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豪
全球經濟不斷變化,使企業面臨市場價格波動、供應鏈不穩定和采購成本上升等諸多挑戰。套期保值是企業的一種風險管理方法,通過在未來進行對沖交易,降低價格波動對公司產品及原料采購成本的影響。套期保值作為一種常用工具,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面對不確定性和變化,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套期保值在公司生產與采購中的作用
降低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當企業在生產產品或采購原料時,市場價格波動可能會對其盈利能力和經營穩定性造成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通過套期保值來降低市場價格波動風險。
假設A公司是一家生產鞋類產品的企業,其需要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橡膠。由于市場價格波動幅度較大,A公司面臨著原料采購成本的不確定性,這可能導致企業的盈利水平下降。為了降低市場價格波動風險,A公司決定采用套期保值策略。
2月初,當時現貨市場天然橡膠價格為24500元/噸,A公司結合生產經營計劃和目標利潤,確定了原料的采購計劃和預期用量。隨后,公司對橡膠價格的分析研判,決定使用遠期期貨合約作為套期保值工具,以鎖定未來的橡膠價格。為此,A公司選擇買入8月份天然橡膠期貨合約100手(每手10噸),成交價格為26000元/噸,對其未來生產所需的1000噸天然橡膠進行套期保值。
7月,天然橡膠現貨價格跌至20500元/噸,該企業按此價格購入現貨1000噸,與此同時將期貨合約對沖平倉,成交價格為22500元/噸。由于現貨價格下跌幅度大于期貨價格下跌幅度,期貨市場虧損3500元/噸,現貨市場盈利4000元/噸,兩者相抵后凈盈利500元/噸。通過套期保值,該企業天然橡膠的實際購入價為現貨市場實際采購價格加上期貨市場每噸虧損價格,即24000元/噸(20500+3500=24000元/噸),與2月初相比,采購原料每噸節約了500元,獲得了比預期更理想的采購價格。
A公司通過在期貨市場上購買對應數量和交割日期的橡膠,鎖定了未來的采購價格。企業能以預定的目標價格購買到原料,降低了采購成本。通過采取套期保值策略,A公司成功降低了橡膠的采購成本風險,優化了產品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盈利水平和經營穩定性。
提高采購成本效率。當企業在采購原料或者生產產品時,價格波動可能會對企業的采購成本產生負面影響。為了降低這種風險并提高采購成本效率,企業可以采用套期保值策略,通過對價格波動進行有效管理來優化采購成本。假設X公司是一家生產家具的制造商,其主要原料之一是木材,價格受市場供求和季節等因素的影響波動較大。為降低木材采購成本的波動風險,X公司決定采用套期保值策略管理木材價格風險。首先,X公司計劃在幾個月后購入一批木材,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和價格分析,并了解木材市場的供需情況、價格歷史趨勢后,為了抵御原料價格上漲風險,X公司決定采用期貨合約進行套期保值。通過與專業的金融機構合作,購買足夠數量的木材期貨合約,以鎖定未來期貨價格,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木材價格上漲的風險。
套期保值優化公司生產及采購成本的路徑
企業在實施套期保值和成本優化策略時,需要綜合考慮市場情況、供應商關系、內部協同等因素,通過設定明確目標,更好地實施套期保值和成本優化措施。
進行數據分析與市場調研。公司需要進行詳細的數據分析和市場調研,了解產品和原料的市場價格走勢、價格波動風險以及供應商的供應能力等情況。這包括對歷史價格數據的分析、市場趨勢的研究等,從而全面了解市場情況。
進行風險評估與目標設定。公司需要對市場進行風險評估,并設定明確的套期保值和成本優化目標。這包括確定公司的風險承受能力、套期保值的比例和期限等。同時,公司還需要考慮自身的財務狀況、市場前景等因素,以確保制定的目標符合整體戰略和經營需求。
選擇套期保值策略。選擇套期保值策略,需要結合企業經營性質,同時還要參考企業成本和經營利潤目標,并進行風險評估。常見的套期保值工具包括遠期合約、期貨合約、期權合約等,確保了解其操作規則和風險特點后,再進行選擇。
實施套期保值策略。一旦確定了套期保值策略,公司就要按照事先設定的計劃實施,包括選擇合適的交易平臺或經紀商、制定操作計劃和執行策略等。同時,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及時跟蹤市場價格變動,及時調整保值頭寸,確保實施效果符合預期。
評估與改進績效體系。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績效評估體系,對套期保值和成本優化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和監控,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改進和調整,以不斷優化套期保值和成本優化策略。這包括監控和評估套期保值的實施效果、分析成本優化措施等,及時對策略進行調整,以適應市場變化和保證供應鏈的持續、穩定。
例如,白糖期貨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標準化期貨合約,可以用于交易和套期保值。白糖期貨的價格與現貨市場的價格存在較高相關性,因此白糖企業可以借助白糖期貨進行套期保值。
假定2020年10月,某制糖企業持有10000噸白糖庫存,該企業擔心白糖價格下跌,影響企業銷售利潤,因此考慮利用期貨市場進行賣出保值,一旦現貨價格下跌,期貨市場的盈利就可以抵消現貨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當時的現貨價格為2680元/噸,該企業10月份賣出SR03合約1000手(10噸/手),成交價為2660元/噸。到了12月,現貨價格下跌至2580元/噸,期貨價格下跌至2530元/噸,該企業選擇銷售現貨,同時平倉期貨。由于現貨市場下跌幅度不及期貨市場,現貨市場虧損100元/噸,期貨市場盈利130元/噸,該企業實際銷售價格為12月現貨價格加上期貨平倉盈利,即2580+130=2710元,較好地規避了價格下跌風險。
假設12月現貨價格上漲至2800元/噸,期貨價格上漲至2780元/噸,該企業選擇銷售現貨的同時平倉期貨,則該企業在現貨市場實現盈利120元/噸,期貨市場實現虧損120元/噸,兩者盈虧完全相抵,即該企業實際銷售價格為SR03合約開倉價格為2660元/噸,該企業通過賣出保值提前鎖定了銷售利潤,規避了價格波動風險。以上是白糖企業如何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的案例,該案例說明了不同市場情況下,企業如何通過套期保值規避價格風險,提高企業的穩定性和盈利能力。
套期保值和成本優化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幫助企業降低市場風險、提高采購效率和降低成本。通過深入了解市場、設定明確目標、采取合適的套期保值策略、優化采購合同、提高內部協同以及持續改進和監控等,企業可以實現持續的業務增長和盈利。因此,企業應該認真考慮套期保值和成本優化的路徑,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