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高智濤



摘要:隨著5G技術發展及其相關應用的推廣,5G將在全社會數字化轉型進程中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引發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因此,加快發展5G建設,將會加速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有力助推城市構建新型產業體系,走好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之路。5G時代通信行業的網絡建設正在由以網絡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發展,用戶感知已成為網絡評價的重要指標。傳統的MR數據、DT/CQT數據已經不能滿足5G時代運營商的需求,本文研究互聯網OTT數據在運營商5G網絡的規劃、建設、優化、維護、市場營銷等各個方面的應用,為運營商提供“規、建、維、優、營”的全過程服務。
關鍵詞:OTT數據;5G網絡;規劃建設;數據應用
引言
5G網絡建設是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5G網絡覆蓋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信息網絡設施的覆蓋廣度、覆蓋深度以及用戶的感知。相對于4G網絡,5G網絡能夠提供覆蓋更廣泛的信號,而且上網的速度更快、流量密度更大,同時還將滲透到物聯網中。5G與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結合起來,有利于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實現智慧城市、環境監測、智能農業、工業自動化、醫療儀器、無人駕駛、家用電器和手持通信終端的深度融合,達到萬物互聯。
1. 5G網絡建設面臨的問題
在現階段的5G網絡規劃建設中,電信運營商和鐵塔公司面臨著一些困難。
1.1 電信運營商面臨的困難
(1)電信運營商目前網絡規模大、結構復雜,同時有2/3/4/5G多種網絡運營;
(2)MR數據提取難度大、數據準確率一般,部分城市面臨著無法獲取5G網絡MR數據的困境;
(3)缺少精準的網絡競爭對比數據,無法準確掌握商業競爭方的網絡覆蓋情況;
(4)傳統的DT和CQT測試成本高、效率低,導致三網競爭對比評估困難,急需現代化、數字化手段解決覆蓋質量快速評估;
(5)缺少寬帶業務數據,無法準確掌握寬帶用戶的感知情況;
(6)缺少固定、移動網融合業務分析手段和數據支撐,運營商的移動網業務數據(MR、MDT、DT/CQT等數據)、固網寬帶業務數據一般是獨立的,較難開展融合分析,無法開展精準的市場營銷。
1.2 鐵塔公司面臨的困難
(1)缺少各運營商網絡覆蓋數據,無法開展精準的站址規劃;
(2)主動規劃方案得不到運營商認可,規劃方案落地率低;
(3)站址共享率指標提升困難,存在重復建設、投資浪費現象。
為了解決電信運營商和鐵塔公司在5G網絡規劃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就需要通過一種獨立的第三方數據,互聯網OTT的大數據能以其自有的優勢,解決5G網絡規劃建設面臨的問題,能夠做到精準規劃、精準建設,有效避免通信基礎設施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情況,實現共建共享,落實節能減排,優化資源配置,推動通信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2. OTT數據介紹
2.1 什么是OTT數據
OTT原譯over the top,代表OTT數據來自用戶側,是用戶使用互聯網APP過程中可以采集和接觸到的數據,包括但不限于應用裝機、運營商、品牌機型、使用過程數據等。
區別于傳統MR報告依賴于芯片和網內交互的數據,相比而言更能有效反饋用戶實際使用過程的感受,補充傳統數據無法獲取的異網、應用裝機、操作系統等維度的缺失。同時,也彌補了運營商僅有基于本網物理數據的不全面性。
2.2 OTT數據的關鍵指標
OTT數據作為能夠評估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家運營商2/3/4/5G網絡和寬帶Wi-Fi網絡質量的重要數據,具備以下關鍵指標:
(1)基于用戶側獲取的數據,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用戶在使用網絡時的感知;
(2)覆蓋范圍廣,分布均衡,具備全國范圍的數據覆蓋;
