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愈發優越,人們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不斷提升,開始追求視野的廣闊和精神的富足,深耕自己熱愛和擅長的領域,因此,人們在精神文化層面的消費需求越來越旺盛,這促進了IP行業的發展。IP追求價值與文化認同,本質上以情感為導向。如今,IP形象發揮著重要作用,不但促進了IP設計行業發展,而且擴大了影視、游戲、旅游等行業的盈利空間。然而,IP當前的發展存在種種問題,如只注重產品的外觀設計而忽視了其精神價值,設計創意抄襲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等。優質的IP不能只靠外觀吸引消費者,而是要以獨特的內涵贏得消費者的喜愛與認同。設計者應該關注設計過程中的情感傳遞,以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傳達品牌價值。消費者若理解IP形象表達的情感,能夠更好地了解其存在的意義,產生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放松、治愈或愉悅之感,使IP不僅是收藏、展示的物品,或是追求的虛擬形象,更是個人療愈的一方天地,拓展IP的可利用價值。文章以冒險主題IP形象“YOLO”的設計為主要案例進行闡述,對情感化設計理論和IP設計進行概念界定,分析情感化設計介入IP設計的具體策略,同時結合其他IP形象,分析IP的情感傳遞以及帶給人們的啟示。
關鍵詞:IP形象;IP設計;情感化設計;情感傳遞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4-0-03
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 研究背景
信息時代,IP文化興起,其影響力逐漸增強,無論是在商業領域還是在文化領域,IP都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消費者的需求逐漸從基礎的物質層面轉向情感層面,因此IP形象設計也需要注重情感化。當今社會,消費主力軍逐漸變為青年一代,青年人的心理情感健康問題不容忽視。如今青年人越來越注重個體發展,社交減少,孤獨成為常態,因此盲盒、手辦或動漫、小說中的虛擬角色成為一些年輕人的情感寄托,他們從中尋求安慰與療愈。如何利用IP和年輕人共情,同時滿足其情感需求,成為亟待思考的問題。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的調查,中國超過50%的年輕人存在心理壓力,超過30%的年輕人存在心理問題,其中14.2%的年輕人患有焦慮癥,11.5%的年輕人患有抑郁癥。而情感化設計可以提供情感價值,影響用戶的情感,從而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隨著科技的進步,AI、VR技術的興起深刻地影響著IP行業,虛擬現實、人機交互等給消費者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與情感體驗,IP設計要注重情感傳遞,平衡視覺與情感的關系。
1.2 研究意義
如今,IP市場跟風模仿、抄襲現象屢見不鮮,許多IP形象只注重外觀造型設計,角色缺乏故事性和內涵,消費者無法獲得情感認同或精神層面的滿足感。而情感化的IP設計,可以激發用戶的情感,從而優化用戶體驗。它可以幫助企業與用戶建立更深入的聯系,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并有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研究IP情感化設計的必要性、相關設計原則及啟示,能讓更多設計者和消費者關注IP的情感價值,使IP成為緩解焦慮、療愈心靈的“良藥”。此外,要在情感化設計的指導下,挖掘品牌人性,賦予其性格特點,使之人格化[1],借助IP樹立良好形象,傳播品牌價值,甚至可以通過IP,拉動消費增長,促進經濟繁榮。
2 概念定義
2.1 情感化設計
情感化設計理論是指在產品設計中注重激發用戶情感的一種設計理論。該理論的基本原則如下:要切實貼近用戶的需求,注重用戶的情感共鳴;要有目的性,注重設計的前瞻性和長期性;要有美感,注重產品的視覺效果和感官體驗。此外,情感化設計還要注重情感與功能的平衡,不僅要滿足用戶的功能需求,還要優化用戶的情感體驗[2]。情感化設計理論在現代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提高用戶忠誠度,促進產品的市場推廣和銷售。因此,在產品設計中應該注重情感化設計的理論和原則,從而設計出更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
