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伊男
“醫生,我想開點安眠藥。”“醫生,我這失眠已經用過很多藥了,還有什么其他的好辦法嗎?”對于失眠患者來說,安眠藥見效快、療效好,但長期使用會有副作用。那么,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來治療失眠呢?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作為失眠指南中的首選方案,與藥物治療有同等療效,且長期療效更優。失眠認知行為治療主要包括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刺激控制法、睡眠限制法、放松訓練、認知重建等。今天,我們主要談談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刺激控制法及睡眠限制法。
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
1.睡前4~6小時避免接觸咖啡、濃茶或煙等興奮性物質。
2.睡前不要飲酒,特別是不能利用酒精幫助入睡。
3.每日安排適度的體育鍛煉,睡前3~4小時避免劇烈運動。
4.睡前不暴飲暴食或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5.睡前1小時內不做易引起興奮的腦力勞動,不觀看引起精神興奮的書刊和影視節目。
6.臥室環境應安靜、舒適,保持適宜的光線及溫度。
7.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
刺激控制法
1.臥室只用來睡覺,不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活動,如進食、看電視、思考復雜的問題等。
2.只在困的時候上床睡覺。
3.臥床超過20分鐘仍不能入睡者,可以先離開臥室,做些枯燥的或令人放松的事情,等困了再返回床上。如仍不能入睡,可重復做上述事情。
4.無論什么時候入睡,每天盡量保證在相同的時間起床。
睡眠限制法
1.用10~14天的睡眠數據計算平均總睡眠時間、躺在床上的平均時間和睡眠效率(平均總睡眠時間/平均躺床上時間)。
2.限制躺在床上的時間,但不要少于5小時,可以分別設定固定的上床時間和起床時間。
3.白天不要小睡。
4.發生以下情況時,調整躺在床上的時間:如果1周的平均睡眠效率為90%以上(老年人為85%以上),躺在床上的時間可以增加15分鐘;如果1周的平均睡眠效率低于85%(老年人低于80%),則要把躺在床上的時間減少為目前的平均總睡眠時間,但不少于5小時;如果平均睡眠效率為85%~ 89%(老年人為80%~84%),則不用做改變。
5.每天晚上記錄睡眠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有精神疾病或控制睡眠時間后誘發基礎疾病者慎用此法。執行過程中有任何不適或感覺療效不佳時,請及時咨詢專業醫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