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利 張哲
關鍵詞: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應急演練
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的愈發重視,教學質量逐年提升,教學配套設施愈發完備,實驗室數量也呈現出逐年增長的發展趨勢。在此背景下,校園實驗室安全事故防控也成為一項重要的發展任務,對于提升校園安全性、保障正常的教學秩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針對校園實驗室安全事故進行全方位的梳理統計,充分了解實驗室中危險化學品的種類,并針對實驗室危險化學品進行安全應急演練,在此基礎上保障校園的安全,提升校園建設水平與質量。
1 校園開展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應急演練的意義
危險化學品是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以及易燃易爆、具有助燃性等特性的物質,對人體、設施以及環境會產生一定的危害。關于危險化學品,我國制定了多項法律法規,涵蓋了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加工、使用儲存、經營運輸以及廢氣處理等過程,由政府各個部門共同監管,保障危險化學品使用的規范性。在校園中,危險化學品主要被用于教學以及科研,而這也是培養教師的科研能力、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校園實驗室中的化學品有量少、種類繁多的特點,多數危險化學品是用于教學實踐的,如果在教學實踐中對危險化學品管理不善,便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所以需要師生群體充分了解危險化學品的正確使用方式和操作要點,進而保障危險化學品使用的規范性,避免出現危險化學品相關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開展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應急演練,確保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在使用階段的安全性,若發生安全事故也能在第一時間有效處理,保障校園實驗室的安全。
2 校園開展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應急演練的必要性
近幾年,雖然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管理越來越嚴格,但是校園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仍然頻發,基于此,需要逐步完善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管理模式,保障校園實驗室的安全。據相關統計,2010—2020年,媒體公開報道的校園實驗室安全事故超過500起,共計造成了99人次傷亡;2016年,東華大學某二年級研究生在演示氧化石墨烯制備實驗的過程中,添加了30 g左右的高錳酸鉀,進而發生爆炸。該事故導致3人受傷,被《中國科學報》報道出來,在當時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影響。據相關人員統計,在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中,火災以及爆炸事故占比為80%;中毒、觸電以及機械傷害等事故占比為20%;化學用品使用、儲存以及廢物處理過程中發生的事故占比接近48%;試劑儲存不規范、違規操作、廢物處置不當等原因直接造成的事故占比62%。由此可見,著重加強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應急管理成為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我國教育部于2019年發布了《關于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到了建立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在此基礎上切實做好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科學管理,并通過安全應急演練的形式增強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保障危險化學品使用的規范性,避免引發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保障正常的教學秩序。
3 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只有對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進行深入分析和了解,才能明確問題的成因,進而制定有效的解決對策,提升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質量和水平??傮w來講,當前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包含以下方面。
3.1 實驗室危險品管理模式不完善
實驗室危險品管理模式不完善是其中一項較為顯著的問題,該問題會影響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使用的安全性并誘發一系列安全事故,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這主要是因為校園實驗室需使用的化學品種類繁多、性質復雜,《危險化學品目錄》中對危險化學品的歸類超過了2 800種,而校園實驗室教學以及科研使用的危險化學品一般也能達到幾十種甚至上百種。這一情況增加了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管理難度,不僅需要完善管理方式,還要加強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院校在對危險化學品進行管理時,通常需要經過申報、采購、入庫、出庫、報廢等管理環節,每一個管理環節都需要設置嚴格的監管規范。然而,部分院校缺乏對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的認知,進而出現管理流程不暢、管理效果不佳、管理體系混亂等問題。正是因為上述綜合性因素的存在,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較大、安全隱患較多,影響了校園的安全性。
3.2 危險化學品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
院校應科學監管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制定完善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切實提升危險化學品管理效果[1]。近幾年,國家應急管理部門對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重視程度逐年提升,各個學校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但是縱觀各學校制定的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大部分存在較高的重合度,沒有根據自身的獨特性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所以出現危險化學品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效果差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不利于提升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水平和效果,甚至可能導致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直線上升。例如,部分校園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中并未說明相關危險化學品標識的具體擺放位置、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內容不全面、與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相關統計標準不同、缺乏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巡檢制度等問題的存在導致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效果不佳、管理質量較差,進而降低了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管理效果。
3.3 缺乏危險化學品安全應急演練
