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探索數字化稅務解決方案。敬宗儒作為全球頂級會計師事務所的高級經理,在數字化財務轉型方面頗有建樹。敬宗儒曾多次作為全球大型項目的負責人,協助客戶通過數字化手段和流程變革,提升運營效率與質量。此外,他也擅長應用流程改進、智能自動化和大數據技術等支持財稅等運營部門的轉型。
打造數據洞察平臺,解決企業業務問題
企業建立數據中臺是實行數字化轉型的標志,數字化轉型正從流程優先轉向數據優先。敬宗儒參與打造的數據洞察平臺提供端到端的專業化服務,為企業解決了不同業務領域的數據問題,諸如精準營銷投放、物流網絡規劃以及門戶網站線上用戶行為分析等。敬宗儒認為,數據作為企業管理和價值挖掘的抓手,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的作用十分顯著。
該數據洞察平臺是敬宗儒帶領團隊與微軟Azure團隊合作,基于Azure豐富的數據服務組件,結合團隊多年專業數據業務應用經驗,貼合實際業務場景,從數據的“收”“存”“管”“用”著手,并結合AI(人工智能)建模與流計算輸出,形成企業需要的數字化功能,最終被應用到企業多樣化的商業場景中,滿足企業數字化洞察與決策需要。
數據洞察平臺支持各種格式和形式的數據,結合使用了云服務商數據湖服務的組件,將各類流數據、音頻視頻數據、圖像數據以及結構化數據等,通過特定的“數據傳輸解析”方式,按數據使用的頻度和不同應用場景,分別存儲在不同應用分區內。根據業務方的不同需求,獲取不同數據,最終被應用于數據服務、即席查詢、機器學習、商業智能報表等“數據消費”場景中,從而完美解決問題。
在幫助某國內知名大型輸配電裝備制造集團開展業財融合分析項目時,敬宗儒在前期充分分析了客戶的痛點及需求。該客戶在國內擁有多個制造基地,在海內外擁有多家分支機構。為應對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需要重新整合管理并推動相關的管理體系建設。
敬宗儒在調查時發現,客戶集團出具經營分析報表的效率很低,且不能起到指導作用。因為各板塊、各部門都是依據自己的管理體系設計指標,缺少統一規定,因此造成了系統集成度弱、數據標準不統一的問題。敬宗儒指出,究其原因還是客戶集團缺少統一的數據平臺。
在找到問題所在后,敬宗儒利用數據洞察平臺,帶領團隊幫助客戶集團構建了“從業務到財務、從集團管理到業務執行”的完整指標體系,大幅提升了數據的質量,使數據可以反映業務執行情況和財務狀況。
將RPA與智能應用業務結合
助力內部審計轉型升級
為解決銀行業內部審計周期長、重復工作量大的業務痛點,敬宗儒帶領團隊在現有的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與AbB(智能應用業務)相結合,使RPA系統開始向認知自動化方向進化。新的RPA系統,不但能根據既定規則對保存在系統中的各流程性文件進行自動化抓取,而且不受系統基礎架構、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可以采用郵件形式向審計經理自動匯報審計資料。最重要的是,該款RPA系統可以對遇到的問題進行報錯,使審計經理能及時了解由于系統變更而帶來的問題,從而對系統進行及時更新。
這款RPA得益于其跨系統、跨平臺的強大擴展性,目前已經可以與智能合同審閱技術和OCR(光學字符識別)技術等進行深度整合,實現高效獲取審計資料、識別并分析銀行信貸合同和開戶資料等非結構化信息,并與業務臺賬等結構化數據進行勾稽、對比,自動生成內部審計底稿及初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據敬宗儒介紹,在某銀行的概念驗證案例中,這款RPA系統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審計人員的溝通成本和文字工作量,使審計人員能將更多精力放在銀行的新業務上,更好地發揮銀行內部審計部門的作用,促進監管合規,從而協助銀行達成戰略目標。
此外,敬宗儒還參與研發了HCP/HCO智能費用審核機器人。在接收到報銷申請單后,智能費用審核機器人會依據預先設定的流程獲取系統數據與單據影像,并根據輸入的數據對單據進行分類,從中抽取審核所需要的信息,最后通過比對系統數據與單據信息輸出審批結果。審批通過的單據將會交付財務記賬,審批不通過的將會反饋給人工進行二次審核,從而實現端到端的費用審核自動化。
未來,敬宗儒表示,他將持續帶領團隊深耕智慧財稅領域,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進一步提高企業工作效率,幫助企業構建新型業務模式,完成數字化流程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