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馬強

〔內容提要〕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更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目標。新時代新征程,共同富裕的實現不僅需要高新技術的支撐,更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在這個目標實現的過程中,不僅要處理好先富和后富的關系,更要正確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財富的綠色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向往,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關鍵詞〕共同富裕;科技創新;新發展理念
注:本文受2021年度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青年項目“實現共同富裕的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研究”(項目編號:L21CKS012)資助。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它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還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充分地認識到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這段時期內需要實現各個方面的發展與完善,并將此貫穿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目標,我們的目標是消除貧困,把蛋糕做得又大又好,在分配領域,實現分配制度和體系的逐漸專業和日趨公平。共同富裕這個目標不僅走出了屬于中國風格的現代化道路,更彰顯了我們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就是科技的重要性,顯示了我們綠色發展的途徑,更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各方面的向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要求,也同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特點。新時代新征程,實現這個目標的進程中,我們既要堅持科技創新,實現綠色發展,更要時刻以廣大人民群眾為中心,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一、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矢志奮斗的目標。馬克思主義一直致力于科技創造財富的研究。從馬克思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鄧小平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中的先進性的生產力,到胡錦濤提出來的“建設創新型國家”,都指出了科技對生產力發展的至關重要的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無不說明科學技術在發展中的決定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的步伐,堅持科技創新。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中,科技和生產力的發展密不可分,并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甚至起到關鍵性作用,成為決定性力量。
第一,發揮科技在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起到的關鍵性作用。在發展的任何環節,科技都擔任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特別在財富的創造的環節,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科技不僅是我們實現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手段,更是積累財富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法寶。在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我們要以企業為主體,突出企業創新的重要功能。通過政策傾斜促進企業全力提升其自主創新能力,致力于構建高水平的創新平臺。與此同時,提升創新的實現環境,改善科技創造財富的生態環境,打造綠色經濟發展,致力于經濟和生態的共同發展,實現城鄉區域協調致富,提升科技致富的比例,打造綠色科技創造財富的中國方案,以滿足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最終目標,為實現社會主義的繁榮富強提供科技支撐,奠定物質基礎。
第二,堅持陣地建設,為財富發展提供科技保障。打造高校科技創新專屬平臺,協同發展,特別是依靠知名院校、科研機構以及高科技的創新公司,對全國的科技力量進行整合,開展前沿性的研究,為高質量的財富生產提供科技支撐。加強科技“三進”研究,從而為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提供保障,全方位地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最大程度地發揮科技的重大作用,為科技重大突破提供載體,提升科技為經濟服務的能力,建立科技產業鏈,打造專屬科技服務平臺,實現科技高質量的創新發展突破。另一方面,針對共同富裕這個最終目標,打造滿足此目標的專業的公共平臺,形成創新高地,建立健全制度體系,激發廣大青年的積極性,鼓勵全社會進行技術創新,引導學院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的高科技技術人才,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智力保障。
第三,堅持科技創新,以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堅持科技帶動、驅動協調發展,進而彌補實現共同富裕最大的短板,從而使財富分配公平合理。受歷史原因和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各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存在一定差距的現狀仍舊沒有徹底解決,科學技術正逐步成為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對實現經濟協調發展至關重要。對于經濟落后地區,不僅需要政策上支持科技人才自主創新,更需要科技發達地區的幫扶,通過結成幫扶團隊,有針對性地制定發展計劃,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對于經濟發展相對較好的地區,通過產業聚集,最大程度地發揮科技的優勢,打造特色經濟,實現高質量的地區騰飛。新時代新征程,各級部門正通過出臺各種政策來扶植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依托科技,發揮科技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地區間出現對科技人才的爭奪。各地致力于培育高科技人才,實現科技創新,充分發揮人才的關鍵作用。
二、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生態問題也逐漸成為需要全球共同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生態問題的核心就是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生態環境也是寶貴的自然財富。因此,我們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進程中,務必堅持綠色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因此務必加強大學生綠色財富觀的培育,通過政策上的支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為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法律保障。