校園實驗室主要是教師進行科研和教學的場所,其中少不了學生和教師的身影。因此,教師和學生群體應充分了解危險化學品的安全風險,由此進行有效防控。此外,師生群體也應了解危險化學品可能引發的事故類型,并且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進行有效處理,這樣才能避免擴大危險化學品造成的事故范圍[2]。然而,部分院校并未積極帶領學生群體開展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應急演練,進而無法有效增強教師和學生群體的安全意識,導致學生在面對突發事故時無法第一時間進行有效處置,或因一些操作失誤威脅整個實驗室的安全,引發更大的實驗室安全事故。因此,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應急演練成為保障實驗室安全的重要一環,對于提高學生群體的操作能力、專業水平也至關重要。
3.4 實驗室人員缺乏危險化學品安全操作意識
由于實驗室人員缺乏危險化學品安全操作意識,對實驗室的安全性產生一定影響,也不利于保障校園的安全。實際上,雖然各個學校制定了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相關制度,但是每一所學校所涉及的實驗室化學品不盡相同,實驗室準入制度以及對危險化學品的管控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進而導致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仍然居高不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實驗室人員的安全操作意識不足,對危險化學品安全操作流程的認知不足[3]。實驗室是教學和科研場所,會有學生和教師頻繁出入,人員的流動導致部分實驗室核驗進出人員身份難度增大,且部分實驗室也未安排專門人員對進出人員進行身份登記,或部分師生安全操作意識不足,在如此寬松的管理下,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很容易發生,影響校園的安全。
4 校園開展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應急演練的策略
為進一步提升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水平,保障校園的安全,需要對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進行科學化管理,保障管理過程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提升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效果。因此,有必要科學設計與規劃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應急演練,通過該項措施有效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將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具體如下。
4.1 科學開展應急演練,完善危險化學品管理模式
為切實提升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水平,科學開展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應急演練,應先科學地組織規劃,再完善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模式,達到提升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效果的目標[4]。相關負責人需要結合實驗室危險化學品應急演練的組織展開形式、組織展開時間、組織展開周期、安全演練標準、參與師生人數等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力求與實驗室相關的人員皆參與其中,使廣大師生充分了解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存在的安全隱患,充分發揮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應急演練的價值。
4.2 提高校園應急演練重視程度,構建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
提高校園應急演練重視程度對于保障校園實驗室安全、實現對危險化學品的規范使用具有重要作用。校園高層管理人員需要逐步加強對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重視,致力于構建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并在此基礎上積極組織開展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應急演練,以此增強全校師生對危險化學品管理的認識,使其在使用危險化學品時做到規范操作,降低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安全風險,保障校園的安全[5]。例如,明確危險化學品標識牌的具體擺放位置、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內容標準、危險化學品的統計標準、危險化學品的揮發性以及制定危險化學品安全巡檢制度,由此實現對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科學管理,排除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隱患,為廣大師生創建和諧、安全的校園學習環境。
4.3 豐富校園應急演練組織形式,建設危險化學品管理體系
豐富校園應急演練組織形式、建設危險化學品管理體系對于提升校園實驗室管理水平、保障實驗室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相關負責人需針對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應急演練的組織形式進行多元化思考,切實保障應急演練組織形式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引導師生群體參與其中。例如,可以每半個月展開一次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應急演練,模擬校園實驗室中有可能產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使師生在模擬演練中知曉哪些緊急情況應該采取哪項措施;也可以在演練中帶領學生群體系統性了解哪些危險化學品具有何種危害,使其充分認識危險化學品意外事故有可能造成的危害,端正學生群體的學習態度,確保學生群體實驗操作的規范性[6]。此外,校園應急演練組織完畢之后,同樣也需要完善危險化學品管理體系,可以逐步加大對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危害性的宣傳力度,通過校園廣播、官方網站、宣傳欄、食堂及圖書館大字報等途徑,使學生群體充分認識危險化學品的危害性,增強師生的安全操作意識,切實建設及完善危險化學品管理體系。
4.4 重視校園應急演練總結反思,強化人員安全操作意識
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應急演練結束之后,需要注重總結和反思的過程??偨Y與反思不僅可以讓師生群體充分認識到實驗室危險化學品規范操作的重要性,還可以讓師生系統性掌握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第一時間應怎樣處理,使師生的操作安全意識得到強化,取得良好的應急演練效果[7]。例如,每完成一次校園應急演練,教師需組織學生進行反思與總結,可以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在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應急演練中完成了哪些演練項目、取得了哪些演練成果,同時細致地分析與反思每一項演練成果具有哪些現實意義、在實際實驗中遇到同種情況應如何進行應急處理。學生討論完畢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走上講臺談談自身的感受與體悟,通過這種形式切實加強學生認知,增強學生的安全操作意識,將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5 結語
保障校園的安全是維護正常教學秩序的重要一環,對于提升教學質量也具有重要的影響。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是威脅校園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針對校園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進行深入研究,并且周期性展開危險化學品安全應急演練,以此逐步引導師生群體知曉在安全事故發生時應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進而保障校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