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哈弗新能源全新序列下的全新車型,哈弗梟龍MAX采用顛覆哈弗傳統車型的外觀設計,以戰斗機為靈感,打造更加年輕、簡約、科技的全新產品形象,推動哈弗品牌全面進入新能源和數字化時代,重新樹立哈弗品牌新能源SUV形象。
車身多處細節采用如同戰斗機一樣的低風阻線條設計,展現出被擊破長空般的動感曲線,時尚與動感兼具,更加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需求。前燈被官方稱之為巡獵鷹眼前燈,靈感來自戰斗機的飛行姿態,充滿氣勢與威嚴感,擁有不錯的光照度和辨識度。激光網狀格柵則取自戰斗機用于偵察及定位的最新激光技術,更具科技感及時尚感。尾部的云尾閃鉆式尾燈如同兩條閃鉆的弧線,點亮星空,有效提升品質感,更具辨識度。
近年來,自主品牌的產品力越來越強,那么還有哪些短板阻礙著你去選擇呢?
馬爽
執行主編 Editor-In-Chief
不可否認,自主品牌近些年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動力系統方面,都有著長足的進步。純電驅動系統、混動系統方面更是彎道超車,跑到了合資品牌的前面。但我個人覺得自主品牌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為了“過度” 滿足消費者的“廣泛”需求,導致產品個性不強,同質化嚴重,過于“內卷” 了!
徐博英
測試總監 Test Director
產品命名和規劃。以長城汽車為例,哈弗H系列、狗系列,魏牌拿鐵、瑪奇朵等命名雜亂,無法讓人短時間內理清產品規劃和定位,這一點合資品牌或進口品牌就顯得更為老道。對于消費者來說,等同于設立了一道無形的門檻,令人望而卻步。
宋衛東
首席編輯 Chief Editor
自主品牌發展很快,但沒有跟上國際視野,明顯短板就是多品牌戰略,且它的弊端早已顯現,讓消費者無從下手。以前的汽車消費者對汽車產品有一定的品牌忠誠度,所以同一公司保留了多品牌以滿足不同客戶,以美國汽車公司最為明顯。如今消費者變得聰明了,多品牌戰略已成過去。
陳熙
試車編輯 Editor
技術越來越先進、動力越來越強、油耗越來越低,這些可喜的成績讓我們看到了自主品牌的強勁優勢。但越是先進的技術產品,它的可靠性與后期的維修保養成本不免會讓我們產生疑慮。傳統的內燃機很多小店都會修,但那些多擋DHT變速器的動力總成很多都有獨家專利,壞了之后是否需要付出更多的金錢和時間,才是消費者所關心的。
走進駕駛室,哈弗梟龍MAX采用了異形中控臺設計,并搭配了同級少有的12.3英寸全彩液晶儀表、中控屏和副駕屏,三塊屏幕獨立設計,各自承擔專屬的顯示內容。讓旅行成為一種享受。懸浮式中控臺設計較為特別,兩側預留有放置手機的區域,其中左側具有50W無線充電功能,并且在下方設計有散熱風扇。如果右側也支持無線充電就好了。中間及底部遍布有實體按鍵,操作手感和布局設計合理。此外,參照SAE95%人體工程學設計的座椅提供了良好的乘坐舒適性,并且在車輛轉彎、并線過程中,可以為駕乘者提供更好的包裹感和支撐性。
1 內飾設計具有原創性,科技、實用性兼備,質感出色
在儲物空間方面,哈弗梟龍MAX車身長、寬、高及軸距分別為4758、1895、1725以及2800mm,是一款典型的緊湊級SUV,車內空間卻達到了中級SUV水準。行李廂在正常情況下空間容積為551L,后排獨立座椅靠背折疊且放平后,拓展出的空間長度為1783mm,寬度為1445mm,高度為 693mm,容積為1377L。
2 座椅參照SAE95%人體工程學設計,具有較好的舒適性表現3 軸距為2800mm,后排空間表現充足4 在常規模式下,行李廂空間為551L
5 三塊顯示屏獨立設計,各司其職,副駕駛屏幕負責影音娛樂6 中控臺被50W無線快充占據,可惜右側為儲物格
在安全性方面,哈弗梟龍MAX頂配車型搭載22個智能傳感器,可實現全路況、全時段、全天候的主動式行車安全防護,更能感知細小的障礙物,從而主動預警,避免危險的發生。在日常通勤、遠途旅行場景下,系統可提供包括ACC全速域自適應巡航、智慧巡航、撥桿變道(HWA)、智能過彎、智慧躲閃主動緊急制動、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緊急車道保持輔助等,實現L2+級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另外,還有移動哨兵全景監測、540°全景環視影像(360°環視+180°透明底盤)、全場景自動泊車系統、以及C-NCAP五星結構設計標準車身的被動安全設計為哈弗梟龍MAX一路保駕護航。
作為長城全新Hi4智能四驅電混系統的首搭車型,哈弗梟龍MAX的動力系統由1.5L混動專用發動機、70kW前驅動電機集成兩擋DHT變速器、150kW后驅動和低內阻鋰離子動力電池組成。系統綜合功率為205kW,系統綜合扭矩達到585Nm,作用在整備質量為1980kg的哈弗梟龍MAX上,0~100km/h加速時間僅需6.8秒,WLTC綜合油耗僅需1.78L/100km,饋電油耗也做到了5.5L/100km。
那么,作為全新構型的Hi4與檸檬混動DHT有何區別?
