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春 宋 慧 許宏東
新時期我國校園足球發展現狀與優化路徑*
王永春1宋 慧2許宏東1
(1.江蘇省連云港市班莊中心小學,江蘇 連云港 222132;2.江蘇省連云港市班莊中心幼兒園,江蘇 連云港 222132)
運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對新時期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研究認為,當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工作中存在政策可操作性不強、發展主體以政府為主導、發展對象選擇不合理、發展內容缺乏層次、發展模式不清晰等問題。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的制約因素可以歸結為:發展觀念較為落后、發展制度尚未健全、發展資源缺乏保障等。對此提出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的建議策略: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加強發展的制度建設、夯實發展的資源保障。
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現狀;制約因素;發展策略
2014年底,教育部正式牽頭負責主導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經過四年多的改革發展,現已形成了由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高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校園足球試點縣區、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共同構成的“四位一體”的推進格局。其中,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建設作為“把重心放在基層、放在學校[1]”的核心要務被反復提及。隨著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布局數量不斷增加,政府部門的資源投入也必將不斷擴大。然而,已掛牌命名的學校是否真正落實足球特色辦學的要求,是否有效利用國家的支持性資源,是否存在“以次充好”的現象等問題無法得到科學的解答,究其原因是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加之,目前對于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的研究多數只是從宏觀層面指出現存問題,缺乏結合實踐的深入探討。另外,發展作為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監督管理與績效評價的重要手段,其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依然匱乏。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本文旨在結合學校發展的相關理論以及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實踐,以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的現狀為研究起點,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并提出應對策略,以期為政府部門出臺相應的政策提供理論參考。
1.1.1 學校發展的相關政策
國家對以學校為基礎的教育發展工作十分重視,以全國人大、國家中長期教育和改革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教育部等發文機關為代表,出臺了一系列涉及學校發展制度的政策法規(如表1所示)。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明文規定直接將學校教育發展提升至法律層面,是目前學校發展領域位階最高的指導性文件。由此可知,國家已將學校發展工作視為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校發展的重要舉措。但各項文件中的內容多以原則性規定為主,缺乏針對發展工作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仍需結合發展實踐進一步研究與完善。

表1 現有涉及學校發展的主要政策文件匯總
1.1.2 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相關政策
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隸屬于學校發展的范疇,借鑒國家支持學校發展的相關政策文件,為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提供科學有效的政策指導實屬必要。通過梳理國務院、教育部、發改委等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可知,國家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建設要求已逐步從追求數量過渡到強化質量的全新階段(如表2所示)。雖然國家層面已經提出了復核發展制度常態化的總體要求,但也缺乏詳細工作辦法,尤其是政策中對“足球特色”的發展內容涉及較少,而這正是特色學校與普通學校發展的最大區別。鑒于此,頂層設計的缺失導致地方的發展工作開展并不統一,政策實施情況仍不容樂觀。

表2 現有涉及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主要政策文件匯總
由于目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質量管理尚屬起步階段,無論是強化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監督管理,還是落實激勵和問責制度,均需依靠發展作為前置程序,發展工作開展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管理的有效性。基層真正辦出特色的學校數量匱乏,更多學校的建設質量仍處于低水平發展的狀態。在發展內容方面,全國各地區均需按照《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復核指標體系》的要求來進行發展,該體系主要內容包括組織領導、條件保障、教育教學、訓練與競賽、后備人才培養等5個部分16個主要指標,并設立了開設足球課、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標準、開展校內班級聯賽等3個一票否決指標。然而,我國校園足球發展存在嚴重的不平衡問題,地區差異、城鄉差異、學段差異等都顯著存在,若所有學校采用統一的標準進行發展,可能無法體現出部分學校的辦學特色。據發展數據顯示,53.3%的學校無法保證每周一節足球課,80%的學校則無法提供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若以此標準嚴格執行發展,大部分學校恐難順利通過。由此可見,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內容的設定沒有建立在對差異性問題的充分考慮基礎之上,對特色建設成果缺乏反饋和評價,需要進一步完善發展指標體系。
近年來,中央政府針對校園足球工作做出改革創新的戰略部署,具體到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工作,政策的落地離不開處于執行層面的教育部門、各級學校等發展主體,其觀念和態度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實效具有重要影響。一方面,政績觀影響著政府部門的發展觀念。下級部門在很大程度上會優先考慮發展結果對自身績效考評的影響及潛在的問責風險,在向上級部門提交的發展報告中可能偏向于展現該地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的優異成果,而對一些學校存在的問題避而不談,偏離了開展發展工作的本意。另一方面,行政化制約著發展觀念的更新。在我國依靠行政力量布局和推動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的大背景下,政府部門作為“授牌”機關理所當然會受到傳統的思想觀念影響,采用行政指令作為先導來開展發展工作,而作為發展對象的各級學校隸屬于教育部門管轄,為了積極響應政策號召,通常難以避免慣性思維的牽制,以迎接上級檢查的態度來匆忙應對發展工作。因此,落后的發展觀念成為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工作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
