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工業集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的目標方向,健全科學合理的技能人才管理機制,營造良好的技能人才成長環境,完善多渠道的技能人才培養機制,構建多元化的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格局,創新以能力業績為導向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多渠道多舉措發力,培養造就了一支高技能人才隊伍。兵器工業集團所屬一機集團、武重集團、淮海集團3家單位先后被評為國家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2023年,山西柴油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鑄造廠105車間熱芯盒班組、吉林東光集團有限公司裝配工段航瞄班組2個集體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榮譽稱號。
一機集團:體系化建設技能人才發展通道
近年來,一機集團多措并舉,不斷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激發技能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打造了一支技術過硬、素質優良的技能人才隊伍,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機集團遵循人才成長規律,體系化構建技能人才成長通道。研究出臺新時代“一機工匠”培育工程實施方案及“1+N”制度體系,明確選拔培養、激勵考核等10項措施,縱向建立從初級工到首席技師10級通道,橫向貫通“技能—技術”“技能—管理”職業通道,實現技能人才“不同的賽道、同樣的精彩”,2022年評聘兵器工業集團首批首席技師、特級技師共14名。
在技能人才培養上,一是賽場競馬“選”才。把技能競賽作為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長通道,每年舉辦多工種“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特別是受益于兵器工業集團常態化開展的職業技能競賽廣闊平臺,一批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近4年有17人進入兵器工業集團職業技能競賽前三名,12人在內蒙古自治區職業技能競賽中奪冠,2020年有8人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2022年有4人進入全國職業技能競賽前20名,18人進入全國機械行業班組長大賽決賽。二是創新方式“育”才。致力于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技能人才“高地”,建成占地2萬平方米,有6個實訓中心、100多臺套設備的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以夯實人才隊伍基礎和培育緊缺人才為重點,健全多層次多類型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導師帶徒,建立絕技絕活傳承機制,聯合職業院校開展訂單培養,每年引進近百名優秀畢業生。將有潛力的技術人員、新入職大學生充實到班組進行鍛煉,不斷淬煉打造“雙師型”人才。三是搭建平臺“鑒”才。建立、完善技能等級評價體系,及時晉升職業等級,抓住兵器工業集團成為首批職業技能等級自主評價試點央企的重大機遇,掛牌成立北方至信內蒙古分中心,2020年至今,共完成37個職業2 000余人次的社會培訓評價和92個職業5 000余名職工的自主認定工作。
武重集團:多渠道激發技能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武重集團大力實施新時代人才強企戰略,通過構建技能人才成才通道,搭建技能人才成長平臺,為打造機床行業創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提高站位,頂層設計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實施了“335”人才發展戰略,通過配套制定技能人才管理、一線大學生班組長選聘、導師帶徒、多能工培養等一系列制度,構建了有利于技能人才培養和作用發揮的制度體系。實行“項目+人才”“技師+工程師”模式,把培養青年技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設高層次技能人才隊伍,配套制定關鍵技能人才管理辦法和武重工匠選樹管理辦法,建成技能大師工作室6個。2017年以來,工作室累計開展技能攻關187項,為企業創造直接經濟效益3 300余萬元,定向培養關鍵崗位優秀技能人才220人。
二是創新模式,促進技能人才技能水平提升。先后與11所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合作,采取導師帶徒、訂單班、頂崗實習等方式,拓寬技能人才培養、引進渠道,為1 800余名學生提供就業見習機會,并從中擇優招錄了一批員工。選派優秀技能人才到院校研修交流,促進技能人才知識更新與技術創新、產業升級要求相適應。持續深入開展師徒結對的“傳幫帶”工作,一方面將帶徒授藝納入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武重工匠及以上高層次技能人才年度工作責任書,另一方面選拔經驗豐富的技能骨干和優秀青年技工結對培養。
三是創新機制,不斷激發技能人才快速成長活力。完善技能人才發展通道,在高端裝備產業發展的各領域構建“武重工匠—武重技能帶頭人—中國兵器關鍵技能帶頭人—中國兵器首席技師”的技能人才發展體系,打造了一支由高級技師62人、技師231人、高級工687人組成的結構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隊伍。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每兩年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大賽和創新大賽,對競賽成績優異的選手進行表彰獎勵,選送參加更高層次的技能大賽,不斷激發技能人才快速成長活力。
四是創新激勵,健全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建立了基于高技能人才崗位價值、能力素質和業績貢獻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推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技能人員項目承包制,設置技術攻關獎勵、師帶徒獎勵等激勵包,技能人才收入逐年增長。
