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有些夫妻想要孩子時才發現自己無法生育,經檢查是因為妻子子宮內膜太薄,無法讓受精卵著床安家。在醫學上,成功的妊娠必須具備3個條件:通暢的輸卵管、發育良好的胚胎和容受性良好的子宮內膜。目前認為,子宮內膜厚度≥8毫米且<16毫米最適宜受精卵植入。如果在胚胎著床期子宮內膜太薄,受精卵就不容易在子宮成功著床安家了。
常見病因
子宮內膜薄的原因很復雜,一般常見有以下幾種癥狀。
宮腔感染 最常見的是結核桿菌感染,它可造成子宮內膜的纖維化改變、內膜基底層修復障礙、內膜下血流減少,甚至引起宮腔粘連,使胚胎難以植入。其他病原體,如衣原體、淋球菌等同樣也會損傷子宮內膜。
宮腔操作 既往的宮腔手術操作史,如人流術后繼發感染,特別是多次人流后;宮腔鏡下子宮肌瘤、息肉電切術時熱損傷等均可能會損傷子宮內膜,受損嚴重時傷及內膜基底層,甚至發生宮腔粘連。
不明原因 可能與內分泌狀態、年齡、內膜腺體發育不良、雌孕激素受體缺乏、環境突然改變、工作壓力大等有關。
對癥治療
臨床上,改善內膜薄弱的方法有很多種,首要的還是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對癥治療。
子宮內膜抗炎 如果是內膜結核桿菌感染,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嚴格的抗結核治療,宮腔鏡檢查明確內膜恢復情況良好后再進行助孕治療。
宮腔鏡檢查 通過宮腔鏡檢查,可以發現是否存在宮腔粘連并給予粘連分離,恢復宮腔形態。術后應用雌孕激素序貫治療來預防粘連復發。
激素療法 對于內膜薄的患者,可以選擇使用激素替代周期(人工周期)治療,如每天口服2~4毫克雌激素。
改善子宮血管活性的治療 以低劑量的阿司匹林促進子宮內膜血管生成,增加子宮內膜厚度;己酮可可堿聯合維生素可改善微循環,支持內膜增殖等。
此外,中醫在這方面有很多特色療法,可在有資質的醫院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
內治法 補腎的中藥可以增加子宮的血液灌注量,提高內膜對胚胎的受容性。
外治法 針刺、艾灸的刺激作用可促進子宮血流,疏通經絡,使沖任氣血流暢,腎精充盛,以達到促孕的目的。
一般來說,這類患者絕大多數在經過系統治療后,子宮內膜會達到要求以孕育出健康的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