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坤 陳永平 高麗娜 時文博 劉學慧 張浩 冷木
摘 ?要:抗菌藥廣泛用于各個領域,而畜牧業是應用抗菌藥較多的領域之一,但抗菌藥的過量使用存在很多問題。目前在減抗替抗的背景下,如何合理使用獸用抗菌藥非常重要,已經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本文詳細分析了抗菌藥的使用現狀,并就未來的科學使用提出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減抗替抗;獸用抗菌藥;使用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S859.79+6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1001-0769(2023)03-0088-03
抗菌藥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范圍,不僅能夠廣泛地用于人類醫學,如用來治療一些細菌性疾病,而且在衛生領域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如預防細菌的產生,消殺細菌,保證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清潔人體表面的細菌,保證飲食的安全,避免造成腸道感染等問題。同樣,在畜牧業生產中,動物很容易因感染細菌而引發疾病,故在實際生產中,養殖場會定期給飼養的動物服用或注射抗菌藥,以保證它們的健康,預防疾病暴發。但是,由于細菌會對抗菌藥產生耐藥性,反復使用,導致細菌的耐藥性越來越強,導致利用抗菌藥進行疾病防控變得越來越困難,如欲使抗菌藥在養殖業中繼續發揮應有的作用,需要開發新的抗菌藥,并通過調查抗菌藥在各大養殖場中的使用效果,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對癥下藥。
1 ?我國獸用抗菌藥的使用現狀
1.1 飼養員對科學飼養概念認識不全面
多數養殖場主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知識儲備不多,對動物的健康問題不夠重視,他們寧可花重金聘請飼養員,也不會聘請專業素養較高的獸醫,因此動物的防控工作會被耽誤,當動物發病時,很難被及時發現,還有可能將疾病傳染給其他健康的動物。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對養殖場所飼養動物沒有充分做好抗菌工作,沒讓抗菌藥發揮出最大的抗菌作用。給動物服用抗菌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結合養殖場的實際情況,同時考慮到動物體內的細菌所產生的耐藥性,只有減弱細菌的耐藥性,才可以讓動物通過服用少量的藥物保持健康的狀態。這項工作需要專業的獸醫運用專業的知識才可以更好地完成,因此我國的養殖業一直在強調培養飼養員的科學飼養概念[1]。
1.2 養殖場的工作重點應是通過減抗的方法減病
我國倡導以減抗、替抗的方式使用抗菌藥,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研發更多的藥物,而是要保障動物少發病,甚至不發病。只有飼養的動物健康了,才可以保障生產出的產品在質量、安全上都沒有問題。另外,由于養殖場一般采用集中圈養的方式飼養動物,如果有動物生病,很有可能會造成疾病在場內動物間相互傳染,這不僅會影響畜禽的出欄率,而且可能會影響養殖場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負責養殖場動物健康的獸醫對減抗、替抗藥品的使用起主要的引導作用,他們的思想會影響整個養殖場使用抗菌藥的觀念和方法。如果獸醫旨在通過替換藥物消除所飼養動物的體內藥物殘留問題,那么在給動物服用抗菌藥時就會著重考慮效果問題,從而逐步減少抗菌藥的使用量,轉而用其他藥物或手段替換抗菌藥,進而達到減少動物體內的藥物殘留量,保證它們的健康;所生產出的動物產品中殘留的藥物會變少,并且產品中的細菌含量也會減少,這種產品會更受消費者的喜歡[2]。然而,有些獸醫不會考慮合理用藥的問題,而是一味地給動物服藥,其目的只是為了保證動物體內細菌含量的降低,這種用藥方式不僅會影響動物的機體,重復使用過量的抗菌藥還會讓動物體內的細菌產生耐藥性,導致抗菌藥的作用越來越小,無法起到理想的效果,所以養殖場在聘請獸醫時,考察他的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尤為重要。
2 ?抗菌藥使用的對策和建議
2.1 減抗不等于無抗
