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顯英
“五育并舉”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筑基作用、意義及策略研究
苑顯英
(內江衛生與健康職業學院,四川 內江 641100)
首先對“五育并舉”理念作出概述,然后研究與探索課程思政背景之下“五育并舉”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筑基作用,分析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推行“五育并舉”的重要意義,最后提出相應的教育策略,以切實促進“五育并舉”理念能夠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發揮作用。希望有效構建起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模式,達到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效果。
高校體育;“五育并舉”;筑基作用
在高校教育工作中,體育教育至關重要,通過體育教育可以強化學生群體的身體綜合素質,使學生群體在體育鍛煉當中逐步形成強健的體魄,進而以飽滿的情緒狀態完成在大學階段的各項學習任務,成長為我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所需的優質人才。在當前課程思政的背景之下,則需要注重發揮出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作用,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專業課程教育之間同向進行,用以構建起協同育人模式,發揮出課程之間的協同作用。與此同時,在課程思政理念的指引之下,高校體育教育也需要堅持落實“五育并舉”理念,從而以“五育并舉”理念為核心導向促進高校體育教學實現改革創新,在強化學生體育專業技能的同時塑造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念、人生追求,以為我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輸送源源不斷的高質量人才。
“五育并舉”理念是我國現代化教育事業發展的核心理念,其強調在教育事業當中要促進學生群體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但反映出國家對于人才培養的綜合要求,同樣也是我國實現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重要目標。針對于“五育并舉”這一理念本身來說,其屬于我國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既有助于完善課程教學體系,又有助于促進學生群體的綜合發展,同時,“五育并舉”理念當中所強調的“五育”同樣也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關鍵部分,德、智、體、美、勞各個教育要素之間相互不可替代,同時每一個要素又不能夠完全分割,所以也成為促進學生群體綜合發展的最為關鍵性教育要素,是提高我國社會人才培養質量以及水平的重中之重。基于“五育并舉”理念可以強化學生的德育水平,從而讓學生能夠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對學生開展智育教育是讓學生能夠接觸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學習技能的前提基礎;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則有助于強化學生體質,引導學生的體力以及運動能力得到綜合發展,從而使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面對各項學習任務,達到提升教育工作質量與水平的目標;美育教育則有助于學生群體形成良好的鑒賞能力,可以達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目標;勞動教育則能夠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良好的勞動技能,用以達到對學生綜合性的教育培養效果。因此,在教育事業當中落實“五育并舉”教育理念也成為一項至關重要的舉措,不但有助于推動教育事業的改革創新,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群體的綜合發展。
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之下,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育與其他專業課程教育之間同向進行,以構建起協同育人模式,并且發揮出課程之間的協同效應,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切實促進高校教育質量以及水平得到提升。而在高校教育工作當中落實“五育并舉”教育理念則屬于一項至關重要的舉措,可以促進學生群體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同時又有助于完善高校教育模式。而圍繞“五育并舉”理念展開高校教育設計規劃,則需要充分重視高校體育的作用,體育教學不但可以讓學生群體形成正確的體育鍛煉觀念,同時又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達到強健學生體魄,提高教育工作質量的目標[1]。總體來講,體育教育是落實各育的基礎保證,通過體育教育可以有效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群體的體力以及運動綜合能力得到發展,同時在高校體育的鍛煉當中又可以幫助大學生群體形成鍛煉身體以及優良的衛生習慣,進而在此基礎之上促進大學生身心素質健康。所以說,高校體育教育可以為各育的展開提供物質基礎保障,成為“五育并舉”教育模式設計規劃的最為基礎環節。所以,在課程思政理念的背景之下為了切實構建起“五育并舉”教育模式,需要著重加強高校體育教育的規劃設計,致力于完善高校體育教育的各個環節與流程,讓學生群體在體育鍛煉當中形成更加強健的體魄、提高身體綜合素質,進而為大學生群體的五育全面發展打下夯實的前提基礎,切實提升高校人才培養水平與質量。
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之下,需要著重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與專業課程教學之間的聯系,進而充分發揮出課程之間的協同作用,逐步完善高校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與流程,達到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目標。而在開展高校體育教學階段,則需要教師能夠圍繞“五育并舉”理念進行教學設計,以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為目標,逐步幫助學生群體強化身體綜合素質,進而為學生五育綜合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總體來講,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中推行“五育并舉”的重要作用體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我國社會發展需要擁有源源不斷的綜合性人才作為支撐,尤其是在我國社會逐步走入國際化市場的背景之下,社會發展對于綜合性人才的需求也開始變得愈發迫切。所以,高校作為我國社會人才培養的搖籃,承擔著不可推卸的人才培養責任,需要在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當中落實“五育并舉”理念,用以助力綜合性人才培養。在實際中,高校體育教育當中推行“五育并舉”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群體達到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的目標,而這也充分契合時代發展對于高質量人才的需求,既提高了大學生群體的綜合素質,又可以為我國社會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高質量人才,助推我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之上能夠加大步伐向前邁進。
