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無痛分娩作為第十級疼痛——分娩痛的克星,成為大眾關注的重心。
有媒體對“無痛分娩”這一話題展開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仍有相當多的人對無痛分娩缺乏認識。雖然有82%的人支持無痛分娩,但在實際中,我國僅有30%的產婦使用無痛分娩。近年來,國家和社會對無痛分娩的關注度大大提高,使無痛分娩在我國得到大范圍推廣。但由于受到傳統觀念影響以及對無痛分娩的不了解,大部分產婦仍要經受生產時的痛苦。了解無痛分娩,才能讓產婦及其家庭更放心地接受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的具體實施過程:在分娩疼痛時,由麻醉醫師在產婦背后大約腰部的位置,往脊椎間隙插入一支注射針至一定深度,然后經由此針頭將一條非常精細且柔軟的導管置入產婦脊椎內,再將麻醉藥通過導管推注,滲透入神經產生暫時的麻痹作用,從而阻斷腰部以下的疼痛感。接著采用持續滴注的方式,至生產完成、嬰兒娩出,一切穩定后再移除導管。這是目前國內外麻醉界公認的分娩鎮痛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廣泛的方式。其鎮痛有效率可以達到95%。
下面讓我們一起揭開無痛分娩的神秘面紗,解讀大家心中的幾個認識誤區。
1.打麻藥會讓孩子變傻
據研究報道,無痛分娩對新生兒出生評分無影響,即不會對新生兒的健康狀況、神經系統發育等產生不良影響。剖宮產時也使用了麻醉藥物,目前無有效證據表明剖宮產的孩子和正常陰道分娩的孩子在后續成長過程中有差異。我們應當摒棄這種觀點,正確面對無痛分娩。
2.打完“無痛針”以后腰就不好了
無痛分娩需要用針進行穿刺并注射藥物,的確會引起一段時間的腰背皮膚穿刺后疼痛,但這是可以恢復的。產婦因為十月懷胎負重,加上產后彎腰抱孩子和喂奶的關系,使得腰椎的負擔很大。產后的慢性腰痛并不是打“無痛針”引起的,這是孕期前后的負擔對脊椎和骨盆造成了影響。媽媽們要更加注意孕產期對腰椎的保護,才能減少腰部不適的問題。
3.使用無痛分娩會沒有力氣生孩子
傳統觀念認為宮口開至3厘米,可以開始無痛分娩,對宮縮不會產生明顯影響。最新的醫學觀點提出,只要規律宮縮開始并且產婦要求鎮痛即可給予無痛分娩。無痛分娩麻醉只是減輕疼痛感,并不影響宮縮功能。
4.無痛分娩使用之后完全不痛
無痛分娩可以極大地緩解宮縮時的痛感,變成類似肚子發緊的感覺,絕大部分產婦會感覺疼痛減輕很多。隨著產程的進展,宮縮程度會加強,疼痛程度會略有增加,但都在產婦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
5.無痛分娩打一針就夠了
常用的無痛分娩技術是在產婦后背先打一針局部麻醉減輕穿刺痛,然后將一根穿刺針打入脊椎間隙,操作成功后會放置一根非常細長的管子,通過這根導管多次給藥或連接持續給藥的麻醉泵來隨時給藥。
6.用過無痛分娩之后會導致尿失禁
無痛分娩的過程本身不會導致尿失禁,導致尿失禁的是懷孕和分娩過程。目前臨床上多使用低濃度或超低濃度的局部麻醉藥,對孕婦排尿影響較小。
7.無痛分娩針人人都能打
盡管無痛分娩是目前較理想的分娩方式,但并不是每個產婦都符合應用的條件,比如:有心臟病、敗血癥、凝血功能異常的產婦或產婦有產道異常、胎位不正、胎心或羊水異常、對藥物過敏、腰部有外傷史等情況,就不適用于無痛分娩。
8.無痛分娩比剖宮產副作用大
剖宮產創傷更大,術中術后風險自然要大得多。而且剖宮產時用的麻醉藥劑量是無痛分娩的5~10倍,風險更大。
9.無痛分娩是個新技術,不可靠
無痛分娩至今已有100余年的歷史,是一項簡單易行、安全且成熟的技術,目前已在國內外普遍應用。其中美國的分娩鎮痛率達到85%,英國的鎮痛率達到90%??梢哉f,無痛分娩已經是一項非常成熟和安全的醫療技術。
可喜的是,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消息,我國第一批分娩鎮痛試點取得積極成效。2018年以來,全國已有912家醫院參與試點,分娩鎮痛率顯著提高,配套政策進一步完善,產婦和醫護人員滿意度較高。據統計,試點醫院椎管內分娩鎮痛率從2017年的27.52%上升到2020年的53.21%。共有496家試點醫院椎管內分娩鎮痛率≥40%,符合考核要求;參與試點工作的綜合醫院、婦產??漆t院、婦幼保健院考核要求符合率分別為43.8%、88%、67.6%。椎管內分娩鎮痛率≥50%的試點醫院有381家,椎管內分娩鎮痛率≥60%的試點醫院有248家。
無痛分娩的意義,不僅是醫學技術的進步,更是醫學“溫度”的體現。讓每個生育的女性看到安慰、看到希望。祝愿每個母親回憶起自己當媽媽的過程,都帶著美好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