無抗飼養的概念是近幾年才被提出來的,從其表面看像是在保證產品的安全,其實只不過是利益熏心的養殖場主和售賣無抗產品的銷售商所提出的新概念。他們打著保證消費者食用健康產品的旗號,不給動物使用抗菌藥,這種處理方式是不正確的,也是不可取的。正確的無抗飼養概念是在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或標準的前提下使用抗菌藥,使用的藥物能夠通過不斷減抗和替抗的方法,將動物體內的細菌含量和抗菌藥水平均降至最低水平,最終達到國家規定的細菌含量、抗菌藥含量的標準,這種方法生產出的產品才可以認為是無抗飼養產生的無抗產品。這種產品完全不會影響消費者的健康,還可以對產品的質量和安全起到保質保量的作用,這應該是養殖業追求的目標。
如果根本不使用抗菌藥,雖然可以保障動物體內無藥物殘留,但是細菌將會在動物體內增殖,甚至無法得到控制,因此用這種方法生產出的食用產品沒有質量安全保證。但是,這種生產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故有些養殖場主和售賣產品的銷售員會偷換概念,將沒有進行抗菌處理的產品稱為無抗飼養產品,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而且會對消費者起到錯誤的引導作用。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將抗菌藥進行減量和利用替換藥物,來降低使用抗菌藥的量,與此同時還要保證動物體內細菌的消殺效果不受影響,才屬于實現了無抗飼養[4]。
2.2 推進獸用抗菌藥減量化行動
要減少抗菌藥的使用就需要保證養殖場動物的身體健康,如果動物可以少生病或者不生病,就可以減少抗菌藥的使用量了。那么,如何保證養殖場動物的健康呢?首先需要提高養殖場飼養員的衛生意識,只有保證場內的衛生安全,才能減少細菌的滋生;細菌少,動物發病的概率就會大幅度地降低。相關政府部門可以安排技術人員,對各大養殖場或飼養戶的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讓他們了解現今我國的飼養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讓他們心中有概念,明確在飼養過程中需要著重注意哪些環節和問題,這樣才可以保證生產出的產品沒有質量安全問題,還可以提高消費者的購買量。需要完善養殖場抗菌藥的使用制度,抗菌藥的使用應有休藥期,動物可以通過休藥期消耗體內殘留的抗菌藥,降低體內藥物的殘留量。因此,需要制定相關制度,保證動物在出售前有一個休藥期,這樣可以保證養殖場動物的抗菌藥的減抗效果,充分利用科學的知識和意識健康地飼養動物。
2.3 采用綜合性措施,改善飼養環境
提供良好的飼養環境是降低細菌滋生的前提,飼養條件得到了提高,將會減少細菌的滋生,從而可降低動物的感染壓,進而可以減少抗菌藥的使用。選擇一個合適的飼養地是防止細菌滋生的基礎,如通風良好的場地,因為勤通風可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并且合適的飼養地可以在其中創建消毒通道和排贓物通道,從而能保證糞便等廢棄物得到及時的處理,不會堆積在養殖場內影響場內空氣的質量和環境。并且抗菌藥的使用需要秉承適量的原則,使用一段時間后需要利用替換抗菌藥的方法確保有效殺滅動物體內的細菌,不會因耐藥性的產生而出現無法清除細菌的情況,在采用新的抗菌藥時,細菌對新藥敏感,因而能夠減少抗菌藥的用量,從而可以提升產品的質量和安全[3]。
3 ?結束語
現如今我國的養殖業正處于迅猛的發展階段,消費者也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因此這不僅需要養殖場主考慮使用抗菌藥來減少細菌的載量,還需要考慮通過減抗、替抗逐漸降低產品中的抗菌藥含量,生產出更安全、藥物殘留更少的產品,相信通過這種方式我國的養殖業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 邱菊.實施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J].養殖與飼料,2021(2):103-104.
[2] 王志恒,高慶輝,高景報,等.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探索與研究[J].今日畜牧獸醫,2020,36(2):56-59.
[3] 陳萌萌,肖紅波.國外獸用抗菌藥物減量化經濟學研究現狀[J].動物醫學進展,2021,42(10):114-118.
[4] 趙金波,高圣玥,宋巖,等.論養殖業“減抗”背景下無抗替代品與畜產品安全[J].現代畜牧科技,2021(4):72-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