2.2 IP設計
IP設計指針對具有較高商業價值或人文價值的內容設計出代表形象及衍生品的過程。IP設計以情感為導向[3],對價值觀念進行具象化表達,形成一個易被理解且大于合集的新的集合體,讓受眾直觀且清晰地感受到IP所要傳遞的內容。
3 “YOLO”形象的情感化設計
3.1 設計背景
“YOLO”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當下被焦慮裹挾的年輕人。在全民“內卷”的時代,人們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沒有喘息的機會。曾有研究者對部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結果顯示,這些學生的心理問題檢出率為42.47%,這表明大學生心理狀況不容樂觀,多數人存在心理問題[4]。當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對年輕人心理健康產生了消極影響。英國牛津大學國際發展系設立的研究項目“年輕的生命”在2022年11月發布了一篇報告,其中提到,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和政治沖突共同損害了年輕人的心理健康,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國家的年輕人尤甚[5]。因此,了解、關注、解決青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刻不容緩。
基于此背景,“YOLO”的設計以緩解焦慮、傳遞正能量為出發點。其代表著千千萬萬與生活對抗的渺小的人類,在交織的困難中朝著光的方向前行。在經歷了迷茫與恐懼,跨越了生活中的障礙后,“YOLO”最終戰勝了對手和自己的內心,變得坦然、樂觀、堅強,而后繼續踏上冒險的旅途。筆者希望向受眾群體傳遞積極情緒,希望人們都能與自己矛盾的內心和解,獲得心靈的治愈。存在焦慮和痛苦情緒的人可以從“YOLO”身上獲得力量,不放棄生活的希望,積極面對,到達理想的彼岸。
3.2 設計定位
設計過程中,首先對受眾群體進行情感定位,把握消費者的性格特點、行為方式,使IP角色傳遞的情感直擊人們的心靈。筆者通過調研,將消費者鎖定為“90后”“00后”,年齡在15~35歲的年輕人,他們或已進入職場,或面臨升學壓力,想要逃離現實,逃離瑣碎的生活。部分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失去了奮斗的動力,甚至走向極端,因此他們需要情緒的發泄口、情感的寄托和個人的安全區[6]。
角色定位要符合消費者的情感需求,主形象“YOLO”是一個充滿活力又有趣的女孩,她內心世界豐富、追求時尚、個性自主,能夠為了理想堅持不懈地奮斗,同時她內心敏感,在某些事情面前甚至會自卑,因此她并不完美。但這并不影響她隨心所欲地體驗生活,“YOLO”的情感定位能夠找到與消費者的接觸點,給予他們認同感、尊重感,以此傳遞情感價值。
3.3 設計策略
情感化設計可以提高用戶的情感參與度,從而強化他們與產品或品牌的聯系。這種情感參與可以通過各種設計元素來實現,如顏色、圖像、音頻和文字等。在IP設計中,情感化設計可以幫助品牌與用戶建立更深入的聯系,從而提高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度和忠誠度。
以“YOLO”為例,整體圍繞提高辨識度、關注情感需求、增強故事性、注重交互性這四個原則進行設計。
3.3.1 提高辨識度
通過增強視覺張力,融入特色風格,直擊用戶內心。造型方面,“YOLO”以短發、潮酷風女孩為原型,打造戶外探險者的形象,漁夫帽、拼接袖、工裝風穿搭,彰顯個性,契合人們對潮流的追求。色彩方面,首先以橙色和藍色這組對比色為主色調,設計大面積的撞色,輔之以小面積純度較高的黃色、紫色等,增強視覺張力,突出時尚感,吸引消費者,加深印象,讓消費者產生了解角色背后故事的興趣。
3.3.2 增強故事性
以故事為支撐的IP更易被消費者牢記,連續的故事可以增強用戶黏性。首先,筆者為IP角色撰寫了不同的奇幻故事,如紙飛機航行、云端畫家、地圖尋寶等,通過故事片段進行傳播,吸引用戶,已經購買的消費者還可以了解更多的情節內容。其次,增添含有故事意味的元素,如背包上的翅膀,這是一個讓人充滿遐想的飛行道具,能幫助角色逆風飛翔,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各種劇情。
3.3.3 注重情感交互
