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琪 于杰 唐啟群 陳瑤 沈天舒
跌倒表現為個體從一較高平面倒向一較低平面[1],會導致老年人受傷甚至死亡,相關研究表明,約有17.0%的老年人在跌倒后會骨折,約22.3%的老年人在跌倒后會嚴重受傷,增加了家人心理負擔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經濟負擔[2]。隨著中國社會的進一步老齡化與傳統家庭結構的改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機構養老。有研究顯示,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發生率高達45.5%[3]??赏ㄟ^排除相關誘因來預防老年人的跌倒[4],以往對老年人跌倒風險的研究多針對于社區老年人[5],而對養老機構老年人的相關研究較少。為預測跌倒風險,降低跌倒發生率,本研究對460 名養老機構老年人進行危險因素的篩查,為制訂干預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2021 年9 月—2022 年2 月選取唐山市3 所養老機構(唐山仁德康復醫院、唐山利明醫院、唐山首佳健康城)460 名老年人為調查對象。納入條件:年齡≥60 歲;入住養老機構≥6 個月;認知正常,能有效交流。排除條件:患有精神疾病者。根據Morse 跌倒評估量表(MFS)評定,將MFS 評分>45 分的230 名老年人納入觀察組,MFS 評分<25分的230 名老年人納入對照組。本研究已獲得華北理工大學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1087),入選對象均自愿參與調查。
(1)一般資料調查:自行編制,包括害怕跌倒、使用助行器、眼部疾病等。
(2)養老機構特征性問卷:包括養老機構性質、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娛樂活動開展情況、臥室床頭/腳燈、室內障礙物、室內燈光明亮、衛生間地面潮濕、衛生間防滑墊和室外庭院。
(3)Tilburg 衰弱量表(TFI):由Gobbens 等[6]編寫,用于老年人衰弱狀況自評。由奚興等[7]于2013 年漢化,該量表共15 個條目,包括軀體衰弱(8 個條目)、心理衰弱(4 個條目)、社會衰弱(3 個條目)3 個維度。總分范圍為0~15 分,≥5分為衰弱,分數越高提示衰弱程度越嚴重。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750[8]。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767。
調查前對調查人員進行統一培訓,調查時遵循知情同意原則,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并說明注意事項。問卷內容由研究者進行記錄。所有問卷填寫完成后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466 份,回收有效問卷460 份,有效回收率為98.71%。
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轉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行χ2檢驗;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納入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文化程度、職業、慢性病種類、害怕跌倒、使用助行器、眼部疾病、骨質疏松、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娛樂活動開展情況、臥室床頭/腳燈、室內障礙物、室內燈光明亮、衛生間地面潮濕、衛生間防滑墊、室外庭院和衰弱狀況與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有關(P<0.05),見表1。

表1 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變量賦值見表2),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作為因變量,引入Logistic 回歸方程中,結果顯示,不害怕跌倒、不使用助行器、無骨質疏松和室內無障礙物是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的保護因素(P<0.05);慢性病種類、養老機構非醫養結合、臥室無床頭/腳燈、衛生間無防滑墊、無室外庭院和衰弱是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2 變量賦值表

表3 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影響因素的logistic 分析(n=460)
跌倒風險較高會增加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發生率,給個人和家庭帶來嚴重影響[9],充分了解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的誘因對于探索有效的干預手段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研究中,慢性病種類、害怕跌倒、使用助行器、骨質疏松、養老機構醫養結合、臥室床頭/腳燈、室內障礙物、衛生間防滑墊、室外庭院、衰弱與養老機構老年人的高跌倒風險相關。
