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精神的本質是創新
創新是商業永續的必然途徑,而企業家是創新的代名詞。在這個論斷中,我最喜歡引用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深刻剖析,即企業家內在對利潤的沖動,外在對競爭的壓力。這就是企業家精神的根源,因為企業家天生要追逐利潤,追逐利潤的手段就是充分競爭市場中的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帶來利潤,只有創新才能推動科技的進步和發展。企業家精神的本質就是創新。
每個企業家都希望把企業做大,其中,“連鎖”是一個最好的做大企業的方式,當年的雷履泰就把票號做到全國,乃至全世界。
還有一個做大公司的方式是“杠桿原理”。房地產、金融等產業最具有杠桿特質。杠桿是用別人的錢去賺錢,涉及一個比例,即你的錢占多少,別人的錢占多少,這就有了《巴塞爾協議》,有了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此外,還有復利。如今,長期主義是一個時髦的詞,所有企業家都說要做長期主義者,但大家對長期主義的認知仍然不夠。長期主義的本質是要體現復利,沒有復利的長期主義就不叫長期主義,不體現復利原理就沒有大的商業上的成功。
當然,不管是連鎖、杠桿還是復利,最重要的還是創新。人類進步到今天,從蒸汽機、內燃機、電,到計算機、個人電腦、互聯網、無線互聯網、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無不體現了技術創新對人類經濟、文明、認知的推進。蒸汽機是人類現代文明的起點,它是一種生產方式;在農業社會,宗族成為生產方式的最高形式;到工業社會,血緣關系被徹底解構;到現代社會,公司制度開始推行,公司制度中沒有血緣關系,只有員工關系、職業經理人關系、股權關系。所以,創新是本源,生產方式決定一切,蒸汽機的偉大之處就在于開啟了現代的生產方式。如今,不論是做學問、搞藝術,還是做企業,要想永續發展,都需要不斷迭代,不斷創新,尋找生命的第二曲線。
推動創新一定要帶來效率
在商業創新中,我堅持六個字:安心、便捷、實惠。讓保險安心、便捷、實惠,讓人們健康、長壽、富足,是泰康所遵循的原則。
福特先生是現代工業文明的祖師爺,他受肉聯廠宰豬流水線的啟發,開創了大規模流水線的生產方式,使商業成本大大下降。福特T型車是福特公司最偉大的車型,福特先生希望他的工人也能夠買得起他的汽車,那時工人工資是一兩美元每天,1914年他把工人工資提高到5美元每天,到1925年,T型車的價格降到260美元每臺,工人們兩個月的收入就可以買一輛汽車。
所以,商業創新的本質是便捷和實惠。如今,智能手機也凸顯了這個特質。智能手機改變了一切,它讓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自媒體,都可以跟世界各地的人產生連接。智能手機的偉大之處,是把人們的生活凝聚在一個小小的手機里,試圖解決人們面臨的所有問題。這也是企業家創新給社會、人類帶來的福祉。現在有很多人喜歡標新立異,但大家一定要明白,作為企業家,推動創新一定要帶來效率,一定能方便客戶,不遵循這兩個原則意味著你的創業創新沒有生命力。
30年前有一句話很時髦——創新就是率先模仿。如今,中國已經進行了四十多年的商業實踐,誕生了很多世界級的偉大公司,可以說,中國整個企業家群體及商業體系已經從模仿創新進入到自主創新時代了。
當年,“92派”中的田源去美國學習期貨,然后,他把期貨帶到中國,成為期貨行業的創新者;毛振華看到美國的穆迪評級后,做了中國的評級公司;我在電視上看到蘇富比、佳士得拍賣現場那遙不可及的場景,夢想自己創辦一家類似的藝術品拍賣行,于是有了嘉德。這些實踐是典型的模仿。期貨、信用評估、拍賣,包括搜索、電商、社交都是在模仿美國。然后到了模仿創新階段,例如,支付寶、微信、高鐵等產品則是集別人技術的同時加以中國化。最后,抖音、光伏、新能源汽車,以及泰康開創的長壽閉環等創新才意味著中國進入到了自主創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