(3)定位準確,有GPS定位信息;
(4)簡化解碼過程,直接讀取網絡數據,且網絡指標報告準確,比如位置、時間、網絡類型、頻點、小區號、場強、干擾值、終端信息、Wi-Fi相關信息和實際的場景能夠在基本的門限值內吻合;
(5)跨運營商信息采集,既包含三大運營商的無線網絡情況,又可以解析Wi-Fi的信息以及Wi-Fi的運營商;
(6)按照實際應用發生時間提取網絡信號,具備識別2G、3G、4G、5G終端和網絡能力;
(7)數據來源廣泛,終端滲透率高、APP應用數量多,包括資訊、社交、視頻、直播、游戲、購物等六種以上不同類型APP;
(8)具備識別雙卡終端能力;
(9)數據提取靈活,能夠自定義提取數據(時間段+區域)。
2.3 互聯網OTT數據優勢
(1)運營商的MR數據是同時采集了本網用戶機在idle狀態和業務狀態的網絡覆蓋信息,根據大量數據的驗證結果,idle狀態的RSRP值比業務狀態的RSRP值會相差5~15db左右,這個差值會影響網絡的評估的準確性,互聯網OTT數據采用的是用戶在業務狀態下的數據,大幅提升了網絡評估分析的準確性。
(2)每個運營商的MR數據一般只包含自身網絡數據,能夠開展本網的網絡分析,但缺少精準的網絡競對分析能力,而互聯網OTT數據擁有三家運營商全量網絡數據,可以在同一個時間點上進行多運營商、多網絡的質量比較。
(3)手機應用的終端分布均衡廣泛,方便數據中臺進行科學的用戶分布分析。
(4)互聯網OTT數據覆蓋全國所有城市及農村,不僅有道路覆蓋,也有深度小區覆蓋和樓宇覆蓋。
2.4 OTT數據與傳統數據的區別
OTT數據來源于真實設備、真實應用場景和真實網絡狀況,定位準確、數據客觀,可以進行三網網絡質量分析、網絡競對分析、寬帶網絡覆蓋及市場滲透率分析等各種維度的網絡情況分析服務,讓管理者看到更豐富多維的網絡數據情況。而傳統的MR\MDT和DT數據主要來自核心網層的數據或者是人工測試數據,會因為測量的非獨立性,失去客觀公平的數據呈現,同時也不能體現不同運營商用戶的真實分布。
3. OTT數據應用
基于“全面、真實、精準”的互聯網OTT數據,打造數字化平臺,能夠深度挖掘和釋放數據價值,主動發現用戶感知問題(速率低、時延高等感知問題)、4/5G網絡覆蓋問題、4/5G網絡干擾問題、4/5G網絡跨運營商競對差點問題、站點運行故障問題、寬帶業務問題和市場營銷問題等,通過問題聚類形成問題點清單,針對問題點清單提供最優化解決方案,助力運營商實現“降本增效”[1],如圖1所示。
3.1 基于互聯網OTT數據的精準規劃
在網絡規劃方面,依托OTT數據能夠精準發現用戶感知差點,實現5G建設“以網絡為中心”向“以用戶感知為中心”的轉變,基于用戶感知的精準規劃,實現用戶體驗和網絡效能的雙提升,打造5G精品網絡。
鐵塔公司承擔著減少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提高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水平的使命,OTT數據的應用能夠幫助鐵塔公司全面掌握三家運營商的網絡覆蓋現狀,做到5G基站的統籌規劃和集約化建設,提升共建共享率,助力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對運營商而言,OTT數據能夠幫助運營商了解自身網絡與競爭方網絡的覆蓋競對情況,通過“尋短板、樹優勢”,面向現網用戶和潛力用戶,做到精準規劃,提升劣勢區域的網絡覆蓋質量。
3.2 基于互聯網OTT數據的精準建設
隨著網絡規模的增長,電信運營商運營成本逐年增加,受限于建設投資,通信行業建設思路由粗放模式向精準建設轉變。OTT數據是真實的用戶感知數據,能夠反映用戶的網絡需求,基于OTT數據的三網覆蓋分析和用戶感知分析,能夠使5G網絡建設聚焦至用戶需求,尋求5G布局最優化,保障5G網絡質量和網絡效能,滿足公網用戶和5G垂直行業用戶的需求。
3.3 基于互聯網OTT數據的動態運維
基于互聯網OTT數據的提取的靈活性,能夠實現數據的按天提取,動態地分析4/5G網絡基站、寬帶等的運行狀況及用戶感知情況,及時發現移網、固網中的網絡問題,為運營商精準地推送相應的故障工單,保障運營商網絡通信正常運行。
3.4 基于互聯網OTT數據的網絡優化
運營商的網絡優化主要基于網絡KPI性能數據、MR數據、DT/CQT數據及用戶投訴數據等。基于OTT數據分析平臺,能夠深度挖掘OTT數據價值,開展網絡評估分析、深度覆蓋分析、感知差點分析、競對差點分析等,幫助運營商發現網絡差點和潛在投訴區域,精準提升網絡性能和用戶感知。基于OTT數據分析平臺的“點、線、面”(樓宇覆蓋分析、道路質量評估、面覆蓋分析)多維度網絡分析,能夠有效地替代傳統的DT/CQT測試,避免了開啟MR異頻測量獲取友商數據給網絡帶來的影響,為網絡優化提供數據支撐,降低網絡優化成本。
3.5 基于互聯網OTT數據的精準化、定制化營銷