檸檬混動DHT采用P1+P3架構,其中P1為發電機,P3為驅動電機,在與混動專用發動機、定軸式變速器、雙電機控制器和電流轉換器等協同配合下,實現了EV、串聯、并聯和能量回收等多種動態工作模式,但始終為前輪驅動。若在此基礎上實現四輪驅動,則需要在后軸處增加驅動電機,形成三電機四驅結構。不過,這樣會增加成本和重量,使得整套系統變得更加復雜,于是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誕生了。
全新Hi4中,H(Hybrid) 代表混動,i(intelligent)代表智能,4代表(4WD)四驅系統。使用P2電機來取代檬混動DHT中的P1+P3電機布局,并在后軸位置增加P4電機,可以實現純電后驅、純電四驅、串聯后驅、1擋直驅、2擋直驅、并聯兩驅、并聯四驅以及單軸或雙軸能量回收共9種模式的智能切換。相比于以往混動系統集中于車輛前橋的構型,擴大了雙電機串并聯混動構型的使用場景。
在技術細節方面,哈弗梟龍MAX所搭載的1.5L混動專用發動機采用阿特金森循環、缸內直噴、350bar燃油噴射系統、缸蓋集成排氣歧管、電子水泵、電子節溫器、高能點火、冷卻EGR系統等技術,熱效率達到41.5%,最大功率為85kW,最大扭矩為140Nm。
1 Hi4智能四驅電混系統,動力充足且平順,WLTC油耗僅為1.78L/100km2 搭載33kW直流快充,30%至80%充電僅需26分鐘,還帶有3.3kW放電功能
前驅動電機與兩擋混動專用變速器組合,形成類似于P2的混動架構。前驅動電機采用Hair-pin扁線繞組技術,可輸出功率70kW,傳動效率達到98%。兩擋變速器采用定軸輪系、輕量化設計,低諧波電機與高重合度軸齒組合實現全工況低噪音運轉。后驅動電機同樣采用了Hair-pin扁線繞組技術,并集成低拖曳減速器,總成工況效率≥88.6%,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50Nm。
Hi4提供19.94kWh或27.5kWh兩種容量的低內阻動力電池,可實現100公里以上的純電續駛里程。電池采用疊片雙極耳設計、NCM多晶材料電芯正極等材料,抗阻性優于同行技術,能量密度高,自身熱損耗小,電池循環壽命高。其快充能量效率達到97%,常溫環境下SOC電量從30%充至80%,小于30分鐘。
3 前燈設計靈感來自戰斗機的飛行姿態,充滿氣勢與威嚴感4 云尾閃鉆式尾燈如同兩條閃鉆的弧線,十分醒目
5 19英寸輪圈造型硬朗,但是尺寸有些保守
坐進駕駛室,按下START按鍵,哈弗梟龍MAX在點亮儀表后便可掛入D擋起步,在城市路況60km/h時速中,以智能混動模式駕駛,Hi4系統會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以純電兩驅模式運轉,此時哈弗梟龍MAX與純電動SUV無異,整體能夠營造出按鍵、平順和動力響應迅速等特點。即便是遇到加速、爬坡等工況,兩驅會變為四驅模式,并且依然能夠感受到電動機充足的動力儲備。當系統判斷出車速達到發動機最佳工作效率區間時發動機才會啟動,通過油門開度的大小來判斷以串聯模式作為增程器為后輪驅動電機供電,還是以1擋直驅模式通過DHT變速器驅動前輪。在這三種模式的轉換過程中,動力輸出始終能夠保持平順,并且發動機噪聲也并不突兀。
當駕駛梟龍MAX進入高速路段巡航時,混動系統進入2擋直驅模式,此時混動專用發動機在高效區間運轉,以并聯兩驅或者并聯四驅在為車輛提供可靠的驅動力和操控性的同時,用剩余動力為電池充電。同時,前、后軸均可以進行多擋可調的能量回收,并且可以支持純電動車才有的單踏板模式,極大提升了駕駛體驗和動能回收效率。
當然,Hi4在實現四輪驅動的同時,最重要的還是提升了車輛的駕駛安全性和操控性。其所搭載的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可以通過分析駕駛者動力需求、車速、駕駛模式、道路坡道、方向盤轉角、電機轉速、橫擺角速度等駕駛員操作及車輛狀態信息,并融合攝像頭、雷達等路況信息,智能識別不同的用車場景,進行最優的前后橋扭矩分配,全時域、全場景進行最優的前后橋扭矩分配,實現整車經濟性、動力性及操穩性的完美平衡。
在最為常見的過彎場景下,通過智能前后橋扭矩分配策略與車輛動態控制系統(VDC)融合,智能修正車輛行駛狀態,實現入彎時精準增加后軸扭矩,實現快速入彎,轉彎時實時測算行駛軌跡與駕駛者意圖的匹配度,循跡性強,出彎時增加前軸扭矩,提高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