淮海集團:“六個機制、五大平臺”構筑技能人才成長高速通道
淮海集團始終將技能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放在重要位置去研究、去推進,通過完善“六個機制”、搭建“五大平臺”,促進高技能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能人才保障。
在機制建設上,一是建立了縱橫結合的組織機制。縱向明確從公司領導、職能部門到各基層單位在技能人才培養上的責任,橫向推進“項目+團隊”的運行機制,實現跨部門協作,上下一體、協同發力。二是建立了完善的流程管理機制。出臺了一系列技能人才培養和管理制度,明確了技能人才隊伍頂層設計、培養管理、高層次人才選拔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和標準,實現了透明化、規范化操作。三是建立了因人適用的選人用人機制。結合公司戰略發展要求與年度生產經營任務安排,明確專業缺口,引進獲得省級以上技能大賽獎項的高技能人才,確保引進人才質量。四是建立了“兩縱兩橫”的職業發展機制。暢通“技能人員—技能骨干—公司級關鍵技能帶頭人—中國兵器關鍵技能帶頭人—中國兵器首席技師”發展通道,搭建新八級工職業技能評價通道,暢通“技能—技術”雙向發展通道,搭建了技能人才多維發展的“立交橋”。五是建立了清晰明確的考核機制。以創新成果和人才培養為重點,在骨干人員績效管理中全面推行“一人一策”契約化、清單式管理。六是建立了物質與精神并重的激勵機制。薪酬增量向關鍵技術崗位和高技能人才傾斜,不定期組織召開高技能人才家屬座談會,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為技能人才宣傳造勢,營造關心、關愛人才的環境。
在平臺搭建上,一是建設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搭建技能人才培訓實戰平臺,打造兵器工業集團高技能人才孵化輸出的育才基地。二是開展職業技能大賽,搭建技能展示、素質提升平臺,連續20年組織了43個職業(工種)的職業技能大賽,35人次在國家級技能大賽中獲獎,113人次在省級一類技能大賽中獲獎。三是組建技能大師工作室聯盟,搭建技術攻關、技藝交流平臺,跨工種、跨區域組建了由24個技能大師工作室組成的全國第一個技能大師工作室聯盟。四是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搭建技能人才進階平臺,1 998人晉升了職業技能等級。五是創新攻關,搭建揭榜掛帥、改善增效平臺。開展揭榜攻關、科研擂臺、“五小”競賽等活動,有效激發了技能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近年來解決國家重點高新項目難題30余項,創新成果百余項,累計創造價值上千萬元。
山西柴油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鑄造廠105車間熱芯盒班組:柔肩擔重任、匠心鑄優品
中國兵器山西柴油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鑄造廠105車間熱芯盒班組共有職工15名,女職工12名,占比80%。這支“巾幗團隊”常年奮戰在作業環境最艱苦的鑄造一線,堅持用匠心打磨技能,用高品質、高技能服務生產,2023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榮譽稱號。
提升素質鑄匠心。熱芯盒班組承擔著企業重點產品的制芯工作。為了提高技藝,他們通過開展“一日一學、一日一抽、一月一考”等互學互助活動,全面提升崗位技術水平,12位女職工個個都能獨當一面。2022年,熱芯盒班組申報QC成果1項,黨員創新工程3項,“五小”成果1項,全年提出合理化建議42條,節創價值約13萬元。
注重質量守匠心。制芯工序在鑄造生產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確保澆注工序順利進行的關鍵,被稱為鑄造的“神經系統”。制芯的任務量每天是100多套,每制一個芯子都要把幾十根芯骨準確無誤地嵌入復雜的芯盒,芯骨嵌入位置的深淺偏差都會導致鑄件缺陷甚至報廢。為了保證質量,她們總是千方百計地把芯骨放到最佳位置,組芯、修芯、打磨、修整……她們的手上滿是老繭,但她們以女性特有的細心堅守匠心,以長滿老繭的雙手練就的高超技藝保證型芯的尺寸精度。在她們的努力下,熱芯盒班組的班產量由原來的每天90套提高到每天150多套,良品率由87.66%提高到95.34%。
甘于奉獻踐匠心。熱芯盒班組的女職工們肩負著社會和家庭的雙重責任,但是為了熱愛的事業,她們常常早來晚走,主動放棄雙休日,把事業放在了家庭的前面,用甘于奉獻的精神踐行匠心。2022年,中車集團齒輪箱體的任務節點急,工作量大,每天要生產100多件模具才能保證澆注進度。由于設備能力不足,要保證節點,等不到近200℃的模具完全冷卻,就需要進行數次更換,但她們沒有一個人請假退縮,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了生產任務。
她們用柔肩扛起責任,用人民兵工的底色點亮“巾幗玫瑰”那一抹紅,在自己的崗位上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吉林東光集團有限公司裝配工段航瞄班組:“大師”班組為企業發展添動力
中國兵器吉林東光集團有限公司裝配工段航瞄班組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班組。之所以不尋常,一是班組從事的工作不尋常,專門進行高精尖光電儀器的總裝總調,產品領域廣、生產工序多,從零件上線到整機交付的所有環節都要參與。二是班組成員不尋常,航瞄班組現有成員18人,其中女職工11人,高級工程師2人、高級技師13人、中國兵器關鍵技能帶頭人2人,匯集了各級技術能手、工匠、勞動模范、技能帶頭人,被職工們稱為“大師”班組。
該班組近年來在先進航空相機裝調技術中不斷創新突破,以過硬的技術先后生產出高質量航空相機上百臺,保持較高的交付紀錄,獲得主機廠和用戶的一致好評。一直以來,航瞄班組扎實做好員工的崗位練兵技能培訓工作,大力開展“大師工作室員工微課堂”活動。為了方便員工利用“碎片化”時間提升知識儲備、職業技能,該班組打破傳統的線下培訓模式,探索“互聯網+技能培訓”模式,滿足員工多樣化、個性化的培訓需求。通過“過五關”業務素質提升工程,使班組成員無論是理論知識、實際操作技能還是應對緊急任務,都能達到單兵勝任的要求。航瞄班組的女職工們以“尊嚴和價值源于誠實的勞動”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更是把技術的傳承與創新當作責無旁貸的責任。多年來,班組全員參與技術創新活動,自行設計制造工裝夾具100余項,完成工藝科研項目及創新創效項目20余個,多個項目獲得省市級優秀技術創新成果獎。
航瞄班組的女職工們用柔弱的身軀肩負使命,拼搏奉獻,用青春、熱情與智慧撐起了企業發展的半邊天。2023年,在全國五一巾幗獎表彰大會上,航瞄班組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