在我國社會人才培養中,高校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場所,其承擔著至關重要的人才培養職責。而在當前課程思政的背景下,則需要注重將思想政治課程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相互融合,進而構建起協同育人模式。而針對于學生的教育以及培養來說,全面發展與個性化發展之間相互辯證統一,因此大學生群體的個性化發展也必然離不開全面發展所積蓄的能量[2]。基于此,需要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切實推行“五育并舉”,并且圍繞“五育并舉”逐步摸索大學生群體的個性化教育培養方式,使大學生群體能夠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同時展現出自身的個性、突出自身的特征,進而達到引導大學生群體個性化發展的目標。所以說,在課程思政背景之下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推行“五育并舉”有助于促進大學生群體個性化發展,使大學生群體成長為我國社會建設與發展中所需的高質量人才。
在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當中,需要致力于培養適應終身發展需要的優質人才,所以在這一主體訴求之下需要圍繞課程思政理念展開教學工作的規劃設計,將高校體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同向進行,進而打造更加完善的高校育人模式,使學生群體能夠在高校體育學習當中接觸到思想政治知識,從而培養大學生群體的道德品質、體育能力[3]。與此同時,在高校體育當中推行“五育并舉”也成為一項創新性的舉措,在“五育并舉”理念的引導之下可以使大學生群體更加重視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從而促進大學生群體身心成長,賦予大學生更加豐富博大的精神世界,提高大學生群體的學習質量,使大學生群體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進而更加適應終身發展需要,并且讓大學生通過持續不斷的學習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課程思政背景之下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推行“五育并舉”可以切實引導大學生群體適應終身發展的需要,助力提升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以及水平。
為進一步促進高校體育教學實現改革創新,并且能夠發揮出“五育并舉”在高校體育中的筑基作用,需要致力于完善高校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與流程,并且基于課程思政理念進行高校體育教學的規劃設計,同時能夠促進“五育并舉”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得到全面推行,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強化高校人才培養的成效。總體來講,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之下高校體育教學可以從如下幾方面推行“五育并舉”教學理念。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推行“五育并舉”屬于一項創新性的舉措,基于該項教學理念也有助于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效。與此同時,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之下也對于高校體育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但需要高校體育各個教學環節與流程實現有序銜接,同樣也需要教師在體育教學當中滲透德智體美勞等方面教育元素,從而切實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有效推行“五育并舉”,以此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效,切實促進學生群體的全面發展。所以,為了切實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推行“五育并舉”,首要任務便是完善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規劃設計,用于保障高校體育課堂教學秩序,促進各個課堂教學環節與流程井然有序的進行,達到促進學生群體五育綜合發展的目標[4]。例如:高校體育教學首先需要完善課時設計規劃,保障高校體育課時規劃充足、課程安排合理,同時又要結合學生群體的體育基礎情況推進體育課程教學進度,進而讓學生群體能夠循序漸進的開展體育知識學習,并且跟隨著教師的教育引導鍛煉體育技能,以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效。除此之外,教師也需要思考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推行“五育并舉”,在此階段便需要將德育、智育、美育以及勞動教育等環節融入體育教學課堂中,通過長期的滲透引導學生逐步加深高校體育認知,鍛煉學生體育技能的同時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切實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
為切實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效果,并且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有效推行“五育并舉”,同樣也需要教師針對高校體育教學落實精細化管理,逐步促進高校體育課堂內容不斷豐富,讓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當中接觸到豐富的體育知識、學習到更多的體育技能,用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效,促進學生的五育綜合發展[5]。除此之外,教師又需要考慮當前課程思政背景之下的體育教學規劃設計,在體育課堂當中又需要注重滲透思想政治課程知識,通過思想政治課程知識教育強化學生政治素養,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價值認知,達到強化教學效果的目標。例如:教師需要針對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對課程進行嚴格管理,并且適當性制定線上線下相互協同的教學模式,綜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在體育課堂當中滲透“五育并舉”相關教學內容,以此來促進學生群體的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線上學習,在線上學習階段可以通過微課視頻向學生分享一些體育相關課程知識,并且組織學生觀看一些體育競技比賽等,這樣既豐富了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又有助于完善各個體育課堂教學環節,使學生群體在持續不斷的學習以及思考當中形成更加深刻的認知,同時又能夠通過“五育并舉”理念在其中的融入達到綜合發展的目標,切實強化高校體育教學成效,優化高校育人水平。