第一,培育綠色的財富發展觀。實現共同富裕離不開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支持,在發展的進程中,我們務必處理好財富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系。大學生的發展關系國家未來的前途,因此加強大學生綠色財富發展觀的培育十分重要。雖然在高校教育中,針對綠色財富發展的課程不夠健全,但是將綠色發展理念引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中十分必要。馬克思主義關于綠色發展的理論相對比較豐富,在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結合中,引入綠色發展理念,完善財富觀的培育體系,樹立大學生的綠色財富發展觀。一方面,高校可以制定相應的課程體系,有步驟地實現綠色課程的構建。另一方面,在學生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理論聯系實際,將綠色發展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與此同時,在專業課中適當地引入課程思政的模式,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綠色發展的重要性,為共同富裕的實現提供綠色基因。
第二,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所追求的經濟不僅是高質量的,而且是綠色的。在此目標下,我們告別了過去一味地追求量的積累而忽視環境的變化,我們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經濟發展,尊重自然規律,保護環境,積極地調整經濟發展方式。
遵循自然界本身的規律,我們依托高科技手段逐步改變經濟發展的方式,積極出臺各項政策,保障經濟的綠色發展、循環發展。我國是農業大國,在農業方面,依托科技的力量,告別過去高污染的農藥帶來的一系列污染,對水資源和土地資源進行各種保護,使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綠色環保,實現農業的高質量綠色發展,為共同富裕提供基礎保障。我國是世界上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為了實現工業的綠色發展,我國積極探求清潔能源的發展,提高各項標準,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源頭將污染消滅,為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的綠色支撐,推動綠色工業的發展。
第三,加強法律法規的保障。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性、艱巨性的系統過程,因此我們務必要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為實現這個最終目標提供制度保障。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才能為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國雖然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法律制度,但隨著實踐的向前發展,各種制度需要不斷完善,為經濟的正常發展提供依托。特別是針對違法的行為,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對其進行處罰,以免社會上出現更多的違法的情況。與此同時,加強各個部門的聯合管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監督的積極性,提升人民群眾的參與度,讓企業主體的行為接受群眾的監督,整個社會共同抵制各種不良行為,讓違法亂紀的行為消失在源頭,在社會中形成勤勞致富、艱苦奮斗的氛圍,提升執法效率,聯合各個部門進行監督,為財富的創造與發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和社會氛圍。
三、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性的目標,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奮斗才能實現。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共同監督。面對這個艱巨的任務,我們更應該認識到共同富裕既是一個目標,也是不斷向前發展的環節。我們需要明確先富帶動后富的任務,面對地區發展不平衡,我們還要解決共同富裕的“富”的標準。
一方面,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社會必然要使廣大人民群眾實現對美好生活方方面面的向往,最終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實現富裕的基礎是提高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部分人通過辛勤勞動率先實現富裕,然后通過幫扶、帶動以及政策上的扶持,最終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社會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人民既是實現這個目標的主體,也是這個目標的受益群體,因此我們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更要完善各種制度,為這個目標提供制度保障。從改革開放到新時代,我們始終致力于對實現這個目標的積極探索,一方面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為其提供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不斷完善各種制度為其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我們實現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式奇跡,比歷史上任何時期更接近這個目標。
另一方面,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時代新征程,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轉化,我們現在的發展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各個方面的探索,為了實現共同富裕這個最終目標而奮斗。但是我們也看到了發展中的短板,發展的不平衡以及財富分布的不均衡成為制約發展的主要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實現發展的落腳點始終是人民的美好需要,要防止兩極分化,扎實全面地推進共同富裕這個目標的實現。為了加快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要求的發展是高質量的,我們實現的富裕是全體人民的。與此同時,在分配環節,要完善相關制度保障,堅持按勞分配的同時,堅守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則,推動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制度保障的落實。面對收入差距的問題,要在實踐中保障公平的實現,以生產力發展為基礎,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四、結語
實現共同富裕離不開科技的創新,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在這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中更需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夢想。實現共同富裕,一方面需要綠色財富的積累,一方面需要高新技術的支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及生態財富,進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作者單位:1.沈陽化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