤島”等問題。此外,種類繁多的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之間互不統屬,缺乏有效整合,造成各個平臺之間“各自為政”,存在著大量的類似功能的重復建設。從總體上看,大數據驅動的智慧居家養老平臺所具備的“一體化治理”優勢尚未完全發揮[4]。
4. 數字治理視角下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優化對策
4.1 轉變思想理念,凸顯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作用
在新時期發展背景下,依然有部分群體對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認為服務平臺的建設就是一種簡單的服務形式的轉變,從線下轉變到線上,對各方的養老服務資源進行整合規劃,對于養老服務的質量與效果提升幫助作用不大。這種錯誤的思想認知是將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視為一種單一性工具或技術手段,并未深刻認識到這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對養老服務的積極作用。該技術模式在實際應用中需要遵循“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原則,即在構建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過程中,不只是各種新興技術與工具融合應用,其本質在于通過構建完善科學的符合居家養老環境的服務平臺體系,充分分析了養老群體的真實需求,以此對養老服務平臺與老年群體之間的關系以及行為活動內容進行重新解構與定義,進而形成符合新時代發展需求的全新的綜合性養老服務治理模式[5]。
4.2 深化數據開放應用,以公共需求為引導機制
在構建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過程中,加強相關服務信息資源共享是其中的關鍵內容。在數據的公開和使用中,應該遵循協同共享、一視同仁的原則,構建面向大眾的信息共享體系。首先,要建立一套數據的統一格式,即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數據界面,使其能夠實現多維、多層次的融合。其次,為防范用戶隱私泄漏,建立相關的防護柵欄和防護機制,并采取主動的技術革新來保證用戶隱私的安全性[6]。最后,在對公共數據、商業數據和私人數據進行分類的基礎上,構建可供使用數據的可公開列表,對數據的使用主體、使用權限和安全邊界進行界定,并對數據進行公開排序,僅對需求度高、隱私風險低、利用率高的數據進行公開。
4.3 統籌推進分層級的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
以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為核心的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在實際應用中應注重其整體性的特征。基于“整體性治理”思想建立相關管理制度以及政策規定,這就需要對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建設進行分層級管理。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結合地區實際發展情況開展科學高效的頂層規劃與設計,逐步構建完善合理具有層級性特點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體系。在實際應用與發展過程中進行集群化管控,從而保證相關政策措施之間能夠實現協同管理,保證政策順利有序推進。
同時,相關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強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統籌與協調管理,可依據行政區域進行運行系統劃分[7]。例如,針對市級服務平臺可將其劃分成區級、街道級等級別的平臺,這種整體—區域的系統模式能夠進一步提高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應用效果,在發展中逐步構建出立體化的服務網絡,從而打破傳統模式中的限制約束,對不同地區、不同部門進行有效管理與協調管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除此之外,還需要對不同層級的服務平臺在公共服務過程中的職責與權力進行明確規范,不同地區在制定的過程中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與改動,以保證政策的實用性[8]。
結語
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各行業的發展建設都離不開數字化改革創新,對社會公共服務中的養老服務而言更是如此。數字治理視角下構建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能夠有效創新養老服務的模式與手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開展養老服務,可有效提高養老服務的效果,實現對各領域養老服務資源的整合利用,以此為老年群體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最終實現養老服務的智能化與智慧化變革。
參考文獻:
[1]馬萍.數字治理視角下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特質、問題及其優化之策[J].人口與社會,2022,38(6):54-65.
[2]張可欣.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關鍵問題研究[J].中阿科技論壇(中英文),2022,(8):107-110.
[3]王春棠.建設統一信息平臺推動智慧居家養老服務發展[N].友報,2022-6-17(3).
[4]張志剛.安全當先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探析——智慧養老安全服務平臺體系化構建研究[J].中國安防,2022,(6):93-96.
[5]陳永海.基于民政大數據的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構建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15):30-31,47.
[6]張健.高質量的新型養老模式——智慧居家養老服務[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20,(9):34-35.
[7]陳曉東,韓玉葉,侯勇.智慧居家養老模式下失能老人養老服務探討[J].社會與公益,2020,(3):67-71.
[8]林富成.“互聯網+”背景下智慧居家養老研究[J].智能計算機與應用,2020,10(3):318-320,324.
作者簡介:唐振坤,在讀碩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醫學信息管理、社會工作、物聯網技術;通信作者:唐忠,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醫學信息管理、社會工作。
基金項目:2021年度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健康廣西戰略下城鎮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制度體系構建研究(編號:21FSH017);2022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校、政、社”協同的醫務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研究(編號:2022JGA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