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可言
口腔鱗癌是指發生于口腔黏膜的惡性腫瘤,也被稱為口底或唇黏膜下惡性腫瘤,常發生于中年人群,男性多見。由于口腔鱗癌的早期癥狀不明顯,故常被患者忽略。因此,口腔鱗癌的早期預防意義重大。
1.戒煙戒酒:研究表明,口腔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吸煙。煙草燃燒后的煙霧中含有200余種有害物質,其中69種為致癌物。而且,口腔黏膜組織較薄,煙草煙霧很容易侵襲黏損害其組織結構,進而刺激機體產生一系列炎癥反應,促進惡性腫瘤形成。同時,吸煙還會改變口腔內的溫度和濕度,促進細菌繁殖、生長。而這些改變都有利于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
同時,長期大量飲用烈性酒也是口腔癌的重要誘因之一。酒精進入人體后需經過肝臟代謝才能被排出體外,長期大量飲酒可灼傷口腔黏膜,從而誘發口腔癌。而且,酗酒與吸煙之間具有很強的協同作用,可顯著增加口腔鱗癌的發病風險。因此,長期酗酒者應盡早戒酒以避免罹患口腔癌等諸多惡性疾病。
2.避免使用可能致癌的藥物:藥物均有不良反應,部分藥物可能會促進癌細胞生長。比如,使用免疫抑制相關藥物的患者,極有可能在機體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的情況下發生口腔鱗癌。因此,患者在治療全身系統性疾病時,應充分了解所使用藥物的不良反應,并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相關藥物。
3.改善飲食習慣:咀嚼檳榔是口腔鱗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檳榔果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為一級致癌物。在咀嚼檳榔的過程中,檳榔中所含的生物堿及多種亞硝基胺化合物(被公認的致癌物)可與口腔黏膜發生反應。口腔黏膜長期接觸檳榔,會發生纖維化,從而引發口腔癌。此外,過熱、過于粗糙的食物也有可能加重局部黏膜病變。因此,建議您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不食用過熱、過于辛辣、堅硬及不衛生的食物,避免損傷口腔黏膜。
此外,營養不良、超重和肥胖也與口腔癌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相關性。因此,遵循健康的飲食模式,限制深加工食物、腌制食物、含糖飲料的攝入數量,適量食用紅肉,三餐營養素配比均衡,有助于降低包括口腔鱗癌在內的諸多癌癥的發病風險。
4.避免不良刺激:局部不良刺激對口腔鱗癌的發生有一定影響,如殘根、殘冠(壞牙)和不良修復體(假牙)的長期刺激均可導致口腔黏膜損害,提高癌變發生的可能性。對于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應及時處理,如磨平銳利牙尖,及時調整假牙,以避免損傷、刺激口腔黏膜,從而避免誘發癌變。
口腔鱗癌與來自陽光的紫外線輻射直接相關。有研究表明,在戶外工作并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的人更容易罹患唇部相關癌癥。應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間——這一紫外線高峰時段直射陽光,外出時應盡量戴上具有防曬功能的帽子,涂抹具有防曬功能的防唇膏,并在進食或飲水后及時補涂。
5.注重口腔衛生,定期口腔檢查:注重口腔衛生,每日早晚刷2次牙,每次刷牙時間應保證3分鐘以上,定期洗牙。每年進行1~2次定期口腔檢查有助于發現早期病變。在口腔癌的癌前病變階段就對其進行處理,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溫馨提示:口腔鱗癌早期常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很多人會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而遭受巨大的機體損害,并承受巨額醫療開支。因此,建議您高度重視口腔健康問題,做好預防工作,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