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三個務必”,是對新時代趕考之路上全黨應當秉持什么樣的精神狀態的集中概括。
早在1949年3月中國共產黨從西柏坡“進京趕考”前夕,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就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對毛澤東同志提出‘兩個務必的深邃思想和戰略考慮,我們要不斷學習領會。”日前,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通過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其內涵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蘊含著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道理,是每一名黨員必須牢記的政治囑托和實踐要求。
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在領導革命時期,毛澤東反復強調新式軍隊是人民軍隊,不同于舊軍閥。1945年,在延安的窯洞中,他更是拋出“讓人民來監督政府”這一跳出歷史周期律的答案。在黨即將全國執政前夕,毛澤東提出“兩個務必”,再次強調保持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系這一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采取了一系列密切黨群關系的舉措。針對時有發生的損害黨群關系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要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作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重大論斷。《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將“堅持人民至上”上升為全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之一,強調“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不論處在任何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意識要始終不變,人民始終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清晰洞見未來可能出現的困難并做好應對準備,是一個政黨能夠不斷發展壯大的關鍵因素。在中國共產黨迎來全國勝利已成定局時,毛澤東同志高瞻遠矚地對全國執政以后的艱巨性作了更多估計:“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早在1944年3月,毛澤東看到郭沫若撰寫的講述明朝和大順王朝滅亡的《甲申三百年祭》后,就要求全黨“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一些經歷了發展起來、強大起來歷史進程的黨員干部,或是沒有經歷過困難、看不到“婁山關”“臘子口”的黨員干部,心中難免滋生驕傲自滿情緒。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他多次強調“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強調“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就是對全黨要增強憂患意識的深刻告誡。
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不論居于任何歷史背景,中國共產黨從上到下都要如一葆有憂患意識,這對于中國共產黨這艘巨輪行穩致遠意義重大。
“如果斗爭只是在極順利的成功機會的條件下著手進行,那么創造世界歷史未免就太容易了。”中國共產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砥礪,在披荊斬棘中壯大,一路在斗爭中求生存、謀發展、獲勝利。
百余年前,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根本社會條件是當時的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敢于斗爭、敢于勝利,領導人民完成了這一歷史重任時,毛澤東又指出下一階段的具體任務:“黨和軍隊的工作重心必須放在城市,必須用極大的努力去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他提出“兩個務必”,就是擔心黨內部分同志驕傲自滿、貪圖享樂、不求進步,看不到我們面臨的新任務,成為失敗退回來的李自成。
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兩個大局”,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的二十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將“堅持敢于斗爭”上升為全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之一。當前,仍有部分黨員干部斗爭歷練不夠、斗爭精神不足、斗爭本領不強。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唯有主動迎戰、堅決斗爭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贏得尊嚴、求得發展,逃避退縮、妥協退讓只會招致失敗和屈辱,只能是死路一條”。強調“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是告誡全黨不要有過太平日子、當太平官的想法,要在錯綜復雜的形勢面前始終葆有共產黨人的斗爭意識。
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不論面臨任何歷史任務,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中國共產黨的斗爭精神都不能磨滅,越是艱險越要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