發展是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與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而完善的制度則是開展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工作的前提保障。我國現有制度規定的操作性有限,從系統全面的角度出發來指導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的政策依據仍舊缺乏,對不同地區、不同學段的發展工作開展也沒有統一規定。另外,在現有制度僅有原則性規定的情況下,各地區政府部門和各級學校的發展自由度較大,且更傾向于給自身“優秀”的學校,偏離了通過發展來改進學校建設質量的初衷。至此,由于制度性規定的缺失導致特色學校發展無法得以持續。尚未健全的發展制度是影響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工作開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當前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主要由各省教育廳負責籌措專項資金、組織發展小組等保障工作,然而,由于專項資金的預算有限,多數發展小組的構成人員類別單一且人手普遍不足,這直接影響了發展工作的質量。加之為了在期限內完成發展報告并提交上級領導部門,推動校園足球實質性發展的工作時間被壓縮得相當緊張,導致了發展工作演變成了走過場形式。而且特色學校發展工作及其重要價值仍沒有引起各地方政府及學校的充分重視,很多地方的出發點僅僅是為了在規定時間內盡快完成發展工作,避免更多的資源消耗,無形中制約了發展工作的有效開展。因此,發展缺乏充足的資源保障是極易被忽視的制約因素。
為了進一步深化落實特色學校發展工作,首要任務就是要貫徹“以評促建”的理念。實際上,政府部門和各級學校均應當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逐步摒棄不良的政績觀和任務觀,認識到開展特色學校發展的目的在于促進學校建設,幫助學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改進問題,使其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健康道路。學校自身應對發展有正確的認識與重視,樹立發展的發展目的觀,明確發展工作不是單純追求結果,而是面向未來,為學校、教師和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指明方向。觀念是行為的先導,只有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才能充分發揮發展的作用,從而正確指導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和發展。
我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工作主要由政府部門負責,最終的發展結果與政府的政績和利益密切相關。因此,建立全面系統的發展制度對規范和推動整個發展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健全發展的政策保障。在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的頂層設計方面,已有全國人大立法、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教育部制定具體政策等一系列文件可提供原則性指導,但唯獨缺失具有可操作性的發展管理辦法及地方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的具體實施細則。因此,加強發展的政策保障,盡快出臺全國性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管理辦法已經迫在眉睫。第二,建立定期內部發展制度。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外部發展常態化已由相關政策文件予以確定,但發展的效度實質上仍取決于內部發展的開展質量。各級學校定期對特色學校建設實踐進行資料整理、分析討論和發展規劃,有助于及時了解學校建設的成果與不足,為自身的發展和改進提供相應的支持。
校園足球作為我國足球改革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國家資源的大力扶持。據統計,中央和地方近三年來已累計投入202億元資金用于支持校園足球發展,而且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工作是衡量校園足球開展質量的基本標準,故發展組織方需要在資源保障方面予以充分考慮,例如引入學校管理、基礎教育等多學科的專家構建發展小組;設定較寬松且彈性的發展時間安排;設置發展的專項經費并拓展資金來源等。綜上,為了確保國家的支持性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有必要對發展工作所需的資源進行足額匹配來免除發展工作的后顧之憂,避免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影響發展工作的準確性和專業性。
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不僅關乎著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建設質量,而且影響著國家校園足球改革發展的實際進程。但是針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工作才剛剛起步,實踐中各個方面都存在諸多問題。本研究旨在初步分析現狀、解析原因和提出對策,也是本課題組階段性工作的成果,后續還會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發展指標制定研究、實地發展應用研究等,以期為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展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1]李克良,張瑤,申育全,等.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經驗、困境與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22(12):98-104.
[2]吳麗芳,楊獻南,付雯.新時期我國校園足球治理困境與破解路徑[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2,41(3):49-55.
[3]蔣菠,陳秋屹.我國校園足球運動發展現狀分析與改革策略[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18,43(2):109-114.
[4]宋正剛.粘合效應引導下校園足球資源的整合與發展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7,37(6):125-128.
[5]袁田.新周期下我國校園足球發展若干問題的理性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51(10):82-87.
[6]彭召方,袁玲,國偉,等.我國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的新問題解讀[J].體育文化導刊,2017(7):19-23.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and the Optimization Path
WANG Yongchun, etal.
(Banzhu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Jiangsu 222132, Lianyungang, China)
基金項目:贛榆區“十四五”教育科研課題,項目編號:GJHKTLX2022055。
王永春(1989—),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足球訓練。
宋慧(1992—),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