運營商傳統的市場營銷方式以電話營銷為主,很難為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方案,給一線員工的營銷工作帶來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需要運營商在提高自身網絡質量的同時,能夠開拓創新,制定適合用戶的更加精準化、精細化、定制化的市場營銷方案,由之前的“依靠語音業務獲取收入”轉化為“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獲取效益”[2]。
通過互聯網OTT數據,利用大數據分析手段,對用戶終端、4/5G移網網絡、寬帶網絡等特征值進行畫像,更加精準、精細地對用戶進行全面的分析,了解目標客戶群體的需求,為運營商輸出定制化、差異化的市場營銷方案,通過數字化手段,幫助一線員工更好地開展市場營銷工作。
4. 應用案例
4.1 網絡重保案例
以近年發生于某市的特大暴雨災害為例,我們基于OTT數據為運營商提供網絡運營簡報,從無線網絡覆蓋變化、移動基站在網情況、寬帶服務數量、重點區域追蹤等多個維度,為受災地市通信保障支撐提供決策性數據。
在水災發生后,我公司快速響應,在一天內完成了OTT分析平臺的優化,在水災搶修期和過渡期,精準高效輸出受災地市網絡及用戶感知數據,以簡報形式向運營商提供實時分析報告,為受災地市通信保障支撐提供決策性數據。
簡報數據全方位展示三大運營商固移網分析數據,包括:(1)三大運營商移網和寬帶網絡受災情況對比分析;(2)三大運營商移網和寬帶網絡受災后恢復情況對比分析;(3)三大運營商重點區域受災情況和恢復情況對比分析。
如圖2所示,通過OTT數據分析和運營商移網基站運行數據分析,21日(災后第一日)各運營商網絡設備受損最為嚴重,全網RSRP>-105dBm柵格減少較多(三家運營商覆蓋分別下降至水災前48%、53%、37%),在網運行的設備數量僅有水災前的57.74%。經過各運營商全力搶修,網絡逐漸恢復,28日(災后第八日)網絡覆蓋已基本恢復至災前水平。
本次水災極大地考驗了各運營商的網絡健壯性和網絡搶修保障能力,河南通信業在這次水災中上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4.2 道路覆蓋質量評估案例
某地市運營商為了替代傳統的DT測試,完成主城區的道路覆蓋質量的評估,提取了該城市的互聯網OTT數據,基于TAB格式城區道路地圖,對主城區的道路三網覆蓋進行了渲染分析。
如表1所示,從5G道路覆蓋情況來看,5G RSRP≥-95dBm占比為91.82%,道路覆蓋良好。
4.3 市場營銷案例
為了協助某運營商開展商務樓宇移網和寬帶業務市場營銷工作,我們基于OTT數據的固移網絡信息,完成對樓宇現狀的精準畫像,輸出了定制化的樓宇市場營銷方案,指導前端市場營銷[3]。
4.4 精準規劃案例
為提高某地市鐵塔公司規劃方案落地率,提升鐵塔站址資源的共享率,我們利用OTT數據對三家運營商網絡覆蓋進行分析,利用OTT大數據分析平臺的網絡問題匯聚和站址自動規劃功能,智能化、自動化查找運營商網絡覆蓋差點區域,精準地為運營商推送站址共享和建設方案[4]。
某城市基于OTT精準規劃,全網共分析差點區域135個,共計輸出方案398個,其中移動方案146個、聯通方案177個、電信方案75個。經過評審保留方案342個,整體方案通過率達到85.92%。
結語
互聯網OTT數據的應用打破了傳統作業模式,能夠實現做精做細網絡畫像,基于互聯網OTT數據的5G網絡“規、建、維、優、營”全過程服務,實現5G“多快好省”的建設目標,貫徹國家共建共享、落實節能減排低碳環保戰略,加快信息化普及,積極推進網絡強省,助力數字化轉型,實施創新驅動,打造核心能力,讓億萬人民暢享5G網絡發展成果,全力服務和支持國民經濟和信息化建設,開啟5G網絡服務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周江南,趙浩彤,江山,等.OTT業務與傳統電信業競合研究[J].現代商業,2017, (27):22-23.
[2]黃軼,宮元峰.基于大數據的LTE弱覆蓋評估及優化方法研究[J].電信技術.2019,(7):5-7.
[3]陶攀,李寶.基于OTT技術的4G無線網絡規劃方法[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21,(2):30-31.
[4]楊進.基于通信運營商大數據產品營銷策略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2, 24(3):36-38.
作者簡介:王兵,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無線網規劃、5G大數據;高智濤,本科,研究方向:無線網絡規劃、5G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