本研究顯示,慢性病種類是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的危險因素,老年人患慢性病種類的數量與跌倒風險成正比,與林進龍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對象年齡較高為80.97±8.21 歲,機體老化較為嚴重,慢性病會加重老年人身體負擔,增加失能風險,更容易發生跌倒;合并多種慢性病的養老機構老人健康狀況較差,肌肉退化,運動機能下降,跌倒風險增高[11]。
本研究表明,不害怕跌倒是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的保護因素,即害怕跌倒的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更高,可能與害怕跌倒的老人跌倒警覺度更高有關[12]。害怕跌倒的老年人跌倒警覺度水平較高,但老年人內心脆弱會導致跌倒恐懼過高,在日常生活中謹小慎微,往往會限制自身活動,在行走時步子更小,更容易發生跌倒;大多數養老機構實行封閉式養老,老年人走出養老院的機會很少,生活環境受限,這會增加老年人害怕跌倒的心理,且日常行為受限,會降低老年人的身體靈活性,增加跌倒發生的風險[13]。
本研究還顯示,不使用助行器是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的保護因素,即使用助行器的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更高,與Thies 等[14]的研究一致。有研究顯示使用助行器是跌倒的高危因素[15],使用助行器的老年人往往活動能力較低,運動功能較差,容易發生步態異常,故其需使用助行器來提高步態穩定性,但助行器不合理使用會導致跌倒發生[3]。
本研究表明,無骨質疏松是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的保護因素,即患骨質疏松的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更高,與王慧穎等[16]的研究結果一致。老年人骨度、骨量與年齡成反比,骨骼中的鈣質流失,導致老年人出現活動障礙,難以掌控身體;同時,下肢肌肉的力量減弱、肌肉減少和軀體體能下降更易增加老年人對跌倒的恐懼感,增加其跌倒風險[17]。
本研究表明,養老機構非醫養結合和無室外庭院是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的危險因素。Vlaeyen 等[18]的研究結果表明良好的服務模式和活動場所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更全面的醫療和養老服務。醫養結合模式下的養老機構能夠為老年人提供較好的醫療護理服務[19],會更關注發生跌倒事件的安全隱患,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有室外庭院的養老機構老年人可以經常散步,使老年人得到鍛煉,降低跌倒發生的風險。
本研究顯示,室內無障礙物是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的保護因素,即室內有障礙物的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較高,錢榮等[20]的研究結果也證實活動障礙物和地面情況是社區老年人跌倒的危險環境因素。室內是養老機構老年人每天生活活動的場所,老年人的注意力與反應能力下降,無法對危險因素做出規避,從而跌倒。
本研究顯示,臥室無床頭/腳燈、衛生間無防滑墊是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的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跌倒的多發地點為床邊和衛生間[21],老年人本身視覺功能減弱,照明條件差,環境較暗時,老年人無法判斷路況而增加跌倒發生的風險;由于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如廁后體位改變易致滑倒,衛生間無防滑墊會增加跌倒風險,提示衛生間放置防滑墊可以創造安全的養老環境,有效防止老年人因衛生間地面潮濕導致跌倒,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風險[22]。
本研究顯示,衰弱是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的危險因素。Devries 等[23]研究顯示衰弱老人跌倒風險顯著高于非衰弱老人。衰弱是一個隨年齡增長而發展的進程,養老機構老年人由于身體素質下降,自理能力下降,受到傷害時不易康復,更容易跌倒[24];衰弱的老年人往往患多種慢性疾病,機體功能減退、長期多重用藥等不良因素會增加老年人的負性情緒[25],防跌倒措施依從性較差,導致跌倒發生的風險增加。
綜上所述,建議養老機構成立專職部門,定期為老年人進行防跌倒相關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在養老機構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經常與老人交流,提醒他們注意腳下安全;養老機構應與公立醫院合作定期開展全面的健康體檢,評估老年人衰弱程度,進而預測老年人的跌倒風險;有針對性的采取護理措施,減少跌倒事件的發生;養老機構要關注服務環境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通過增加室內照明、鋪設浴室防滑墊、室內與樓梯走道避免堆積物品等手段建設安全舒適的養老環境。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樣本量較少,未來進行縱向研究可根據增加樣本量及樣本收集范圍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