“YOLO”作為成長性IP,通過正向方式激發受眾的認同,引起共情,滿足情感需求,實現情感交互。弱小的角色通過努力取得成就,是很多熱血動漫塑造角色的基調[7]?!癥OLO”形象中,對比色和高飽和度的顏色使用,凸顯了角色充滿活力、勇敢大膽的特點,與角色情感定位相符,能夠對消費者產生激勵作用。其次,“YOLO”整體身材為2.5頭身,身形偏幼態,大頭方臉,五官小且聚攏,顯得呆萌可愛,親和力強,能給消費者帶來溫暖、治愈的感覺,兩塊腮紅則使人感到純潔、真誠。同時“YOLO”表情呈驚訝狀,好似發現了新奇的事物,既契合冒險的主題,又留給了消費者想象空間。此外,不同元素有不同含義,帽子上青蛙的眼睛、背包上的小黃雞以及貓臉護膝的設計都代表著“YOLO”與自然的接觸,也鼓勵消費者親近自然,從自然界獲得能量;背包上的馬提燈和小旗幟意味著心中的光明、希望和航行中的風向標,指引前進的方向,希望孤獨迷茫的人都能找到黑暗里屬于自己的那束光;背包口袋里的小雛菊寓意旅程中不期而遇的美好,提醒人們,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總會遇見旖旎風光;相機代表著記錄與反省,記錄人生旅程,回憶過往經歷,自我反省,總結經驗,更清晰地認識自己,進而接納自己。這些元素共同構建起整個IP系統,奠定了IP角色在消費者心中的情感地位。
4 IP設計的必要性
4.1 實現價值傳遞與品牌傳播
品牌的價值觀念是品牌歷史的沉淀,部分品牌的IP貫穿了整個品牌歷史[8],也有些品牌利用IP向消費者展現品牌歷史,無論是商業IP還是一些城市形象等文化類IP,都在傳遞一種底蘊豐富的情感,讓消費者產生對歷史的崇敬,為情懷買單。品牌依據產品特點、受眾群體特點和市場前景對IP進行情感定位。例如打工喵的IP形象,表現“社畜”的生活狀態,通過設計各種形態,號召打工人禁止“內卷”、拒絕焦慮。這種站在受眾群體的角度觀察和思考而設計出的IP及相關衍生產品,更容易使消費者產生心理認同,從而達到品牌人格化、強化品牌形象的目的,有利于傳遞品牌價值。
4.2 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
從消費者層面來看,不同人購買IP潮玩和手辦等的需求和目的不同,主要分為個人心理需求、社交娛樂需求、觀賞裝飾需求、收藏收集需求這幾類[9]。
部分受眾群體將IP作為情感寄托或精神依附,如與城市聯名的盲盒就是某些城市的象征,通過融入地區元素,緩解了離家在外的消費者的思鄉之情。部分消費者注重購買體驗,享受開盲盒帶來的興奮感和刺激感,以及擁有成套盲盒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另外,限量款IP或定制IP的獨特性也是吸引消費者的因素之一。這些都屬于個人心理需求[10]。
5 結語
在IP爆火的今天,情感化設計成為值得深入思考的課題。本文結合調研資料與設計案例,論證了情感化設計的必要性,提出相關設計原則,為IP設計提供新思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未來的IP行業更加關注受眾情感需求,不僅能創造商業價值,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引發大眾對人類命運走向的關注,使IP成為更有價值的存在。
參考文獻:
[1] 呂穎.品牌IP化的視覺設計應用[D].長春:吉林藝術學院,2022.
[2] 唐納德·A.諾曼.情感化設計[M].何笑梅,歐秋杏,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58-87.
[3] 王翔翔.情感化設計視域下“頂流IP”冰墩墩設計的啟示[J].美與時代,2023(2):26-30.
[4] 許英華.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8,34(1):138-140.
[5] 王悠然.有效回應年輕人心理健康需求[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12-14(002).
[6] 馬璐明,朱玙璠.在IP設計中治愈情感的應用研究[J].藝術市場,2022(12):114-115.
[7] 李南榮.基于情感交互的幼兒園IP視覺設計應用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20.
[8] 葉凱婷,張大魯.基于敘事性理論的品牌IP情感化構建與傳播[J].湖南包裝,2022,37(4):139-142.
[9] 張倩.潮玩IP設計中的情感傳遞研究[D].沈陽:魯迅美術學院,2022.
[10] 許惠瑋.基于情感化設計理論的“YOYO”IP形象設計[D].衡陽:南華大學,2020.
作者簡介:管穎怡(2002—),女,山東青島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