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7日,世界中餐業聯合會食藥養生專業委員會二屆一次代表會議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在此次大會上,武漢餐飲業協會會長、武漢小藍鯨集團董事長劉國梁,當選為世界中餐業聯合會食藥養生專業委員會第二屆主席。
說起劉國梁和小藍鯨,許多老武漢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1982年開始學徒的“武漢餐飲老前輩”,他演繹了一個油條哥逆襲為餐飲大亨的傳奇,也詮釋了一個“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創業法則的餐飲故事。其實,在劉國梁身上還有另一個標簽——“養生美食達人”。那么,劉國梁的養生美食之路是如何開啟的?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劉國梁和他的養生3.0之路。
1966年,劉國梁出生在武漢黃陂一間土坯房里,因為家境貧困,1981年初中畢業后,就被家里人送到鎮上學炸油條。原以為就過渡一下的劉國梁,卻因為家里房屋倒塌,被1500元的修房錢逼進了餐飲行業。為了快速賺到這筆錢,1983年他來到了漢口姑嫂樹利賓餐館,早上做炸油條師傅,中晚餐就做起了紅案學徒。

1986年,掙夠了錢的他并沒有回老家蓋房,而是在漢口開了一家小餐館,取名“小南京”,跟每一個小業主一樣,劉國梁為了自己的小餐館起早貪黑,精打細算。武漢的夏天熱得冒煙,在密不透風的廚房里,他一人同時應付七八張臺位的菜肴,由于分量足、味道好、上菜快,小餐廳的生意越來越好,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到了1991年,小餐館已經在武漢家喻戶曉。
事業上的成功,讓劉國梁嘗到了“生活的甜”,但身體上的不適卻讓他品到了“健康的苦”。多年的艱苦創業,讓原本底子就弱的劉國梁身體越來越差,特別是1992年冬天的一個晚上起來解手時突然昏厥,讓他想起來至今都后怕。后來,在協和醫院幾位老教授的治療和調理下,他的身體漸漸好轉起來,并與教授們成了“忘年交”。嘗到了健康滋味的劉國梁也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從此開始與“健康”結緣。

1996年,通過多年累積的經驗和鉆研,劉國梁敏銳地洞察出了餐飲市場的走向:“色、香、味”的中國菜應該增加一個“養”字。于是,小藍鯨率先在中國餐飲行業中提出了“吃出健康來”的經營理念,并聘請專家研制出了填補國內該項領域空白的《電腦配餐》科學飲食的軟件系統,免費服務進餐客戶。

為了傳播健康餐飲理念,提高科學飲食意識,小藍鯨創辦了《美食新潮》雜志,免費提供給顧客,讓飲食健康理念進入尋常百姓家。在長期不懈的健康餐飲實踐中,劉國梁在專家指導下,提煉出了“健康飲食三級臺階”:一級是雙筷雙勺避免取菜交叉污染;二級是輸入身體基本信息電腦配餐;三級是“顧客三個不自由:不亂點菜、不多點菜、不空腹飲酒”,好吃的菜肴加上健康飲食的理念,讓餐廳聲名大噪,生意更加紅火。
為了實現連鎖發展,在注冊商標的時候,遇到了縣一級以上地名不能作為商標注冊的障礙。在公司顧問指導下,劉國梁當時拿出了100臺長虹電視作為抽獎禮品,讓顧客參與選擇名稱的方式,將“小南京”更名為“小藍鯨”。不曾想歪打正著,此舉促進了小藍鯨的大發展,1998年,投資近兩千萬元的“航母餐廳”小藍鯨美食廣場開業,自此,感受小藍鯨健康美食的人越來越多,免費接受電腦配餐服務的人數近億人次。2003年“非典”期間,被全國許多餐廳學習的“雙筷雙勺”也被譽為“中式分餐法”,這套“組合拳”就是小藍鯨最早的健康美食雛形。
民以食為天,病從口入,飲食的營養關乎著人體的健康。自從與健康“結緣”后,劉國梁在追求健康飲食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2001年,為了提高營養健康水平,劉國梁被中國烹飪協會營養專業委員會吸收為副主任委員,由于他謙虛好學,得到了“營養泰斗”李瑞芬老師和全國首席健康教育專家趙霖老師等專家的指導。同時,開始創建“全國首家營養餐廳”:對每個菜肴的營養成分建立標簽,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導入6T管理規范,提升全體員工綜合素質。小藍鯨從食材采購到生產加工,再到顧客科學點餐,全程導入營養健康服務措施,目標就是為了保證顧客吃出健康來。
為了堅持健康餐飲服務,劉國梁將企業經營理念導入健康內涵,為此,小藍鯨做了大量健康科普工作:員工會結成“健康小分隊”,以“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定期學習營養健康知識;要求服務員主動提醒顧客不空腹飲酒,水果餐前吃;營養點菜師會根據客人需求合理配餐,提示客人不亂點菜、不多點菜;在1.0基礎上,經專家指導又增加了“爭蜂吃醋,吃黑喝紅,終生不斷奶,餐餐吃青菜”的健康順口溜。


