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蕾
目前,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腫瘤的治療手段也逐漸多樣化。傳統手術治療的創傷性較大,而放療和化療則有較明顯的副作用,且對正常組織細胞有一定的損害。因此,理想的腫瘤治療方式除了要對腫瘤細胞有較好的殺傷作用,還應盡可能減少對機體正常組織的損害。目前,靶向治療逐漸成為惡性腫瘤治療領域的研究熱點,給廣大患者帶來了更多希望。
靶向治療是在分子水平上,針對明確的致癌靶點,通過藥物或其他手段,干擾、阻斷腫瘤的發生、生長和擴散。和化療相比,靶向治療的精準性更高。當藥物進入體內后,會選擇致癌位點來結合以發揮作用,激活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程序,而不會影響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實現精確治療。但許多人對靶向治療并不完全了解,存在一些認識誤區,下面就為大家揭開腫瘤靶向治療的神秘面紗。
對靶向治療的認識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任何腫瘤都可以采用靶向治療。
事實上,靶向治療的適用人群是相當有限的,因為并非所有的腫瘤患者都能找到靶向位點,也并非所有的靶向位點都有適配的靶向藥物。有特定靶點的腫瘤患者占比并不高,同一部位腫瘤的性質也可能不同。靶向藥物對特定的腫瘤細胞有影響,和腫瘤大小并不相關,所以即使是同一部位的腫瘤,靶向藥物也可能不同。目前市場上的靶向藥物治療乳腺癌、腸癌、黑色素瘤、肺癌、間質瘤等腫瘤更為有效。一般而言,決定患者是否適用靶向治療的關鍵是基因檢測。但腫瘤的發生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不能單靠一種機制去解釋和治療。如沒有找到明確的分子靶點,靶向藥物就不會起作用,甚至可能對治療起到反作用。另外,部分患者可在不經化療的情況下單獨使用靶向藥物治療,但許多情況下,靶向藥物仍然需要和化療藥物聯合使用才能取得較為理想的療效。
誤區二:確定了靶點基因,靶點藥物就可以根治腫瘤了。
臨床發現,有一些患者在服用靶向藥物治療后,復查時仍檢出腫瘤。這是因為靶向藥物和傳統藥物一樣,可能出現耐藥性。分子靶向藥物并不是無所不能的。在目前已開發的靶向藥物中,有少數靶向藥物療效顯著,但大多數藥物單獨的有效率基本為10%~15%,延長患者生存期的時間也有限,原因是大多數腫瘤的發生是多靶點和多環節的調控過程。
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其生長不僅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信號通路各種基因的調控,許多其他因素也直接參與腫瘤生長或間接影響細胞周期等生物過程,給分子靶向藥物的開發和應用帶來了巨大的困難。目前,靶向藥物常與化療藥物或內分泌藥物聯合使用,這樣可以大大提高部分腫瘤的治療效果。
誤區三:靶向治療可完全替代手術或化療的作用。
許多患者認為,只要服用靶向藥物,就不用再接受手術治療。這種認知是錯誤的。靶向治療只是治療方式之一,不能取代傳統的手術、放療和化療。目前靶向藥物的臨床試驗多是基于綜合治療來檢驗效果。只有一些疾病如間質瘤,因化療效果不佳,只能使用靶向治療。目前,手術仍然是治療腫瘤最重要的方法。因此,即使在靶向治療的時代,腫瘤的綜合治療也是基本的概念。
誤區四:靶向治療是完全安全的。
靶向治療副作用較少,但任何腫瘤的治療都不是完全無風險的。靶向治療可引起疲勞、頭痛、腹瀉、肝炎、皮膚干燥、痤瘡、頭發脫色、胃腸穿孔、出血、凝血和傷口愈合障礙、高血壓、兒童免疫抑制等副作用。不同藥物的副作用也有所不同,因此,腫瘤科醫生與內分泌科醫生聯合為患者治療是非常必要的。
正確認識靶向治療的關鍵有哪些?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靶向藥物都是口服的,也有靜脈注射的藥物。患者應遵醫囑正確使用靶向藥物。有些靶向藥物不能單獨使用,需要靶向治療結合化療和內分泌治療才能達到良好的療效。
其次,靶向治療對腫瘤的治療有一定效果,但不能簡單地認為靶向治療是無所不能的。應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正確的藥物類型及劑量。
最后,要保持積極的態度,配合各種治療方法,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