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村振興需要智力支持,應用型本科院校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能夠為鄉村振興提供新鮮血液,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農村生源大學生本身對農村地區的發展比較了解,再加上自身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優勢,成為返鄉創業的主力軍。為增強應用型本科院校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的積極性和持久性,需要構建起有效的支撐體系,如:在前置階段,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構建教育支撐體系,通過教育培訓等方式增強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意愿和素養;在培育和發展階段,構建政府政策、社會和家庭支撐體系,強化資金、技術、多主體等的支持。
關鍵詞:鄉村振興;應用型本科院校;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創業支撐體系
伴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逐漸形成熱潮,但是在熱潮的背后,需要思考如何長效化推動這一群體返鄉創業的問題。如,如何吸引更多的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如何提高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成功率,引導其扎根農村。因此,建構適合應用型本科院校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支撐體系是一項重要的現實課題。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意義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農村生源大學生是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力量,促進其返鄉創業有益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習近平總書記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篇重要講話中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行了深刻闡述,他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支撐是關鍵。農村生源大學生生于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的生產生活、發展、資源情況有著深刻的認識。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的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畢業后將自身所學應用于返鄉創業實踐,能更好地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人才力量。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能夠在鄉村振興行動中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青年,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做貢獻。鄉村振興,是當前國家的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這一戰略的實施為高校畢業生個人理想追求的實現提供了條件和機遇。應用型本科院校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不但可以有效緩解城市就業人群扎堆、就業壓力大的問題,還可以依托自身學科專業優勢,有效帶動了農村產業升級轉型,推動農業農村建設,在鄉村振興中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影響因素
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受到多重因素影響,既有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影響,也會受到家庭、社會和國家政策的影響。要想更好地幫助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并在農村扎根,就需要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進而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通過揚長避短的方式,進一步提升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成功率。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影響
新時期,應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還存在一定不足。一是課程教學多注重理論知識傳導,忽略了創新思維的培養和農村創業意識的引導。二是圍繞農村生源大學生開展的返鄉創業教育缺乏針對性,缺乏有效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必然會經歷復雜艱辛的過程,這對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意志和心理提出了較大的考驗。如果在創業之前沒有開創新事業、拓展新業務的規劃,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那么在創業開始就可能被困難打倒導致創業失敗,這也是當前很多大學生的農村創業項目存活時間較短的重要原因。同時,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針對大學生創業所建立的考核評價體系相對滯后,教育效果難以體現。部分高校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解決畢業生就業壓力的“救命稻草”,在考核過程中,通過“創業成功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工商注冊率”等指標衡量創新創業工作。這不僅偏離了教育本質,也難以引導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難以擔負起鄉村振興責任。此外,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還需要對創業領域的發展環境、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措施、“三農”政策、企業生產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有所了解,但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課程針對農村創業的內容較少,導致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存在差異,難以滿足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實際需要。
(二)家庭、社會、政策等的影響
從家庭因素看,很多農村生源大學生的家長文化水平較低,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相對簡單,對于如何對孩子進行職業引導和職業生涯規劃的辦法不多,在溝通互動過程中也缺少關于未來畢業創業方面的內容,因此難以有效地解決農村生源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的各種實際問題,影響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從社會層面看,雖然鄉村振興背景下,國家圍繞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出臺了相關政策,但在宣傳方面還過于保守,社會對于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對在農村已經創業成功的先進案例還缺少宣傳,整個社會支持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氛圍還不夠濃厚。