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之下,要求高校能夠將思想政治課程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同向進行,從而通過這種形式發揮出課程之間的協同作用,引導學生群體在思想政治知識學習以及體育課程知識學習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認知、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又能幫助學生群體掌握一門或者多門體育技能,且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達到促進學生五育綜合發展的教育成效[6]。所以,需要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致力于構建協同育人模式,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進行課程教學的規劃設計,著重將德智體美勞教育融入到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從而讓學生能夠在體育課程學習中接觸到德智體美勞相關學習元素,用以切實促進學生的五育綜合發展。除此之外,教師又需要注重思想政治知識的階段性滲透,每完成一處體育知識教學之后需要向學生滲透一些體育行業發展規范、體育從業人員職業素養相關德育知識,這樣既有助于幫助學生加深對體育的認識,又有助于發揮出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作用。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帶領學生定期組織開展班級體育競賽,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并且樂在其中,既促進學生成為體育課堂的主人,又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切實促進“五育并舉”理念在高校體育課堂當中得到實踐。
在高校教育工作當中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是根本教育任務,同時也是提升高校育人水平的最為關鍵環節,所以為了切實促進“五育并舉”理念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需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展開教學規劃,以此有效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理念的更新,切實在當前課程思政背景之下做好高校體育教學,提高高校體育教育質量以及水平的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認知、道德品質,鍛煉學生的體育技能以及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促進學生群體的綜合發展[7]。在實際中,高校體育課程教學需要以學生為核心進行組織規劃,各個教學環節以及模塊的推進同樣也需要以促進學生的綜合成長為導向,從而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實行“五育并舉”,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綜合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課程學習中能夠接觸到思想政治知識,以此來保障高校育人質量得到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又要注重課程思政育人理念在體育課程中的滲透,圍繞“五育并舉”以及體育課程教學來構建其協同育人模式,進而有效發揮出課程之間的協同作用,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教育的綜合影響之下達到五育綜合發展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在開展高校體育教學階段又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德育成長情況,以此發揮出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作用與價值,助力強化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為我國社會建設與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優質人才。
綜上所述,在高校體育教育中推行“五育并舉”屬于一項重要的教育舉措,圍繞“五育并舉”進行高校體育教學設計規劃既有助于創新高校體育教育形式,又可以助力高效完善育人模式,以促進學生達到綜合發展的目標。而在當前課程思政的背景之下,則需要注重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體育教育同向進行,從而發揮出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作用,并且在高校體育教育當中通過推行“五育并舉”達到良好的教育成效,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以切實助力高校人才培養水平以及質量得到持續不斷的優化提升。
[1]王穎.課程思政視域下培養高職院校學生五育并舉教育教學改革[J].魅力中國,2021(17):161.
[2]康亞峰,夏紅燕.基于"課程思政"的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研究[J].福建開放大學學報,2021(5):19-22.
[3]黃河.“五育并舉”視域下大學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22,37(8):9.
[4]夏貴霞,舒宗禮.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體育課程育人質量提升體系的構建:以華中師范大學為例[J].體育學刊,2020,27(4):7.
[5]王放.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評《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改革與模式構建》[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8):1.
[6]趙玉婷.“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體育德育目標解讀及實現策略[J].運城學院學報,2019,37(6):3.[7]張劍.高校體育課程與"課程思政"融合的探析[J].新絲路,2021(3):1.
Research on the Foundation Function,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y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Five-aspect Educations "
YUAN Xianying
(Neijiang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Neijiang 641100, Sichuan, China)
苑顯英(1987—),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