從政策機制看,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需要完善的政策機制作為保障,特別是在創業初期,既需要國家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也需要政府給予“綠色通道”,盡量縮短創業時間成本。但部分基層單位在落實國家相關政策時主動服務意識不強,并沒有將農村生源大學生與其他創業主體進行有效區分,在公司注冊、產品市場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足。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支撐體系構建
(一)教育支持體系構建
鄉村振興背景下,國家積極支持大學生返鄉創業,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支持。各地圍繞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提供了必要的配套措施。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落實國家相關政策時要從農村生源大學生的實際出發,加強教育培訓,引導大學生樹立返鄉創業觀念,鼓勵大學生勇敢回到農村進行創業,并為其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持,實現農村由“智力外流”轉向“智力循環”。這樣才能真正地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同時也有效地解決農村生源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農村生源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高校在引導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過程中,有必要圍繞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進行系統教育,成立專門的師資團隊,針對就業創業心理教育相關問題,對高校農村生源大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和心理引導,幫助農村生源大學生消除創業過程中的心理障礙,同時注意增強農村生源大學生心理指導的專業性。還要結合農村生源大學生的具體情況,增強職業認知,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當前,農村生源大學生對農村創業環境了解并不多,這就需要應用型本科院校發揮自身獨特作用,圍繞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實際需要完善相應的課程和實踐體系。除了引導學生學習必要的創業知識之外,還要邀請農村企業管理者和農村創業成功的大學生現身說法,讓學生對農村創業有更為系統的認知。同時還可以舉辦一些模擬創業大賽,支持農村生源大學生參與其中,在創業過程中由專家團隊進行指導,為其未來創業提供具體思路和參考意見,進一步提升農村生源大學生的創業意識,為下一步返鄉創業奠定堅實基礎。學校還要對有意愿創業的農村生源大學生進行摸底排查,定制有針對性的跟蹤服務,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返鄉社會實踐,更好地了解鄉土鄉情,激發返鄉創業熱情,提升農村生源大學生創業成功率。
(二)家校協同支撐體系構建
家庭對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行為選擇具有重要的影響。鄉村振興背景下,家長對農業農村發展的認知程度和對國家方針政策的了解程度,決定著他們對子女返鄉創業的支持程度。應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中要充分發揮家校協同育人的作用,注重家校溝通、家校合作,多渠道有效提升農村生源大學生的家長對子女返鄉創業及相關政策的認知度,從而促進家長尊重和重視子女返鄉創業的選擇。
(三)政策支持體系構建
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有助于活躍農村經濟,提升鄉村振興質量。新時期,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要圍繞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完善相應的政策體系,進一步提升其返鄉創業的成功率。[2]具體來看,要對政策體系進行優化,確保形成的制度機制符合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實際需要。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制定針對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在政策落實過程中要將農村生源大學生與普通創業群體進行區分,在稅費減免、創業培訓、貸款融資等方面給予更大的支持,解決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后顧之憂,同時暢通反饋渠道,快速解決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要設立鄉村振興創業專項資金,通過獎勵、補貼和投資等方式支持農村生源大學生創業項目落地,起到“雪中送炭”的目的,引導農村生源大學生真正扎根在農村。
(四)社會支撐體系構建
以政府為主導完善農村創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還要注重聯合多元社會主體,為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方面,要加大對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通過政策宣傳幫助農村生源大學生熟悉政策、運用政策。[3]通過社會輿論導向引導農村生源大學生實現對返鄉創業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激發學生返鄉創業的熱情和行動。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社會力量支持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當前在農村很多農業龍頭企業和中小微企業非常活躍,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這些企業已經成功在農村地區扎根,在創業過程中擁有寶貴經驗,這些經驗完全可以成為農村生源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重要參考。因此,應聯合多元社會主體,通過搭建平臺等方式,為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提供具體的創業指導。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拿出部分資金對農村生源大學生創業項目進行“孵化”。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高校畢業生就業越來越多元化,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農村擁有廣闊的就業空間。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農村生源大學生而言,除了面向城市就業以外,鄉村創業也可以成為其重要選擇。新時期,國家對農村生源大學生返鄉創業給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提供了更多機會。應用型本科院校要鼓勵農村生源大學生在校期間作好職業方向和發展路徑的規劃,進一步提升創業能力,培養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動力,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謀求發展,不斷地壯大自身,為鄉村振興的實施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李麗.鄉村振興視域下大學生返鄉創業實踐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2(09):178+188.
[2] 張建民,竇垚,趙德森.返鄉創業研究(2001—2021):階段劃分、主題演進與未來展望[J].當代經濟管理,2023(01):39-48.
[3] 史珺宇.鄉村振興下返鄉入鄉大學生創業群體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2(08):118+129.
收稿日期:2023-04-03
基金項目:2023年度河北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SZ2023184)
作者簡介:楊艷花(1981- ),女,廊坊市師范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